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金華 謝小青
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企業稅務籌劃的思考
文/彭金華 謝小青
稅務籌劃是納稅人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減少稅款繳納。稅務籌劃具有合法性、籌劃性、目的性、風險性和專業性的特點,本文將對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企業稅務籌劃的現狀進行分析。
新企業所得稅法;稅務籌劃;經營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企業所得稅法),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實施。而之前對內資企業所適用的《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對企業適用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同時廢止。相較于原來的企業所得稅制,新企業所得稅法主要在納稅主體、稅率、稅前扣除項目及稅收優惠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就整體而言,新企業所得稅法統一并降低了企業所得稅率,統一和規范了稅前扣除項目,統一了稅收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內資企業的稅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稅負,為內資企業和企業的公平競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1]。
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于過去浮濫的稅收優惠作出相當管制,內外企業同享一致的稅收優惠,并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且避免造成企業太大的影響,給予緩沖的過渡時期,以減輕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于企業的沖擊。新企業所得稅法與內企業所得稅法有巨大的差異,對內資和企業的影響也很大。
賦稅收入為政府預算收入中的要項。因此,行政部門每年編制預算書時均須作審慎的賦稅收入估測,以符合預算表達的精確性要求。且隨著立法部門對預算審查內容的日漸關注預算收入面,財政收入之估測、編列及管理,在國家財政的運作上具有相當之重要性。關于賦稅收入的估測是否精確,不僅受租稅制度改變的影響,并且與稅務行政、經濟景氣、產業政策、貨幣政策、甚至于其它如土地政策與貿易政策等,均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另如果預算編列過低,將產生超征現象,浪費整體正常政事運作所需之經濟資源,影響總體政治、經濟之發展;倘預算編列過高,將使實際稅收無法支應原編列之歲出預算,影響財政收支之調度。依照過去的經驗或對未來主觀的判定所做的預測;后者則以歷史資料轉化成時間數列資料趨勢圖,通過數據所顯示出的特性,以數理方式將數據模式化后,再依據量化后的資料對未來作預測。現代之稅收法定原則包括征稅主體的征稅權和納稅主體的納稅義務兩層面之意義,各國法律一般從這兩方面予以規范;征稅權的行使必須限定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納稅主體也僅就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納稅義務。征納雙方的權利義務都必須以法律規定為依據,任何主體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均不得超越法律的規定[2]。
統一稅率意味著內、企業的稅收差異將被彌合,企業因其投資來源的特殊性所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將被取消。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統一為25%,名義上稅率由33%降低了8個百分點,但就實際租稅負擔率而言,在兩稅合并之前,由于企業享有各種形式的地方所得稅的減免和稅收優惠政策,其實際的租稅負擔率大約為15%。因此,新稅法頒布實施之后,企業的實際稅率有所提高。
若國家征收的稅款不足以履行其公共服務責任、無法提供公共產品,將使社會運行陷入癱瘓,最終有害納稅人利益的保障。執政者與人民對稅法這樣的本質認識具有重大意義,讓作為利益協調之法的稅法有助于在國家和納稅人之間保持一種和諧的稅收關系,在保障國家稅收收入穩定增長的同時,也實現對納稅人權利的有效保護,從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對所得稅加以課稅,是對納稅義務人原供自己私經濟利用之一部分財貨移轉給國家供其特定目的使用,以滿足一般國家財政需要或為社會政策及經濟政策目的。此種移轉是對財產之重分配,需取得憲法上依據,否則無異于國家掠奪人民財產[3]。憲法第十五條保障人民財產權,第二十三條則因公共利益之必要得以法律限制財產權,彰顯我國憲法承認財產權附有社會義務之性質。所得是因為參與市場交易而來,市場的運行及秩序維持需由國家給予保障,故市場與公共利益有關,正是由于這種社會義務,國家得在有法律依據的前提下將所得的一部份以納稅方式歸公共所有[4]。
為實現租稅公平的目標,使內企業同享一致的稅收優惠,新企業所得稅大幅度減少外資所得稅法的稅收優惠,因此除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投資型企業、節能環保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生產行業及農林漁牧業外,對于以生產型及產品出口為主的企業將因稅收優惠取消而增加企業所得稅負擔。新企業所得稅法為避免造成企業太大的影響,給予緩沖的過渡時期。
總之,合法是稅務籌劃的前提,當存在多種可選合法性擇的納稅方案時,在新企業所得稅法背景下,納稅人可以利用對稅法的熟識、對實踐技術的掌握,做出納稅最優化選擇,從而降低稅負。
[1]王建琪.營改增形勢下傳媒企業稅務籌劃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4:143.
[2]屈蕊勃,孟可.中小企業設立階段稅務籌劃探析[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5,05:35-36.
[3]周敏.中小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對策探析[J].中國商論,2015,13:18-20.
[4]徐美華.稅務籌劃在企業會計處理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5:165-166.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