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章駿/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增加吸引力 激活興趣點
——高職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之我見
梅章駿/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由于高職學生起點低、差異大,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就成為廣大高職數學教師面臨的現實課題。在高職數學課堂中,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本文主要從創設現實的、生活化問題情境,創設“探究式”的問題情境,創設“層次式”問問題情境,創設“應用式”問問題情境等方面,闡述了高職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
高職數學;問題情境;創設
近幾年,伴隨著高職招生規模的擴大,高職數學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挑戰:學生起點低、差異大、同班學生中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現象相當明顯,厭學現象嚴重,教師抱怨現象突出、急躁情緒明顯;大批基礎薄弱的學生“望數生畏”。上好數學課成了高職學校的一個大難題。高職沒有升學的壓力,所學的專業課又對數學要求不高,他們對數學學習沒有緊迫感。大部分認真學數學的學生都是出于自己的興趣,所以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職的數學課中顯得尤其重要。創設富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能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提高高職數學教學效果。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新知識的興趣。”由于數學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數學符號、結論等相對抽象,常給人以枯燥之感,要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學一定要設法引起學生學習的愉快情緒,如好奇、喜悅、趣味、激動等。高職學校的數學課更要體現“疑”“趣”“妙”等特點,才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才能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什么是問題情境,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富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本文將對此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問題情境是當已有知識不能解決新問題時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是有“問題”,即數學問題,這里的數學問題是指學生個體與已有的認知產生矛盾沖突,還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確解答的狀態。其次是“情境”,即數學知識產生或應用的具體環境,這種環境可以是真實的生活環境、虛擬的社會環境、經驗性的想象環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數學環境等等。這樣,問題和情境的關系中,“問題”是核心的,“情境”是輔助的。
(一)創設現實的、生活化問題情境
“教學時應設法為學生創設逼真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欲望。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問題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到借助數學的思考方法,我們會對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數學現象,如優惠措施、行程問題的最佳選擇、物品的分配等理解得更深刻,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學生樂于做的。”特級教師黃愛華這樣認為。
又如,在講授對數計算這節內容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將一粒芝麻的重量和太陽相比,似乎是一個毫無疑義的話題。若讓芝麻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再將所得的全部果實繼續發芽、生長、開花、結果,……,這樣一直到第十三代后,所得芝麻的總重量將比太陽還重。同學們,你們相信嗎?將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小芝麻與太陽作比較,問題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很快吊起學生的學習“胃口”,思維馬上變得活躍起來,教學難點很容易予以突破。
又如在講概率一課中,一位老師設計了如下的問題情境:
小明的一天
(1)小明早起看了天氣預報:“今天天氣陰到多云,有時有小雨,最低氣溫14攝氏度,最高氣溫20攝氏度。”小明心里在想今天一定會下雨嗎?一定不會下雨嗎?
(2)上學路上小明看見紅紅的太陽,自己問到太陽一定從東方升起嗎?
(3)小明想著想著,發現突然快遲到了,小明以每秒70米的速度騎到學校,你覺得可能嗎?
(4)小明的第一節課是語文課,語文老師問:《守株待兔》的故事中,農夫犯了什么錯誤?農夫等到兔子是一個_______事件,而農夫卻把它看成是一個_______事件。
通過現實的生活事件讓學生理解心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引出概率的知識。
(二)創設“探究式”的問題情境
教學時,教師要善于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探究式”的問題情境,對學生形成一種智力活動的刺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和發展智力。同時通過探索,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首先啟發學生多角度觀察,誘導學生全方位探索,挖掘題目的實質,然后,分組討論提出的三個問題,由學生輪流講解自己的或該組的觀點和編擬的題目,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及時的診斷、歸納、講評。通過學生的再思考,將題目的條件或結論進行變換,可以打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神秘感,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主動探索。
(三)創設“層次式”問問題情境
高職的學生數學的基礎都較差,所以我們在問題中入手時應力簡單,降低起點。問題的設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階梯性,即問題的設計要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層層推進,把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創設“層次式”的問題是針對知識系統性和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設置坡度適中的一系列問題,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創設“應用式”問問題情境
數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等聯系十分緊密。根據生活和生產的實際而提出的問題、創設的問題,能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例如,二次函數應用時,我設置如下問題情境:現在是雨季,雨水特別多,有些地方可能會引發洪水,我請同學們當了一回橋梁安全預報員。如圖已知該橋當水面寬6米時, 拱頂到水面高為3.5米 ,當水面寬大 1.5米時該橋危險,今年大雨時節,測得拱頂到水面高度 2 米 ,問此時橋是否安全? 由于這些題解題之前的鋪墊極大的激發了同學的解題熱情。
在講概率統計時,我給他們出了這樣一個題:足球彩票大家知道嗎,假如有10支實力相當的球隊分成五場次同時比賽,我們來猜每一場次的贏家或打平,那么五場全部猜對的概率是多少?
所有同學都積極參與其中急切尋求答案,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下教師引導學生用拋物線知識解答給出縝密的解題過程,讓學生感受數學魅力感受學數學的快樂。
創設富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能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提高高職數學教學效果。當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還有很多,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教師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可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消除或減弱學生的消極厭倦心理,使學生愛學數學,切實提高高職數學的教學質量。
∶
[1]田穎輝,宮莉.高職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能力的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04).
[2]宮莉,田穎輝.高職高專數學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教育(下旬刊). 2015(05).
[3]陳杰.五年制高職數學教學中與專業相結合的情境創設探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