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鳳華/中共東遼縣委黨校
新常態下如何加強機關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安鳳華/中共東遼縣委黨校
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是機關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承擔著為全面深化改革和以德治國提供思想保證的重大任務,如何以“三把握”為切入點、以“三創新”為驅動,創新思政工作的理念、內容和載體,探索和改進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適應發展新形勢,迎接新常態下機關思政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充分發揮服務保障作用,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黨建;黨政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新常態;理念;內容;方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決策。這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既對黨政機關提出了繁重任務,也對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是機關黨的建設的重要方面,對黨的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這絕非泛泛而談。它關系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過去不曾變、現在不會變,將來也不能變①。”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①。”這些都要求機關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要順應新常態的變化,做到與時俱進,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正確引導社會潮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
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對機關黨建工作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及及兩者有何內在的邏輯關系呢,筆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執政以領導經濟的高速發展,通過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現在,發展的速度正在變緩,但長期高速發展積淀下來的種種矛盾更加突顯,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各種利益博弈激烈、群眾現實訴求增多、公民社會不斷推進、社會管理工作更加復雜。等等這些,都是新常態下系列的連鎖反應。這些都表明,黨的執政環境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執政理念、執政手段、執政資源,特別是機關執政團隊在政治思想素質方面、推進改革發展能力方面、良好作風建設方面、高效政務環境建設方面等,也要適應新常態帶來的新變化③。因此,在新常態下,機關黨的建設要跟緊這一變化,跟近這一變化,適應這一變化,主導這一變化,在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機關作為黨執政的主要陣地和渠道,這就要求機關黨建工作要回應時代問題,把握發展脈搏,通過社會和時代的呼聲,解決機關黨的建設存在的問題,以此發揮出黨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導核心作用。
(一)把握機關黨員干部思想狀態出現的新特點,以解放思想、武裝思想為導向,在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干部認清大勢上求共識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機關黨員干部既是推進改革的組織者、實施者,又是改革利益調整的攸關者,思想上受改革的影響更為深廣。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多數機關黨員干部理解改革、擁護改革、支持改革,但仍有一些黨員干部求穩怕變、安于現狀,心理情緒的壓力感、失衡感增強,特別是改革一旦觸及自身利益容易產生心理矛盾和抵觸情緒,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新的變化,凝聚思想共識的難度明顯加大。因此,充分發揮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要把解放思想、武裝思想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④。
(二)把握黨政機關執政方式發生的新變化,以提升能力、強化服務為任務,在動員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推進機關各項改革措施落實上謀作為
黨政機關是黨執政的基礎和中樞,在國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黨政機關的執政方略將逐步從“管理”向“治理”轉型,從“管制型”向“服務型”跨越,向制度化、規范化、民主化、法治化推進。黨政機關這種執政方式的深刻變化,對機關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因此,要把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干部提升能力、強化服務作為機關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以能力素質的提升、服務水平的提高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落實④。
(三)把握機關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挑戰,以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為動力,在不斷提升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服務改革水平上尋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將大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創新。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機關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任務、方式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這對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如:如何正確把握規律性,推進科學化的問題,如何正確把握群眾性、推進民主化的問題,如何正確把握規范性、推進制度化的問題,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充分發揮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必須順應改革大勢,與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的改革目標相適應,轉變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切實加強自身改革,推進理念、內容、方式、手段的創新,著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進一步強化服務改革的功能④。
機關黨建思政工作者要認真研究新常態帶來的種種挑戰和變化,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內容及載體,教育引導干部群眾逐漸適應和習慣新常態。
(一)理念要創新,突出先進性和引領性
一是要準確定位。新常態下,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要把意識形態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對意識形態工作必須一刻也不放松,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地位,鞏固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⑤。
二是要強化“三個自信”理念。用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這“三個自信”統一黨員干部思想,將其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升到理念認識。要高舉“三個自信”的旗幟,堅定不移地信奉“三個自信”。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突出人性化、人情化,黨建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貫穿到實際工作中,經常走進人民群眾中,為他們解疑釋惑,成為他們的貼心朋友,在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品格,使廣大人民群眾在得到實惠的過程中感受到精神依托和溫暖。
四是樹立大宣傳理念。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一起來做,把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同各個領域的行政管理、行業管理、社會管理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強大合力。讓全體黨員干部群眾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黨全社會的工作,而不單單是機關黨建部門及宣傳文化部門的工作,也不單單是黨建部門思政工作者的工作。
(二)內容要創新,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強化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用中國夢凝聚共識,統一思想,將個人的進步成長幸福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要敢于擔當,不負時代,不辱使命。
二是加強教育內容的實效性。應根據不同層次的黨員干部在不同階段的思想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不僅要使教育內容更貼近本單位實際,貼近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把黨性教育同關心黨員、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還要組織黨員干部既學政治、學理論、學時事,又學經濟、學科技、學法律,做到既培育黨性、又提升能力⑤。
三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使之融入社會生活,讓它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解決當前信仰缺失問題⑤。
四是強化心理疏導教育,培育健康心態。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成就。新常態下,要培養黨員干部健康的心理狀態,培育理性平和、積極進取、團結包容、知恩感恩的心態。
(三)方法和載體要創新,注重示范性和多樣性
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豐富新穎的各種載體,靈活實用的教育技巧,與時俱進的教育模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
一是在教育方法上。要根據不同年齡、文化層次和不同的思想傾向,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對癥下藥。要善于利用身邊的正反典型人物事跡來教育廣大干部。要用事實來說話,典型示范,避免在黨員干部教育中講空話、套話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⑥。要堅持個人自學和集體討論相結合,要把教育寓于各項活動之中,通過黨員下鄉及駐村鍛煉、文藝演出、征文比賽、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對黨員干部進行全面系統的教育。
二是在載體上。要主動適應新時期黨員干部隊伍結構的變化,在黨校、專題學習班等傳統學習載體之外,不斷完善以互聯網技術、黨政信息平臺為主的新型教育網絡。充分利用QQ群、博客、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有針對性地設計教育內容,組織黨員開展學習。同時利用虛擬社交網絡,及時掌握青年網絡輿情和思想動態,加強輿論引導,培養踐行主流價值的“網絡意見領袖”。通過引導機關黨員客觀思辨、獨立思考,理性地對社會事件和網絡事件,對各種信息進行正確辨識、選取和傳播,實現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領導結構的有機統一⑦。
[1]鄭言.牢牢占領意識形態斗爭主戰場[J].求是雜志社.紅旗文稿.2015.02.
[2]石 平.問題是時代的聲音[J].求是.2013.09.
[3]張越然.機關黨建工作應在經濟新常態中發揮好“三個作用”.
[4]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揮機關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思考與實踐[EB/OL].《中直黨建網》.
[5]關于加強機關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EB/OL].湘發改青年論壇[2013]33號.
[6]王科三.新常態下如何做好機關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山東政報.1998.06.
[7]孫佳玉.新形勢下加強黨政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對策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