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界/濱州醫學院
論我國辯護律師的權利保障
丁世界/濱州醫學院
辯護律師作為辯護人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對于被告人的人權保護有著特殊作用。辯護律師的合法權利應當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現實生活中,辯護律師在保護被告人權利的同時,自身的合法權益時常受到侵害。對此,應從立法和司法上進行制度完善。
辯護律師;執業困境;權利保障
我國在辯護律師的權利保障上,立法相對不完善,司法上也存在相應缺陷。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面臨著種種執業風險。為此,我國需要完善律師制度,保障律師的合法權益。
辯護律師在現實的執業環境經常遇到種種困難,刑事訴訟中辯護律師相關的執業權利得不到完全實現。
(一)偵查階段會見難
雖然辯護律師在從事辯護活動時其合法權利在立法上有了保障,但是實際上還是會遇到一些麻煩。辯護律師接受指定或委托,自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采取強制措施時起依法與嫌疑人會面了解案情,從而有利于偵查機關在全面搜集證據后系統的對案件加以分析,有效的推動訴訟的順利進行。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活動應該經申請才能啟動,按照一定程序進行,會見時候的地方也要按照要求,會見時候的人數會見次數和相關的活動內容都要受到相關規定的約束。由此可見,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難度較大,主要體現在會見的啟動。
(二)調查取證難
辯護律師在從事為犯罪嫌疑人辯護的相關活動時,調查取證是辯護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辯護律師的調查取證權的實施對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辯護律師的調查取證行為常常面臨著涉嫌偽造證據甚至構成偽證罪的現實風險。2012年刑事訴訟法對第37條并沒有實際修改,現行律師法也沒有對相關問題做出積極回應,調查取證實際上還是困難重重。
(三)閱卷權的局部限制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閱卷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依法實行。在閱卷過程中,會指定時間讓辯護律師去閱卷。有時也以可以安排相應時間為推諉,來阻礙辯護律師閱卷。不允許將相關文件帶出去復印甚至不提供打印機等情況也是有的。有時公訴機關提供的證據清單中只有目錄,沒有對應的實物,有證人名單卻沒有對應的證人證言。主要證據中只提供有罪和罪重的證據,卻沒有無罪和罪輕的證據材料。由于律師不能查閱全部的完整的案卷材料,在開庭過程中經常處于被動局面,難以發揮辯護作用。辯護律師的閱卷權無法按照法定的狀態得到實現。這樣不利于辯護律師權利的實現,對法庭辯護有著負面的影響,不利于辯護律師執業活動的進行。
(四)行使法庭辯護權時受限
辯護律師按照規定接受委托后,在相關的辯護活動中有權依照所享有的權利內容對那些危及到委托人利益的事情按照合法的程序進行辯護,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辯護活動中辯護律師可以依法享有辯護權,可以代替犯罪嫌疑人反駁控訴,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有利于嫌疑人的證據和意見來證明嫌疑人有無犯罪的事實。但是我國法庭法官擁有巨大的裁量權,庭審中實現當事人主義的控辯雙方對等困難,在偵查、起訴階段實行職權主義的控辯雙方地位不平等的畸形刑事訴訟結構,控辯雙方的地位不平等且我國獨有的庭審制度,使辯護律師的執業權受到現實制度和法律的約束較多,不能較好地實現。
辯護律師的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立法歧視
我國刑法第306條中從特殊主體設置、罪狀表述、條文擬制、司法平衡、審判實踐和實施后果上看都是極為失敗的,構成了對律師執業的立法歧視。律師法對律師相關責任也做了明確規定。律師因證據問題被追究法律責任,這使律師的執業環境更加的岌岌可危,在法庭辯論上 一旦控方失去優勢便會拿出這些法律的規定來針對辯護律師。
(二)司法人員的職業素質
