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人們理財觀念的加強,具有門檻低、支取方便等特點的第三方支付app快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第三方支付app進行理財。對第三方支付app理財的特點及風險進行分析,有助于人們更好的理財,提升理財效果。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app理財;應用
2013年,隨著“余額寶”的興起,互聯網金融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1]。
1.第三方支付app概述
隨著人們理財觀念的加強、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對第三方支付app的應用也在不斷增多,通過第三方支付app進行理財也成為常態。第三方支付app是指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智能手機等終端提供的第三方應用程序。常見的第三方支付app有微信理財通、支付寶錢包等。
目前推動第三方支付app理財應用的核心動力來自于人們的理財需求和金融服務移動化。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網民用戶的金融理念、理財方式正在快速變化,而傳統金融機構以線下網點、理財門檻高等難以滿足網民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和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需要。在此基礎上,第三方支付app理財的出現給用戶帶來了更普惠、更便捷、更友好的體驗。
與傳統金融機構理財相比,第三方支付app理財有其自身的特點,兩者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傳統金融機構理財與第三方支付app理財對比[2]
對比維度 傳統金融機構 第三方支付app
服務對象 金融機構自身客戶 有理財需求的個人
風控模式 風險厭惡型 風險覆蓋型
數據資產 金融機構客戶交易數據 個人交易數據
創新路徑 以服務自身客戶,增加客戶忠誠度為創新思路,創新過程較為謹慎 以支付為工具,以交易模式的創新為思路,主要拓展交易場景
政府監管 依循央行和銀監會對于金融機構的相關法律法規監管 央行以頒發牌照的方式進行監督
2.第三方支付app運作特點及風險分析
2.1 第三方支付app運作特點
(1)購買流程方便快捷、流動性強。相比于傳統理財方式,其注冊、轉入和轉出步驟簡單,降低支付成本,并且功能齊全,用戶通過第三方支付app就可以直接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用戶不僅能夠得到收益,而且第三方支付app內的資金還能隨時用于網上購物、轉賬等支付功能。
(2)開辟了基金銷售新渠道。傳統的基金銷售渠道一般分為基金公司直銷、商業銀行和券商代銷等渠道,第三方支付app為基金銷售開辟了新的渠道,使更多的人有機會購買基金,進行理財。
(3)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利率,結算周期短,信息披露高度透明,便于用戶實時查看[3]。用戶轉入的資金在第二個工作日由基金公司進行份額確認,對已確認的份額會開始計算收益。
(4)降低理財門檻,提供理財機會。第三方支付app理財起點低,一元起購,滿足少量余額用戶的理財需求,申購和贖回時間靈活,利于吸引小投資者,讓理財收益惠及這些用戶,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社會公平。
2.2 第三方支付app的風險分析
(1)技術風險
擁有超過幾千億元資金和幾千萬用戶的第三方支付app每天要處理天文級的數據信息,恐怕很難做到完全無差錯,而黑客入侵、系統宕機和各種不可預見的天災人禍都可能將投資者的資金置于危險境地。一方面,個人智能手機配置的不同、使用習慣的不同使用戶容易受到釣魚網站和金融網絡詐騙的侵害,一旦出現故障和錯誤,導致自身利益受損。另一方面,我國規定了備付金等賬戶的分層管理,賬戶資金的管理與監管混亂也容易造成客戶資金損失。這需要第三方支付app提供者和用戶提高網絡安全風險意識,重視并采取措施保障網絡交易安全。
(2)收益風險
第三方支付app的收益是購買貨幣基金所得,因此,用戶的收益與銀行和證券公司銷售的基金一樣,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一旦購買的貨幣基金出現問題,用戶的資金將蒙受損失[4]。?2014年開始,市場上第三方支付app理財增多,年收益率已經從2013年的超過7%下降到了如今的略高于4%,收益下降,僅比正常的銀行存款利率多一點,而且相比于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再具有吸引力。?
(3)擠兌風險
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第三方支付app理財產品在手機上就可以查到收益,方便快捷,符合金融產品的發展潮流,但是第三方支付app理財也最容易被擠兌。很多使用第三方支付app進行理財的用戶都是都非金融專業人士,對金融市場、投資市場了解不多,容易受金融市場情緒的影響。而且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和一般線下產品不同,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任何的風吹草動很快就會在移動互聯網上傳播,這就造成第三方支付app理財產品是最容易被擠兌的產品,信息快,操作也快,不用排隊只要上網就可以擠兌了,風險非常大。
(4)管控風險
第三方支付app大都和基金公司聯合推出理財產品,基金公司是專業的理財機構,但第三方支付機構大都不是專業的理財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基金公司如何劃分彼此的權力、責任,第三方支付app理財產品如何理財,理財產品如何保證收益,產品風險如何管控,這些問題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基金公司都未能給予充分的解釋,用第三方支付app進行理財始終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
3.第三方支付app理財應用——以微信理財通為例
2014年1月,微信理財通正式上線。目前理財通平臺上一共有4只貨幣基金產品和1只定期理財產品,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對投資組合進行搭配。根據用戶的成熟程度,未來理財通將提供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包括銀行理財類、券商類、權益類、私募、信托等理財產品,收益率和風險性均有不同。
3.1 微信理財通購買流程
微信理財通購買簡單,只要微信用戶綁定相關合作銀行的銀行卡就能購買微信理財通產品。購買流程為:第一,微信用戶進入理財通頁面,點擊“立即買入”;第二,微信理財通現階段提供4只貨幣基金產品和1只定期理財產品,用戶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理財產品;第三,選擇理財產品,選擇理財金額,買入即可。
3.2 微信理財通SWOT分析
微信理財通憑著超過6億微信用戶,自2014年1月推出以來,吸金能力驚人,每日流入資金量平均達7.27億元,成立后第一個月,吸金已突破300億元,借助農歷新年市場資金緊張,刺激產品收益率急升所帶動,農歷新年后規模更突破500億元,日均資金流入量約12.5億元[5]。
微信理財通是一款受人注目的第三方支付app,對其進行SWOT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微信理財通的SWOT分析
S(優勢)
微信理財通潛在用戶多,用戶規模增幅較快,其憑借騰訊巨頭的口碑和影響力獲得了用戶及合作伙伴的青睞,用戶認可度較高 W(劣勢)
現階段理財產品一共有4只貨幣基金產品和1只定期理財產品,商業模式單一,理財產品不夠豐富
O(機會)
騰訊用戶多,很多人都有小額理財需求,能為微信理財通帶來規模效應,將為微信理財通帶來更多機會 T(威脅)
市場上同類型產品不斷增多,傳統金融巨頭憑著客戶優勢參與競爭
4.結語
傳統金融機構理財主要面向大中型企業和高端個人用戶。第三方支付app理財是一個新生事物,它的產生符合了現代社會人們低門檻、隨時理財的需求,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客戶和普通個人客戶。雖然第三方支付app理財存在各種不足,但筆者相信,隨著移動互聯網安全技術的發展、國家監管政策的完善、人們理財觀念的成熟,第三方支付app理財產品必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成為中國理財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互聯網金融[EB/OL].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299900/12032418.htm
[2]艾瑞咨詢集團. 中國生活理財移動App行業研究報告2014.
[3]郭旺. 余額寶的法律監管與規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7(3).
[4]馬廣奇,趙芬芬.余額寶的金融創新及其影響分析[J]. 武漢金融,2014(3).
[5]微信理財通[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 11981173.htm?fr=aladdin.
作者簡介:沈金波(1981—),男,湖北鐘祥人,漢口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