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介紹了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自動化中的應用和在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突出介紹了Voronoi圖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并指出了未來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將對配電網規劃運行提出新的要求。
【關鍵詞】地理信息;配電網規劃;配電自動化
引言
配電網作為電力系統的主要負荷中心,配電網絡規模不斷擴大,其元件繁多,結構復雜的特點也愈加突出。地理信息技術可以在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持下,實現對地理分布數據的收集管理利用,與配電網中的各種信息具有密切的聯系。采用地理信息技術與配電網運行規劃相結合,應用于配電系統的實時運行維護規劃中,可以提高配電網數據處理的效率和科學性,使配電網的設備設施管理與建設合理科學化,有效提高配電網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本文將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自動化建設中的應用,第二方面是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最后突出詳述Voronoi圖技術在配電網建設中的應用。本文旨在對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進行全面闡述,推動配電網運行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1.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自動化中的應用
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可以將實時的地理信息與在線的設備狀態信息相結合,為配電網中的應用同時提供地理和設備的各種底層數據,同時利用軟件技術對采集到的底層數據進行處理和管理,為配電網運行管理建立實時有限,兼顧地理信息的模型,新城既有空間概念又有配電網信息的分層管理數據庫,極大地改善配電管理。目前在配電自動化中,地理信息系統已經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應用:
(1)配電綜合管理
傳統的配電綜合管理系統利用數據庫系統處理數據,利用CAD技術處理圖形,并不能夠將二者有機的統一起來,而地理信息技術將數據與圖形相結合,具備了雙向查詢的特點,既可以將配電網底層數據地理化,又可以將實時的運行數據可視化。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于配電綜合管理系統中,將配電網情況生動直觀化,綜合整合了地理信息數據,配電網數據,它能夠協助運行管理人員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況,為配電網運行管理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支持,還可以掌握用戶分布情況和線路設備狀態,合理調配資源,提高配電綜合管理效益。
(2)SCADA
地理信息系統與SCADA相結合,將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與SCADA的數據庫之間建立映射關系,實現SCADA和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將SCADA與地理信息系統集成在一起后,SCADA就能夠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中的圖形作為基礎,與本身數據庫的實時數據相結合,調度員利用這一系統就可以直觀實時的監督配電網的運行狀態,準確的進行網絡分析,制定調度指令,有效的減少突發事故帶來的而損失,提高調度質量。
(3)變壓器負荷管理
變壓器負荷管理用來預防變壓器過載損壞的情況和輕載低效運行的情況,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變壓器負荷管理時,變壓器負荷管理的數據舊可以從地理信息系統和用戶信息系統的數據庫中取得。這種集成圖形數據和費圖形數據的功能顯著提高了變壓器負荷管理系統的能力。變壓器過載預測功能可以根據地理信息系統和用戶數據進行預測,將可能過載和輕載的變壓器顯示在地圖上。配電調度人員可以利用變壓器過載預測功能獲得這些變壓器的具體信息,并及時對這些變壓器定位采取措施,避免損失。在地理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配電調度人員可以通過跟蹤負荷變化來將因過載或者輕載而受損的變壓器數量大大降低。
(4)事故負荷轉移
事故轉移負荷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中存儲的設備狀態數據與網絡拓撲相結合,用于三相潮流的計算,并將存儲在數地理信息據庫里的結果作為開關的屬性值用于事故負荷轉移的計算。當網絡中事故發生時,依照網絡運行管理的規定,通過及時調用存貯在數據庫的分析計算程序找出應當執行操作的開關,對網絡拓撲重新更新。將地理信息數據庫應用于事故轉移負荷中,可以存儲大量的系統開關狀態信息和空間坐標,極大的提高了開關定位操作的效率,實現了事故負荷轉移的優化操作。
2.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
2.1 空間負荷預測
在配電網規劃中,空間負荷預測是首要步驟,只有對供電區域規劃目標水平年的負荷做出合理科學的預測,才能夠做出負荷發展需要的規劃方案。將地理信息系統作為負荷預測的基礎,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處理收集基本數據,可以極大地提高減少數據收集量,提高數據的處理效率。文獻[1]基于地理信息方法的實用性,建立了新的空間負荷預測的理論和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平臺的負荷預測步奏,經實例檢驗科學合理。文獻[2]通過對城市電網空間負荷預測的研究,提出了城市空間負荷預測的總體方案,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城市電網負荷預測操作平臺。文獻[3]針對空間負荷預測的數據需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來收集處理基礎數據,并且提出了新的空間負荷預測算法。應用模糊理論來構造配電網空間負荷預測,采用RBF神經網絡訓練模糊集,并根據城市發展需求調整訓練模糊規則,在將供電區域分區的基礎上,得出徒弟使用決策,計算出分區的目標年負荷預測值,為地理信息系統在空間負荷預測中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2.2 變電站的選址及站容優化規劃
