一、工程概況及質量隱患情況
某小區住宅樓工程,地下一層,地上二十七層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三級,建筑面積25197m2,建筑高度80 m,外墻采用大鋼模板內置擠塑聚苯板與主體混凝土同時澆筑(做法為J08J110-B型)。
該工程處于裝飾裝修階段,外墻剪力墻穿墻螺栓眼用聚氨酯發泡膠封堵。2011年4月17日下午四點左右,在樓內工人用氣焊切割外挑架的工字鋼時,由于操作不當引燃穿墻螺栓眼里的聚氨酯發泡膠及外墻擠塑聚苯板,發生火災,大火持續約50分鐘。該建筑過火范圍為十九層至二十七層東側山墻,過火面積約200m 2,過火部位外墻混凝土表面被熏黑,并附著油煙(見圖一、圖二)。
二、質量隱患原因
1.技術方面
(1)剪力墻穿墻螺栓眼采用聚氨酯發泡膠封堵是不符合規范要求的,由于剪力墻穿墻螺栓眼孔洞小,應采用摻微膨脹劑的高標號水泥砂漿進行封堵。施工單位采用聚氨酯發泡膠封堵是因為施工簡單、易操作,但聚氨酯發泡膠屬于易燃品、強度低,不能起到封堵的作用,并遺留了質量隱患(見圖三)。(2)該工程外墻保溫材料采用擠塑聚苯板,擠塑聚苯板燃燒性能為B2級,屬于難燃材料。由于聚氨酯發泡膠起火后,當時正值大風天氣,事發樓層較高,引燃了外墻保溫材料,造成了混凝土結構過火受損。
2.管理方面
該施工單位對工程進入裝修階段和使用易燃材料施工,沒有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措施,在工人氣焊切割工字鋼時,沒有管理人員對作業面進行檢查,樓層中未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失去了在第一時間救火的時機,是導致混凝土過火受損的直接原因。
剪力墻穿墻螺栓眼采用聚氨酯發泡膠封堵是與施工方案不符,體現出施工單位技術員未對操作人員進行交底,中間工序檢查不到位。監理人員在旁站監理過程未發現此問題,是導致外墻保溫失火從而形成混凝土過火質量隱患的間接原因。
三、質量隱患處理
質量監督人員得知該工程發生火災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過火的部位、面積進行了查勘。針對火災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的質量隱患下發了工程質量整改通知書,并對發生問題的部位暫緩施工,進行整改。
要求建設、施工、監理單位成立質量隱患整改小組,首先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過火的混凝土強度、鋼筋狀況進行檢測;對燒毀的外墻保溫工程由設計單位作出處理方案;其次管理人員對該工程進行全面質量安全檢查,對現場操作人員進行質量安全培訓,加強質量安全意識,對違章行為加大查處力度。
2011年4月19日檢測單位對該工程十九至二十七層東側山墻每層鉆取兩個直徑為75㎜混凝土芯樣觀察并檢測其燒傷程度及混凝土抗壓強度。4月22日河北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出具了檢測報告,報告結論為:1.該建筑十九層至二十七層東側山墻受火災影響構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2.該建筑十九層至二十七層東側山墻受火災影響構件的混凝土燒傷深度平均值為1.0mm,燒傷受損深度較小,構件承載力基本未降低,但表面須進行必要的防護處理以滿足結構耐久性要求。
設計單位要求對燒毀的保溫層剔除掉,損傷部位墻面剔除凸起,打磨平整。把過火的混凝土層剔除,并抹水泥砂漿(M10)一道,重新粘貼保溫層,保溫層做法參見J08J110-A型(擠塑聚苯板)做法。保溫層厚度同原有保溫層。
2011年4月28日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對過火部位的修補進行了驗收,驗收結果合格。
四、質量事故處罰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議有關單位對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了處罰。根據建議公安消防部門對施工單位進行了五萬元罰款的處罰。
五、經驗教訓和啟示
此次混凝土過火質量隱患問題的根源是質量責任制不落實,不按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施工,導致施工現場操作人員違章作業造成火災的發生。建筑外保溫材料應采用符合節能和消防要求,當采用B2級材料時,應根據相關規范要求設置防火隔離帶。有效控制質量事故的發生,首先在制度措施上不斷健全和完善,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不能流于形式。其次加強對施工現場人員的培訓,提高質量安全意識。加大檢查力度,將質量隱患消除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