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普遍的看法還是,美國或者德國研發,中國制造。但是,近些年這種情況已經悄悄發生了改變。其中一個這種轉變的例子是我們幾年前得知的,而且偏偏是在維也納咖啡招待酒會上知道的。順便說一下,這場酒會被認為是維也納最有趣的舞會。在那里我們認識了cafe+co國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杰拉德·施特格(Gerald Steger),正是因為他的努力我們才能在新建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喝上新鮮的煮咖啡。他的公司管理著7萬臺咖啡售販機和濃縮咖啡機,是中歐和東歐地區機器食品販售市場的領頭羊。
有趣的是,cafe+co公司的合作和研發伙伴Ad Maas完全顛覆了中國的世界加工廠模式:“在歐洲雇傭一名研發工程師的錢在中國可以雇傭好幾個研發人員?!币虼?,他在中國組建了研發團隊,而機器的組裝工作則在德國完成。結果就是,他們在中國開發出了一項特別節能的新技術,而這項技術被用在了服役于中歐和東歐地區多部高質量cafe+co咖啡機上。
這當然只是經濟附加值鏈條倒轉的許多例子中的一個。如今許多中小企業都采取了中國研發、德國生產的模式?!度A爾街日報》2014年1月16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創新機器的崛起》的文章,其中就指出了這樣的事實。該文總結說,幾年之內,“中國研發部門的技藝、人才和經濟實力等各方面都會積蓄足夠的力量,最終實現全球技術領域力量的重組”。早在2012年12月24日,《計算機世界》就曾警告說,美國可能會在2023年失去其研究與開發領域老大哥的地位。
如今,中國擁有大批富有創新精神且富有遠見的企業家,而很快,它將擁有大批具備遠見卓識的發明家。2014年6月,中國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中國將完成一條52公里長的超級粒子對撞機,它將“讓地球上其他加速器相形見絀”。網站aljazeera.com援引了曾在199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杰拉德·特·胡夫特(Gerard't Hooft)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的對撞機項目“將吸引世界各地數百名,甚至數千名術業各有專攻的一流科學家到中國去,這些人當中有理論物理學家、實驗物理學家也有工程學專家”。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也在探討建立超級對撞機的可能性。但是他們初步完成概念設計的最后期限是2018年,比中國晚了4年。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尼瑪·阿卡尼-哈米德(Nima Arkani-Hamed)教授說:“毫無疑問,中國將成為物理學研究領域的領跑者?!?/p>
最開始,中國只是在改變著本國境內的格局。后來,它漸漸成長為世界格局的改變者。中國的許多企業家成為百萬富翁,乃至億萬富翁,但是他們很少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也沒有什么國際影響力。而阿里巴巴轟轟烈烈的上市行動為國際社會敲響了警鐘,讓他們認識到棋局正在發生變化,美國創新實業家們的絕對領先地位正在受到挑戰。
在中國,明星經濟人物不斷涌現,對此,我們將逐漸習以為常。中國年輕的企業家們同歐美這些企業家是不一樣的嗎?是,也不是。說他們是一樣的,那是因為盡管文化背景千差萬別,但我們在中國、美國、歐洲、非洲或者拉美遇到的那些年輕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事業有成并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侶。說他們不同,是因為中國人做生意的方式與西方人不同。我們在酒店內設的酒吧里常常會遇到一些人在談生意,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國商人和西方商人不同的身體語言。西方商務人士總是擺出居高臨下的架勢,喜歡指導中國人該干什么、該怎么干,而中國人通常比較含蓄、安靜和友好。而我們后來卻知道,這筆生意沒有談成。
在此,我們無意教導諸位如何在中國做生意,不過,可以給諸位一句忠告:建立信任并表示尊重。中國人都很熱情,但同時很關注自己的目標。如果你有能讓雙方獲益的東西,那么很好。如果沒有,免談。廢話少說,這就是21世紀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