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日古娜
淺談如何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文/阿日古娜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滲透著信息化的印記,會計行業也不例外。本文從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出發,系統的闡述了我國會計行業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的構建路徑,旨在進一步提高我國會計信息化的水平,促進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對于會計工作者來說,如何建立會計信息化標準是會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很多專業人士對如何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都做了一定的研究,筆者通過長時間的研究與實踐,總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會計信息化呈現孤島現象,所謂的孤島其實就是信息現象沒有實現功能上的互聯互助,也沒有實現信息上的共享、更沒有實現業務流程與實際應用的有機結合。這種會計信息的孤島現象,使得信息資源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共享,這就給企業效率的提高帶來了一定的弊端,極大的浪費了資源。[1]
其次,難以充分的保存歷史有效數據。各類經濟組織在財會領域都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但是由于信息儲存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這些數據信息資料難以留存下來。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不斷發展,以及數據存儲方法和存儲媒介的不斷變化,歷史數據變得更加的難以保存,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最后,信息安全存在隱患。以往,各經濟組織都在高度重視信息安全性問題,只有建立良好的會計信息控制體制,我們才能夠切實保障會計信息的安全性。這對于會計行業來說,是一塊硬骨頭。筆者認為,會計行業應當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內控機制同技術機制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建立科學的、完善的信息安全機制。
所謂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其實就是在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構建切實可行的會計標準體系。筆者認為,構建會計信息標準體系的過程中能夠應當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要進一步明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定位,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目標。在國家信息化標準體系中,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所處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同會計信息化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2]正因如此,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立與諸多事業單位的信息密切相關。作為國家信息化標準的有機組成部分,確保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構建以會計信息化為標準的框架模型,這種框架模型對會計信息化實踐能夠提供一定的指導。
其次,要對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要素和原則進行系統的規范。所謂的基本要素其實就是會計信息標準化對象的具體化體現,構筑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框架就要以此為依據。正因如此,我們應當在標準化理論下,將其的基本要素提煉出來,主要包括五個基本要素,它們分別是會計信息化基礎標準、會計信息系統的生命更迭、會計信息在信息化環境下的運動、會計信息化綜合支持與控制、會計信息化評價等。在會計信息化標準建立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遵循相應的基本準則,這樣,有利于整個會計體系構建的質量,也有利于會計工作的開展。[3]
最后,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所謂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框架結構模型就是能夠將標準體系固有的內部結構以及各項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反映出來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框架構建的階段性成果,這一框架結構模型有利于實現標準體系的具體化以及形象化。構造科學的框架結構模型能夠實現構建、分析以及確認科學合理的構造,有利于對體系標準制定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修正和指導,從而實現更加明確、更加清晰以及更加完善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設。
作為我國國家標準體系建構工程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職業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一直以來都是會計領域內關注的問題,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會計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4]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必須從實踐出發,體系的構建如果能夠符合實際,那么必然能夠滿足會計行業各個方面的需求。建立標準化會計體系能夠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能夠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溝通,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會計行業資源的利用率,建立相關對話平臺,促進會計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一定從要從實際出發,要做到理論聯系實踐,要遵循相應原則,從而構建一個科學的、合理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1]楊周南,劉梅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會計研究,2011(06):8-16+95.
[2]任冬炎.基于內部控制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探討[J].財會通訊,2013(19):102-103.
[3]夏挺.新時期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對策[J].信息通信,2015(02):266.
[4]陳渠.試論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0):195.
(作者單位:內蒙古錫林郭勒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