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BI業務已成為國內外企業界和軟件開發界廣泛關注的一個研究方向,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獲取競爭優勢,挖掘新的商業機會,分析未來發展趨勢,調整產品結構、工作流程和服務方式等各方面的運用,為企業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BI商業智能;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CRM客戶關系管理
一、BI概述
商業智能英文名稱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通常被理解為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的工具。
商業智能并不是一項新技術,它是將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數據挖掘等技術與客戶關系管理結合起來應用于商業活動實際過程當中,實現了技術服務于決策的目的。
從國際看,商業智能(BI)領域并購不斷,商業智能市場已經超過ERP和CRM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從國內看,商業智能(BI)已經被電信、金融、零售、保險、制造等行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操作型BI逐步在大企業普及,也就是說商業智能(BI)不僅限于高層管理者的決策之用,也日益成為普通員工日常操作的工具。
二、BI技術體系框架
商業智能系統主要包括數據預處理、建立數據倉庫、數據分析及數據展現四個主要階段。數據預處理是整合企業原始數據的第一步,它包括數據的抽取、轉換和裝載三個過程。建立數據倉庫則是處理海量數據的基礎。數據分析是體現系統智能的關鍵,一般采用聯機分析處理和數據挖掘兩大技術。聯機分析處理不僅進行數據匯總,還提供數據分析,用戶可以方便地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數據挖掘的目標則是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知識,通過關聯分析建立分析模型,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和將要面臨的問題。在海量數據和分析手段增多的情況下,數據展現則主要保障系統分析結果的可視化。
三、BI對企業的應用服務
商務智能其實就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從數據到信息、從信息到知識、從知識到決策、由決策到財富的過程和結果。在對企業應用服務上劃分為五個步驟:
1.告訴企業發生了什么——提供事先預制報告、企業記事卡或綜合管理數據,利用集中管理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解決企業運營績效問題,監控企業的發展,實現復雜的報告用簡單的方式表現出來。
2.讓企業探索為何發生——業務部門可以從固定的報表、報告和一些關鍵的KPI中,可以得到很多相關的信息,但是當他們發現問題時,需要了解為何發生了這些問題。這時,就需要即席查詢和在線分析(OLAP)。業務分析員經常需要自己根據問題的需要完成自己的分析和報告。在很多情況下,業務分析員和決策制定者需要一套商務智能的工具,通過訪問集成好的數據倉庫,獲得需要的信息。
3.讓用戶實時看到現在發生了什么——企業決策層建立當前情況下的業務戰略和決策。為了成功,幾乎需要獲得實時的數據,查詢可以回答及時發生的問題。由此,運營模式和業務流程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4.幫企業預見即將發生什么——客戶了解現在還不夠,將來會發生什么,風險的預測和評估是非常重要的。還需要統計分析的功能,來幫助分析客戶的行為、預言客戶業務的趨勢、辨認欺詐行為等。需要這種模型的客戶群是非常大的,由于它需要復雜的算法、統計模型和大量的數據,所以需要支持大數據量的處理能力。
5.希望發生什么——決策是由系統提供的,系統的數據是由運營系統得到的。例如由Web頁獲得,或者由基于市場條件和用戶需求進行的特價、促銷活動得到。所以可以建立清楚的決策和業務政策,讓事件沿著正確的軌跡、朝著預定的方向行進,達到預期的目標。
四、BI業務的開展模式
1.找準BI廠商
國內BI產品的開展已經有很多年,最早開拓市場的是國外廠商,但是由于中國本土企業的自身特點,導致大部分的外國廠商本土化運作不成功。隨著BI逐漸被廣大用戶所認可,已經有部分軟件廠商參照國外的成型產品開發了符合中國本土的BI產品,而這些擁有產品的企業還是處在開拓市場的初期,需要有強大的業務合作伙伴支持。因此服務外包型軟件企業完全可以針對此契機,在BI產品方面廣泛了解后,找準合作的BI廠商。
2.建立戰略合作伙伴模式
利用本土化優勢取得BI產品的代理資格,與BI產品廠商結成開發合作伙伴,同時通過對市場的掌握創造品牌價值,形成自身的技術壁壘,保證企業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五、BI業務在企業中的推廣
1.BI與企業發展戰略關系
商務智能通過優化戰略提高企業的效率,促進戰略的實施。目前,90%的企業的戰略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管理人員往往不知道實際發生的情況,員工也不知道日常工作與企業的戰略的關系。
在具體實施商務智能技術時,首先要通過加強教育與培訓讓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商務智能的重要性,并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其次要重點做好保證數據的可信性和數據的準確性。商務智能技術工具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簡單與快速反應。在當前經濟增長趨緩的背景下,各種規模的企業在優化績效的同時,也在努力降低IT 成本并使IT 投資回報最大化。商務智能已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
2.BI與企業運營緊密結合
商務智能是深化企業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現為企業決策層提供了決策分析與風險規避的工具,為企業提供了資源優化與價值評價的平臺,為企業信息化提供了從運營層向決策層發展的支撐。面向企業建立商務智能,要開發或者選擇適合企業的商務智能平臺。這里的平臺不僅是一個工具的問題,它至少要包括模型、工具、應用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商務智能業務模型是實現商務智能應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具體包括企業戰略決策模型和運營模型兩類,是最終發揮商務智能作用的關鍵要素。
3.BI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
商務智能可以用來幫助理解業務的推動力量,認識是哪些趨勢、哪些非正常情況和哪些行為正對業務產生影響。
商務智能能為顧客、員工、供應商、股東和大眾提供關于企業及其業務狀況的有用信息,從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增強整個信息鏈的一致性。
商務智能有助于加強顧客忠誠度,一個參與其中并掌握充分信息的顧客更加有可能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
掌握各種商務信息的企業可以出售這些信息從而獲取利潤。但是,企業需要發現信息的買主并找到合適的傳遞方式。在美國有許多保險、租賃和金融服務公司都已經感受到了商務智能的好處。
六、總結
成功的BI項目,不僅僅是應用了BI工具軟件,還要具備完善的BI服務體系,才能稱之為真正成功的商業智能項目。現在的BI(商業智能)比起幾年前的ERP一樣,成為CIO們關注的焦點。在ERP等基礎信息系統部署完之后,企業能夠對其業務數據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創造價值成為企業下一步思考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BI被提上日程。與操作型系統ERP不同,BI是分析型系統,利用BI分析的結果給企業帶來商業價值才是BI系統實施成功的重要標志。而且BI本身的產品并不能拿來即用,需要大量的開發及實施工作作為前提,因此為服務外包企業的進場奠定了基礎。服務外包型企業完全可以以代理商、開發及實施外包商的身份進入市場,通過與BI廠商的戰略合作創造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