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課功能是高職院校教務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WEB的選課系統的數據庫設計是該系統實現的重要環節,數據庫設計的簡潔和規范,對于選課系統的設計和實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選課系統數據庫分析和設計,提出了典型教學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同時也為其他教學管理網站數據庫的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數據庫;選課系統;設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也已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在校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為了使高校管理更高校、更科學,目前大多數高校都采用網上選課系統。教務系統的數據量也不斷的上漲,校園數字化建設不斷的發展,學生選課管理的信息化成為學校教學資源開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從而有效處理網上選課的管理工作,實現師對網上選課信息管理的自動化,提高管理校率。
一、數據庫的需求分析
選課系統能夠對教師、學生和課程信息的進行有效的管理;對學生的選課和課程成績的管理等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實現學生網上選課,網上查看課程成績的可能;在該系統中使得教師、學生和課程這三者之間形成有效互動。
選課系統采用B/S結構模式開發,系統主要功能包括:用戶息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以及課程管理,功能模塊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網站功能結構圖
二、數據庫概念設計
數據庫設計主要是進行數據庫的概念設計。概念模型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和基礎,通過概念設計得到的概念模型是從現實世界的角度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的描述,不依賴于具體的硬件環境和DBMS,把用戶的信息要求統一到一個整體概念結構中,此結構能表達用戶的要求。概念設計階段,一般使用語義數據模型描述概念模型。通常是使用E-R模型圖作為概念設計的描述工具進行設計。使用PowerDesigner設計E-R模型圖就可以得到數據庫的CDM(概念數據模型)圖,圖2是選課系統的CDM圖。
圖2 選課系統數據庫CDM圖
其中,學生實體的屬性為:學號、姓名等,學號為主碼;教師實體的屬性為:工號、姓名等,工號為主碼;課程實體屬性為: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和學分等,課程編號為主碼。實體之間的邏輯關系分別為:學生實體和課程實體是多對多的關系,教師實體和課程實體是多對多的關系,學生實體和教師實體通過課程建立關系的,因此不需要直接建立關系。
數據庫概念設計完成后進行邏輯設計,邏輯設計主要工作是將現實世界的概念數據模型設計成數據庫的一種邏輯模式,即適應于某種特定數據庫管理系統所支持的邏輯數據模式。可以使用PowerDesigner的“Generate Physical Data Model”工具將CDM圖轉換成PDM圖(即邏輯設計圖)。
三、數據庫實施與維護
選課系統數據庫的物理設計即利用PDM生成的SQL腳本在DBMS中執行,可以得到數據庫的框架結構。
數據庫的維護包括內容有:數據庫管理:提供庫存查詢信息。
數據庫管理員能夠提供學生、教師和課程基本信息;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教師編輯課程和學生選課操作;成績管理:成績的查看、修改以及統計。
用戶管理:用戶基本資料查看,用戶的添加和刪除。
四、結束語
網上書店數據庫的設計主要是圍繞著圖書電子商務的業務活動而展開的,一個好的網上書店數據庫設計通過一系列的設計步驟逐步深入,也為更好的設計網上書店網站系統提供一個良好的數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立新,章曙光.數據庫原理的案例導向教學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22).
[2]呂樹紅,王曉娟,印元軍.SQL Server2008案例教程及實訓[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徐楓(1973—),男,安徽安慶人,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