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莉
(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 300060)
標識腕帶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在診療護理過程中,準確核對患者信息,避免醫療差錯的發生,為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證[1]。神經外科患者不同于其它科室,伴有意識障礙和/或肢體偏癱的患者比較多,在使用標識腕帶的過程中,清醒患者不愿佩戴標識腕帶,意識障礙和偏癱患者佩戴標識腕帶的肢體皮膚完整性受損。我院自2011年開始使用一次性標識腕帶,現就佩戴標識腕帶現狀進行調查并介紹如下。
我院某神經外科病房2013年1至12月共收治1298例患者,男779例,女519例,年齡7~86歲。神志清醒、肢體活動自如患者752例,神志清醒、肢體活動障礙患者47例,有意識障礙、肢體活動自如患者84例,有意識障礙、肢體活動障礙的患者415例。
患者入院第1天,通過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了解有無過敏史,選擇適宜的標識腕帶為其佩戴。我院使用一次性識別手腕帶,為無毒、防過敏、乙醇不易擦去的軟塑料材質,分為藍色、粉色和紅色,男患者選擇藍色腕帶,女患者選擇粉色腕帶,有過敏史的患者(不分男女)選擇紅色腕帶。標識腕帶一側為一次性卡扣設計,一旦扣上無法拆卸,只能用剪子剪斷。標識腕帶長約25cm,左側有一約6.4cm×2.5cm信息書寫區,由責任護士書寫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有過敏史者還要填寫過敏史;標識腕帶右側為多孔設計,寬約1.2cm,可以根據患者手腕粗細,調節腕帶松緊,孔間距為1cm。責任護士核對信息準確無誤后為患者佩戴。患者出院時由責任護士為其剪斷后統一處理。由專人不定期檢查標識腕帶使用情況,每周至少檢查3次,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后整改。
1298例患者中,587例患者腕帶佩戴符合要求,392例患者存在1種問題,216例患者存在2種問題,103例患者存在3種問題。標識腕帶使用情況見表1。

表1 神經外科患者標識腕帶現狀調查
4.1 不佩戴標識腕帶 本組199例患者不配合,甚至拒絕佩戴腕帶。經與患者溝通,發現不佩戴標識腕帶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認為標識腕帶無所謂,尤其是意識清醒者;患者感覺不舒適,影響日常生活。針對此情況規定醫護人員進行診療操作時,至少使用兩種核對患者信息的方法,其中一種必須使用標識腕帶核對,尤其是意識障礙的患者,以保證患者安全。責任護士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明確告知標識腕帶具有防水性;佩戴時詢問患者是左利者還是右利者,左利者戴在右側手腕,右利者帶左側手腕;意識障礙者佩戴在腳踝部,防止約束手腕時標識腕帶損傷皮膚;肢體偏癱者佩戴在健側肢體上。責任護士每天晨護時檢查標識腕帶,并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及時調整或者更換標識腕帶。標識腕帶經常被使用,患者親身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標識腕帶又不影響患者洗漱,有不舒適時可以隨時更換,減少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
4.2 字跡不清 本組158例出現字跡不清。標識腕帶要求使用圓珠筆書寫患者信息。工作中發現,使用圓珠筆在標識腕帶上書寫不流暢,經常有斷筆現象;圓珠筆跡雖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但標識腕帶長時間浸水后,字跡出現模糊不清,無法辨認,需要護士及時更換標識腕帶,有2例患者4~5天就更換一次標識腕帶,加大了護士工作量,也增加經濟成本。改用黑色油筆,解決了上述問題,效果顯著,即規定使用黑色油筆書寫標識腕帶,能有效保證標識腕帶長時間字跡清晰。
4.3 信息錯誤 本組418例出現信息錯誤。標識腕帶是為了醫護人員在診療前核對患者信息使用的,信息發生錯誤,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延誤了患者的治療。在統計中,發生錯誤信息較多的是床號、年齡、住院號,許多患者倒床后,床號沒有及時更改,產生與事實不符;而腕帶不能涂改,更改床號就必須重新書寫新的腕帶后再次佩戴,增加了護士工作量。護士在書寫腕帶過程中發生錯誤,在佩帶時未仔細核對,經過全科護士討論決定:標識腕帶書寫完成后,由另一名護士核對后,再為患者佩帶,減少書寫錯誤發生;倒床的患者由倒床后的責任護士重新書寫標識腕帶,與倒床前的責任護士核對后,共同為患者佩戴。
4.4 松緊不適宜 本組358例患者出現腕帶松緊不適宜。腕帶過松有84例,為意識清醒的患者,患者自由摘下或戴上腕帶,如戴手鐲一樣。腕帶過緊有274例,發生在肢體偏癱的患者,由于偏癱側肢體不能活動,血液循環減慢,長時間造成肢體腫脹,再加上偏癱側肢體感覺障礙,患者無法主動表述不舒適。剛入院時佩帶在偏癱側肢體的腕帶,經過1~2周后,腕帶過緊,有的甚至出現腕帶下皮膚蒼白,邊緣有紅色壓痕,及時為患者更換腕帶,避免了皮膚破損的發生。通過對腕帶研究發現,腕帶孔間距為1 cm,體態勻稱的人手指厚度約為1cm,腕帶緊貼皮膚纏繞后再放松1個孔隙,佩戴后松緊正好可以伸進1根手指;而放松2個孔隙,佩戴后松緊可以伸進2根手指。因此,佩戴腕帶時,將書寫后的標識腕帶緊貼患者腕部皮膚纏繞一周后,再放松1~2個孔隙,扣緊腕帶卡口。佩戴后,正好可以伸進1~2個手指,松緊適宜。偏癱者佩帶在健側肢體上,已經佩戴在患側肢體的每天檢查腕帶周圍皮膚情況,避免出現皮膚損傷。
一次性標識腕帶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在臨床實踐中得到證實。但在使用中也存在弊端,如不能涂改、雖然是軟塑料但仍有不舒適感,尤其是夏天。如能將標識腕帶與掌上電腦相結合,通過掃描標識腕帶上的信息,掌上電腦直接反映出患者信息(包括治療、給藥等信息),護士確認后才能為患者進行治療或給藥,既可以減少差錯發生,還可以追查治療或給藥時間及執行護士。
〔1〕 王靜.患者腕帶標識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天津護理,2011,19(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