變電站規劃是配電網規劃的重要環節,根據目標年的負荷需求和城市規劃的基本要求,在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合理確定變電站建設的容量和位置。變電站規劃對電網規劃的網架結構建設的合理性有著重要的意義,是電網規劃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文獻[4]將微分進化算法引入到變電站規劃選址中來,并且考慮地理信息系統對規劃站址的影響,通過判斷待選站址和地理因素的網絡拓撲關系,確定可行的待選站址,通過動態的參數運用策略提供計算群體多樣性,從而提高算法運算速度,提高算法性能效率。文獻[5]以地價為例提出了能夠計及地理信息自動進行大范圍搜索的變電站選址模型和相應選址方法,在傳統的單中位選址模型中加入了地塊邊界線性約束條件,將此條件帶入單中位選址目標函數中,該方法能夠計及地塊價格自動進行無約束大范圍搜索選址,且有效的避讓了不可建站區域。文獻[6]充分運用了地理信息系統的可視化功能和空間分析功能,借助經濟容量的計算公式完成了站址的初選,以滿足不同負荷密度下的經濟負荷為前提,通過逐步搜索負荷點進行迭代計算,得出站址和最佳容量,并利用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多級模糊綜合評價選出最優的站址方案。
3.Voronoi圖技術在配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Voronoi圖作為地理信息技術中的一種空間劃分方式,已被廣泛應用到空間分析、空間查詢、空間推理等領域的研究中,Voronoi圖建立了一種并不依賴于坐標幾何的空間鄰近模型,對解決空間剖分問題有一定的優勢。文獻[8]提出利用Voronoi圖解決變電站規劃問題,利用Voronoi圖進行了變電站供電區域的劃分,該方法將配電網劃分成各個變電站的供電區域,為供電區域劃分提供了新思路。文獻[9]進一步研究了頂點加權和路徑加權Voronoi圖,并結合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基于平均負荷密度的頂點加權Voronoi圖、基于變電站主變容量的頂點加權Voronoi圖及基于近似最短路徑的路徑加權Voronoi圖等幾種加權Voronoi圖的構造思路及其在新增變電站站址優化規劃和變電站最佳供電區域合理劃分中的應用。文獻[11]應用障礙Voronoi 圖實現變電站供電區域的劃分,可以在變電站位置及障礙因素已知的情況下,在滿足相關技術約束的條件下,以電氣距離之和最短為目標函數,利用障礙Voronoi圖的幾何特性,實現變電站供電區域的最佳劃分。
4.總結
本文以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為題,從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自動化中的應用,在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和Voronoi圖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三個方面介紹了地理信息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從配電網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來看,在以后的研究中,應當注重將地理信息系統與配電網管理運行系統相結合,開發應用智能化的在線配電網信息管理系統,利用實時的地理信息和電網運行信息對配電網進行科學合理化的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天華,范明天.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的配電網空間負荷預測[J].電網技術,1999,23(5): 42-47.
[2]肖白,穆鋼,楊右虹等.基于GIS的空間電力負荷預測平臺的研究與開發[J].中國電力,2010(10).
[3]劉立輝.基于GIS的電網負荷預測及其優化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9.
[4]牛衛平,劉自發,張建華等.基于GIS和微分進化算法的變電站選址及定容[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18).
[5]王笑一.計及地理信息的變電站選址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09.
[6]張建波.基于GIS的城市配網變電站規劃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7.
[7]楊麗徙,王金鳳,王家耀.基于Voronoi圖的配電變壓器定位和供電區域的[J].測繪通報,2004,05:33-35.
[8]朱向前.電力GIS及基于V圖的變電站選址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6.
[9]楊麗徙,李曉君,郭清海等.障礙V圖在變電站供電區域劃分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9(1):32-36.
[10]蘇琳,康積濤.地理信息系統在配電網規劃與設計中的應用[J].華東電力,2006(1).
[11]張伏生,趙登福,袁魏等.地理信息系統在配網自動化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0(6).
[12]趙鳳英.電力地理信息系統在配電自動化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06.
作者簡介:劉笠(1990—),男,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電網規劃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