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新生的計算機知識基礎差異較大,而學校開設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課程內容是統一的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書本上的知識已經掌握了,學不到新知識、新內容,基礎差或沒基礎的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對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造成傷害。因此,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教學必須合理定位,因材施教。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考核;改革
高職院校新生的計算機知識基礎差異較大,而學校開設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課程內容是統一的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書本上的知識已經掌握了,既學不到新知識、新內容,又可能對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造成傷害。因此,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教學必須合理定位,因材施教。
一、高職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的現狀
生源現狀,我校是面向全國招生的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學生所在地域計算機課程的開設情況不太一樣,有些地區,學生經過系統學習并獲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認證證書,而有些地方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比較落后,甚至學校沒有計算機,這部分學生完全沒接觸過計算機。因此,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這樣的生源構成,造成學生接受計算機科學的能力有所差異,“統一教學”帶來的問題是基礎差或沒基礎的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基礎好的同學卻因重復學習而產生厭倦。教材現狀,不分專業,不分學時,不分層次,統一訂購教材。使用統一的教材并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面對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時,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應該如何對教材進行處理,以及不同的老師對教材處理的能力是否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統一訂購的教材在教學中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教師現狀,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一般都在大一開設,對于新生招生規模在3000人到4000人高職院校來說,可能會出現師資不足的問題,師資不足一般通過聘請代課老師的辦法來解決,代課老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責任心也有待提高。教學資源現狀,相對于東部發達地區而言,西部的教學資源相對不足,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是需要計算機機房進行大量實驗和實訓的課程,一個只能容納100名學生的機房,硬生生塞進去150個學生,教學次序都無法保證,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綜上所述,高職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的現狀,并不讓人樂觀。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起開設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必要的基礎。按照現狀繼續下去,除了不能達到這個目的意外,還會給學生和學校都造成損失,給學生造成損失就是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損失。以下是本人針對這種現狀提出的幾點關于教學和考核改革的建議和意見。
二、高職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準確定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緊密聯系。使學生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能夠滿足專業和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強調教學內容“實際、實用、實踐”,既注重知識的獲得又兼顧學生素質的培養。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制定不同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
(二)分層次教學,建議對學生進行一次計算機基礎的入學測試,測試分為機試和筆試兩個部分,測試的內容可參照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試大綱,對于完全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可以不參加考試,分入相應的班級從最基礎的學起。對于已經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認證證書的學生可免試,甚至是免修這個科目。對于中間部分的學生按照入學測試的成績分班教學,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達到教學的目標。
(三)鼓勵學生利用幕課、微課等網絡資源自助學習,教師貫徹精講多練的思想,教學不用面面俱到,可以只是講清課程的要點知識,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探討,更多的具體操作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和探索,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
(四)可以考慮取消統一訂購教材,由任課老師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學時的學生選購或者是自編教材、講義、多媒體課件等。充分利用校園網,構建網上多媒體教學應用平臺,將教學內容、教學資料、課后練習等制作成相關的Web頁面,支持多種學習形式,如自主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協作式學習和辯論式學習等,實現教與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三、高職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考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模塊化、分階段進行考核,首先利用模塊法,可將計算機基礎的內容劃分為計算機基礎知識、系統操作、文字錄入、Word操作、Excel操作、PPT制作、Internet應用等不同的模塊,以考代教,規定時間段,讓學生自由選擇考試時間,檢驗是否達到各模塊知識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二)實現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對接,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的考試內容融入到各個教學模塊中,讓學生在完成該門學習的同時不僅能順利通過課程考核,還能取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認證證書。
(三)不光考核學生,還要考核老師,在眾多的考核辦法中經常都會看到對學生的考核辦法,出勤占多少百分比,平時成績占多少百分比,諸如此類。但是很少看到對任課老師的考核,對老師的考核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平時的教學是否嚴謹,對學生是否負責,二就是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過級率,用數字來說明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建麗.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師資源搞好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06(3).
[2]彭濤,劉云潔.高職計算機專業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思[OL].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