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成/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
人民幣貶值及其影響
羅 成/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
人民幣作為中國的法定貨幣,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等職能,它的穩定與否不僅影響著中國經濟發展,同時也牽動著中國廣大人民的喜怒哀樂,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民幣的升貶對中國經濟存在影響毋庸置疑,例如在我國進出口貿易、國際直接投資、我國金融安全和外匯儲備等方面它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鑒于此,本文對2015年人民幣大幅度貶值的原因及其影響做一個簡要討論,以便我們對此能作出最有利的處理。
量化寬松政策;人民幣貶值;貨幣;匯率
造成貨幣貶值的原因有很多,諸如債務過多,中央銀行業務,經濟增長和中央銀行政策,貨幣危機,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情況等等。下面是本人對2015年人民幣貶值主要原因的一些搜集。
(一)“一帶一路”海外投資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中國政府為了消化過剩產能,推出了基建+高端制造出口的規模性項目,如果這些政策得到實施,龐大的海外投資將開始消耗中國外匯儲備,這種主動消耗外儲的政策將推動人民幣走向貶值。民生宏觀分析指出,在一帶一路資本輸出戰略的推動下,企業走出去也會擴大資本和金融賬戶的逆差。從貿易項來看,貿易再平衡壓抑商品出口,服務貿易逆差擴大,經常賬戶順差趨于收窄,這也從客觀上增加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二)三高成本
高貴的融資成本,虛高的土地租金以及居高不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阻止海外資金投資中國,扼殺了中國制造業,2015年,受政府和國有主體投資抬擠,”三高成本 ”將繼續驅逐境內制造業資本逃離中國。
(三)降息影響
中國央行在2014年11月的降息進一步加劇了中國制造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加大了產業資本套現的機會。央行降息后中國股市牛冠全球的背后是產業資本加大了套現力度,這些天量套現資金不會再進入中國股市,受“三高成本“擠壓也不會再在境內形成新的增量投資,而會伴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尋求域外投資機會。
(四)央行寬松貨幣政策將推動人民幣貶值
盡管中國M22014年末高達120萬億,但市場資金面仍然匱乏,中國央行將不得不向市場持續注入流動性,在資產價格虛高,制造業產能無有效釋放途徑的市場環境下,央行注入的流動性將通過信貸異化為套利資本,通過資產套現等途徑逃離中國。
(五)美元強勢將增強人民幣貶值趨勢并擴大人民幣貶值幅度
盡管中國央行已表明態度,不會讓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但在美元強勢、全球發達經濟體集體實施量化寬松的經濟背景下,央行的態度是否能代表事實發展的方向?國際問題專家趙慶明曾說,日本和歐洲等貿易伙伴目前實行的量化寬松政策,也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造成壓力。
其一,全球經濟發達體量化寬松,假如中國央行保持高度淡定,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用不了幾個月,中國的制造業就會出現大面積倒閉潮,面對急劇上升的失業群體,央行行長就得換人了。
其二,央行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發達經濟體量化寬松 ,熱錢就會卷土重來進行套利,屆時央行就不得不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直到央行被動放棄人民幣保值的決定。一旦央行放棄人民幣保值,人民幣寬幅震蕩和劇跌將導致中國金融系統風險爆發,中國將步俄羅斯后塵。
2015年,央行已陷入絕境,無論是順勢而為推動人民幣貶值還是逆勢保值人民幣,筆者認為,其后果只有一個: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資產價格全面回歸。
全球經濟正在陷入政經惡性循環的黑暗動蕩時期,全球美軍正在收縮,美國海外產業投資者也在回歸美國的路上,不僅如此,美國還在利用全球政經動蕩吸納全球產業資本流向美國,借以恢復美國在全球制造業的領導地位,逆轉美國國際貿易長期逆差的不利格局,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對于中國來說,世界警察回家了,世界正在混沌化和多極化。
在動蕩的國際政經寒夜里,中國的國有投資隊伍進軍海外資本是否安全,是一個問題。中國是否有能力推廣自己的價值觀被世界認同并形成世界新秩序,很重要。
西方經濟發達體私人資本為了進入中國市場,進行了馬拉松式的談判,最終在中國加入了西方國家主導的WTO后,西方跨國公司才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實現互惠互利的投資。
現在,中國國有企業要想平安走向國際社會而不遭受損害和歧視,中國政府首先要成為新世界貿易投資規則的制定者和領導者。
而中國要想成為新世界貿易規則的領導者,中國首先要向被投資的國家推廣自己的價值觀。沒有共同價值觀為基礎,就像沒有合同的投資,一旦出現價值觀沖突,中國國有資本主導的投資將血本無歸。
次貸危機爆發后,美國人說美元強勢符合美國利益,但還有一句話美國人從來都不說出口:世界動蕩更符合美國利益。次貸危機后的美國實力沒有像一些人想象中的沒落。一戰和二戰前期美國人都呆在家中,次貸危機后的美國人想干什么和正在做什么,研判一下這段世界歷史就會明白了:兩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為何能夠主導世界。“其實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并非意味著人民幣貶值。”國際問題專家趙慶明有過解釋,人民幣長期以來較美元相對穩定,但對日元、歐元等其他世界主要貨幣升值幅度較大,也就是說,即便是人民幣對美元相對貶值,但綜合來看人民幣有效匯率,并不會因此出現大幅貶值,而此舉也正有利于修正此前人民幣較大升值幅度。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由于每日匯率波幅限制還在,加上中國經濟運行總體仍屬平穩、國際收支依然順差,人民幣不會形成持續貶值趨勢。
人民幣貶值,那么外幣的購買力就強。這樣一定量的外幣就可以購買更多本國產品意味著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便宜從而可以增加出口。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外國商品價格就昂貴,這樣本國進口必然減少。所以人民幣貶值的結果是擴大了出口抑制了進口增加了貿易順差促進了經濟發展。就人民幣貶值本身而言,將導致國內資產價值縮水,可能對房地產等造成不利影響。有利經濟轉型。人民幣貶值會增加出口與競爭力,有利于緩解國內因需求不足導致的通縮預期。另外人民幣貶值,是國際投機資本即熱錢套利行為大幅收斂,是其賣出人民幣并相關資產后轉賣美元等資產,是國內投資等下降,是以前需要大量用錢的投資項目減少,是用錢的地方減少,貸款也就減少了,市場的流動資金也就多了,利率也就降低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也就降低了。投資減少后可改善產能過剩,減少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資金需求減少有助于增加國內的流動性。
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也會產生許多不利因素,人民幣貶值對外會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于國家經濟的穩定。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從歷史上來看,人民幣的突然暴跌使股市動蕩不已,比如央行于2010年8月份把人民幣基準利率上調0.5%,也觸發類似的市場波動,即每一次人民幣的主動貶值都引發了一場中國股市的暴跌。
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既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場原因,既有經濟金融內部問題,也有美元流動性和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等外部因素影響,人民幣貶值不僅僅對我國國內有影響,對整個國際經濟環境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當今國際經濟發展中,人民幣貶值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還是利大于弊的。
[1]何志成.保衛人民幣[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08).
[2]卞志村.毛澤盛.貨幣銀行學[M].人民出版社,2008(01).
[3]王杰.五大因素推動人民幣貶值[J].中國改革論壇,2015(01).
[4]劉陸雪.人民幣持續貶值原因[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5(04).
羅 成(1993.5—),男,四川廣安人,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2012級財務管理專業三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