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而又重要的資源,是各種生產力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彈性的部分。文章主要闡述了人才和諧開發的基本途徑與主要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力資源;和諧開發;途徑
一、人力資源和諧開發的基本內涵及實現途徑
人力資源和諧開發指的是采用更加和諧的、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人力資源開發,著眼于系統和整體的戰略提升,并改良以往人力資源開發中不科學和不合理的地方,最優程度地開發人力資源,并使人力資源得到和諧的成長和運用,實現人力資源與經濟之間、人力資源與社會之間、人力資源與自然之間、人力資源與組織之間、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之間以及人力資源素質與能力之間等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人力資源和諧開發主要包括幾個層次的內涵:
1.達到人力資源與經濟之間的和諧發展
(1)達到人力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和諧。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勞動者起著主導作用,是首要的生產力,人力資源又是勞動者中的關鍵和核心力量。人力資源的素質決定生產活動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勞動組織管理水平,因此,做好和諧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必須達到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和諧發展,這對于提高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舉足輕重。
(2)達到與經濟制度之間的和諧。人力資源和諧開發要求建立與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相符合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強調因勢利導,科學分析在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人力資源現象和潮流性問題,審時度勢,搞好宏觀調控,由表及里地進行科學分析并提出對策,努力達到人力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之間和諧的狀態。
2.達到人力資源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1)達到人力資源開發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
人力資源和諧開發是人與自然和諧的開發,因此,要樹立起科學的環境倫理觀,促進人與自然共生共容,協同進化。在人力資源和諧開發的過程中,要始終積極自覺地堅持人與自然協同發展的道德原則,將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相互依存的伙伴,保持自然界和人類之間的生態平衡。必須建立完善的環境法律制度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制度保障。
(2)達到人力資源開發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和諧
一是形成和諧的社會政治環境。人力資源和諧開發需要良好的政治環境和政策氛圍。要做到解放思想,深化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二是形成和諧的社會經濟環境。人力資源開發的社會經濟環境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內,影響人力資源成長、開發和使用的一切經濟要素及其相關關系,主要包括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制度、經濟體制、經濟理論等。三是形成和諧的社會文化環境。要達到和諧人力資源開發,就要形成和諧、融洽且有利于人力資源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
3.達到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之間的和諧
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和諧社會要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達到人事相宜,誠信友愛,充滿活力。人力資源和諧開發的整個過程都是圍繞人力資源來進行的,但是由于每個人力資源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準則、語言、風俗習慣、信仰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難免會產生摩擦和矛盾。
4.達到人力資源內部結構的和諧
人力資源內部結構的和諧包括在人力資源區域結構、人力資源行業結構、人力資源素質結構、人力資源的學歷層次結構及人力資源的年齡結構等方面都達到和諧。
一是形成和諧的人力資源區域結構。關鍵是使人力資源的地區分布與各地區的長遠發展相符合,達到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形成和諧的人力資源行業結構和人力資源素質結構。人力資源和諧開發要結合現在的人力資源行業結構現狀,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人力資源進行分析,了解行業發展需要和人力資源自身的要求,優化人力資源的成長環境,提高人力資源素質,使人力資源在各個行業形成良性互動。
三是形成和諧的人力資源年齡結構和學歷層次結構。使三個年齡層次的人力資源在人力資源隊伍中所占的比例達到和諧的狀態,既保持了老年人力資源的引領作用,突出了中年人力資源的骨干作用,又發揮了青年人力資源的突擊作用。
二、人才和諧開發的基本途徑與主要方法
1.樹立科學人才觀,貫徹公平正義原則,實現人才和諧開發的思想前提
(1)樹立人才和諧開發的戰略理念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立足于人才,理解人才,關心人才,保護人才,科學地開發和利用人才,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要貫徹“四個尊重”方針,即“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四個尊重”深刻地揭示了知識、人才、勞動與創造之間的本質的內在的聯系,為推進和諧人才開發提供了動力之源。
(2)有效落實科學人才觀
科學人才觀是推動人才和諧開發事業健康發展的前提。落實科學人才觀,有助于建立全面、合理、多樣的人才評價機制,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多層次多方位的需求。要牢固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把人才開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把激發各類人才的活力,促進人才健康成長和發揮作用放在首位;要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做到不拘一格選人才;要努力營造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和諧環境,把每個人的潛能和價值都充分發揮出來。
(3)堅持公平正義原則
由于人事人才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直接關系到各類人才和普通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要確立人才與人才之間的平等關系,把公平正義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根本尺度,將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貫徹于人才和諧開發工作的全過程。這反映了中國自古以來知識分子的心聲,更是實現人才和諧開發工作的重要原則。
2.有效調整人才結構,推進和諧人才開發進程
推進和諧人才開發,要堅持人才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要堅持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相協調,才會實現人才工作的協調發展。要達到人才區域結構協調,產業、行業結構協調,所有制結構協調,即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開發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開發協調,城鄉結構協調,國際國內協調,人才自身素質和能力結構協調等。一是解決人才區域結構失衡問題,二是解決人才產業結構失衡問題,三是解決人才素質結構失衡問題。
3.處理好人才和諧開發過程中的三大關系,形成人才和諧開發大局面
(1)處理好國有單位人才和非國有單位人才之間的關系
伴隨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我國非國有單位人才的數量大大增加,未來不僅要重視國有單位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還應該提高對非國有單位人才隊伍發展的重視度。要改變用陳舊的國有單位人才開發方法來開發非國有單位人才的傳統方式,要消除體制和政策障礙,努力形成兩部分單位人才和諧開發的局面。
(2)處理好人才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
人才沒有固定的標準,不應當用嚴格的政府條文來規定人才的標準,并使人才享有某些特權,這樣會忽視社會一般人員和弱勢群體等非人才群體的部分權益,不利于人才和諧開發的進行,更加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形成,違背了公平正義的重要原則。要進行人才和諧開發,應該不惟學歷、不惟職稱、不惟資歷、不惟身份、不惟職務,正確處理好人才群體和社會其他群體的權利關系,給予所有社會群體公平競爭的機會、平等表達自身意愿的機會以及平等實現自身利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