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漢君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點評
航運運價衍生交易、航運定價權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韓漢君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首先就是提高航運服務能力,其次是上升到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配置能力,最終是具備更大的航運定價權和航運規則制定權。目前,倫敦國際航運中心已經發展到具備航運定價權和規則制定權的水平。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航運服務能力已大幅度提高,其中長期發展目標肯定是提升功能、提高在國際航運領域的話語權。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的發展,無疑是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實質性舉措,需要大力支持、培育和推動。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國際航運價格波動幅度巨大,需要國際航運服務的企業會面臨運價的不確定性或者說航運成本支出風險。為應對這一風險,衍生于航運服務基礎上的航運運價衍生品交易應運而生。可見,航運運價衍生品交易的微觀功能之一,就是為企業提供可以套期保值的工具,或者說可以有效管理航運價格波動風險的工具。這是一個國際航運中心發展到一定層次必須提供的服務之一。航運運價衍生品交易的另一項功能就是發現航運價格,即通過這樣的衍生交易,匯集影響航運價格的各種因素的作用,形成一個比較客觀的航運價格。一旦一個航運中心通過衍生交易形成航運價格,并且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納,也就是具備越來越大的航運定價權,航運中心在全球航運領域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高。這正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目標之一。
那么,航運運價衍生品交易是采用場內交易所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的方式(如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所推出的交易方式),還是采用場外柜臺交易的方式(如上海清算所推出的交易方式)更好呢?實際上,兩種交易方式各有優劣勢,都會繼續存在,以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交易所交易提供標準化合約交易,能滿足絕大多數交易需求;而柜臺交易則能滿足個性化交易需求。作為現代金融交易創新發展的成果和趨勢,交易所的標準化產品交易無疑具有更大的市場潛力。
航運運價衍生交易同樣也是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因而完善的市場交易規則、完善的市場交易監管顯得非常重要。這需要相關監管機構、交易所機構的共同努力。具備了完善的交易環境基礎,基于龐大的市場需求,航運運價衍生交易必然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