公正是司法機關的靈魂所在也是司法機關的價值所在。國家對于司法人員的要求都比較的嚴格,不管是律師的選拔還是法庭審理人員的任命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只有從事法律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上去了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司法的發展。法庭審理人員應該具備專業的知識,對法律制度程序熟練的掌控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庭審時更好的操控現場,發揮自身的自由裁量權,更好的為人民大眾服務,也只有這樣才能是庭審人員能更好的與辯護律師以及當事人完成庭審更好的與辯護律師進行法庭上的合作。同時也要提高法庭審理人員的道德修養,能夠使他們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更加的沉穩,法庭審理人員的素質和道德修養的提高能讓法庭審理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也能避免貪腐的出現幾率更好的讓辯護律師執業。
針對辯護律師權利未能很好的實現這個問題,應該從立法和司法兩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立法完善
保障辯護律師權利的實現需要從立法入手,不斷完善,可以從根本上促進辯護律師權利保障的實現。
1.糾正立法歧視。
辯護律師為他人提供法律服務,在執業過程中秉持良好的執業精神和道德修養,積極完成每次服務,應該受到應有的尊重。現實中并非如此。例如,我國刑法第306條規定的律師偽證罪。在我國的律師執業環境中,有些人褻瀆公權力,用明知故犯、惡意報復等各種方式,來侵犯律師的執業權利。使律師的在執業時容易因為證據等問題被追究相應的責任甚至還要承擔嚴重的法律后果,辯護律師的執業環境風險性更大。立法的出臺是為了利益的相關協調,而不是要求偏向某一方,或是對一方有特殊的照顧。而在我國公檢司法體系中,辯護律師處于邊沿地帶,地位弱小,有時候為了彰顯司法權力往往會犧牲弱勢群體的權利,要發揚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在立法上公正、公平、公開。從實際方面改變立法對辯護律師的歧視。
2.規范法律處罰。
我國法律規定,辯護律師在執業時違反相應的規定或者觸犯法律時,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甚至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這些相應法律的處罰規定有的過于苛刻、并且在實行中有些被錯誤的解釋運用。這些規定使辯護律師在執業的過程中不能放開拳腳施展自己的才能更好的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服務,更有甚者自身的權益也會受到相應的侵害。首先對辯護律師的執業給予一定的限制和違反規定后的處罰是為了更好的規范辯護律師的從業行為,這些監督和處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為操作過程中往往會有弊端,要不斷的完善對辯護律師執業過程的行為規范,把握合適的度。進一步完善監督體制,使辯護律師執業行為能夠更好的進行,更好的適應法制社會的建設。
(二)司法保障
1.獨立訴訟地位的確立。
辯護律師的權利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辯護律師要通過司法的相關規定來保護自身的權益。辯護律師要明確自身獨立的訴訟地位。我國刑事訴訟法第96條規范了嫌疑人委托律師的相關規定。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就擁有獨立的辯護地位,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其相應的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擁有獨立的地位。
2.相關司法制度改革。
司法機關應該行使其職能完善辯護律師的相關制度,可以進行相應改革,消除體制弊端,嚴把律師選拔的關口,提高司法人員的任用標準。能夠讓從事司法工作人員的總體水平得到基本的保障為司法系統的建立提供基本的人力資源,也為辯護律師的權利的保護提供一定的保障。運用法律相關規定來約束辯護律師的行為。隨著檢察機關監督職能與審查起訴職能的劃分與厘清,決定權主體才更有公信力。嚴格管理,加強辯護律師執業道德建設,通過輿論來監督和引導,增強辯護律師工作透明度,將他們放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對于辯護律師中那些違反執業相關規定的人進行大力懲罰,對于貪腐的要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讓其承擔相應的責任。
[1]李本森:《論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地位》,載《時代法學》,2010年第4期.
[2]萬毅:《從李莊案二審看辯護律師的獨立性》,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第4期.
[3]張玉鑲,門金玲:《刑法第306條的理性解讀》,載《河北法學》,2007年第2期.
[4]張佳威:《刑事辯護律師的職業困境與權利保障》,載《韶關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