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生活結構的改變,人們對于居住環境與空間綠化水平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景觀美化不但可以改善人們生活環境,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經濟效益的發展。市場需求的刺激帶動現代苗圃的大量興起,但是在苗圃的建設與經營管理中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若干問題,本文就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探討。
【關鍵詞】林業苗圃;產業化;建設;問題探討
1.林業苗圃的設施建設
我國苗圃設施陳舊、簡陋,這是現有全國苗圃的現狀。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投資建設了有代表性的苗木示范基地,建設了數量不多的溫室和大棚,但總體上與農業、花草業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許多基層苗圃絕大部分處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就以經濟較發達的北京地區來看,設施陳舊、簡陋也是普遍存在。一些苗圃仍沿襲大水漫灌、經驗育苗的做法,對于圃地營養診斷、苗木配方施肥、全光照噴霧育苗等較為先進的設施還相當少。從源頭上加強苗圃先進設施建設和苗圃的硬件配備,以先進的裝備、生產工藝和管理手段提高苗圃科學化程度是現代化育苗必不可少的。當前,我國苗圃急需要從兩方面做好工作。
(1)從速對我國苗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調整,調減或重組低生產水平、缺乏設施的苗圃,建立規模面積和設施基礎好的苗圃。取消面積過小,缺乏基礎設施的苗圃。據目前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國營苗圃2300余個,4000余個國營林場和森工系統的苗圃,5000多個集體育苗單位和萬戶個體苗圃,就北京市統計,約有3488個苗木生產點。一些苗圃地面積僅1畝左右,面積超千畝以上的苗圃甚少。集體、個體及面積小的苗圃基本處于原始生產狀態,設施陳舊、簡陋,處于低水平傳統小農經營狀態。據2000年全國抽查4個省,17個樹種的48苗木,僅60%合格,有的地區個別樹種全部不合格。從長遠來看,需單獨建成中心苗圃,形成具有規模生產能力的林木培育基地。
(2)加大現代苗圃設施建設力度。苗圃設施建設是林業工程系統建設的重要任務,要在各級林業部門統一規劃下進行,獲得人、財、物諸方面的支持,并作為林業建設的行政措施,才有可能順利發展。但從有關情況反映,林業苗圃設施建設遠離上述要求,林業工程規劃有關對現代化苗圃建設的要求,與對工程技術要求相比,懸殊甚大,諸如投資不明確,規模無定格等問題十分突出。上述問題如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將嚴重制約林業工程建設的速度與質量。
2.林業苗圃的科技支撐
提高苗圃科技支撐是苗圃發展的根本。我的實踐體會,苗圃從業人員對培育的苗木不僅要較好地掌握其生物學特性和生長規律,而且必須了解對土壤、水分、光熱條件的要求以及土壤理化結構、酸堿度比例。同時根據苗木不同生長期需要水、肥、光照條件進行科學調配,達到滿足苗木生長的最適狀態。并輔以移植、疏苗等管理措施,促進苗木的生長。這是當前我國苗圃最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目前,從國營大型苗圃到中型和個體經營的苗圃,普遍存在盲目施肥、灌溉不科學、管理粗放等缺乏科學規范要求的操作,致使許多苗木在圃地生長時間過長,出圃苗木中形質指標達不到要求,合格苗僅占總苗木的左右,三類苗占半數以上。苗圃低水平生產經營狀態,直接影響了國家林業建設的速度。依靠科技,用先進技術武裝苗圃,同時苗圃要實行苗木生產指標體系,科學地測定苗木形態指標和生理指標,實現苗木標準化、規格化目標。
3.林業苗圃的人員素質提高與專業化隊伍建設
苗圃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科學,需要有專業技術隊伍和高素質的從業人員。不僅要懂得林木種苗培育技術,而且還要有苗木生理、林木育種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從目前我國苗圃人員現狀來看,許多苗圃參加操作人員絕大部分是招收的臨時工,既沒經過相關技術培訓,也沒有任何專業知識,對林木種苗知道得更少,只是完成勞動任務。我曾遇見一件十分尷尬的事,在一次苗圃除草時,發現除掉的竟是小苗而不是雜草,幸虧糾正及時,才免得大損失。問其何故,他們說分不清苗與草的區別。還有播種小粒種子時,復土過厚,苗芽拱不出土就全部死亡。據調查一些較大型的苗圃,專業技術人員屈指可數,絕大部分處于無專業技術人員狀態。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集體和個體苗圃尤盛,其目標是育苗賣錢,獲得經濟利益。而多數國營苗圃受到嚴重沖擊,經濟危困,原有位數不多的專業技術人員改行或調走現象十分普遍,致使絕大部分較大的國營林場或苗圃嚴重缺少專業技術人員。一些個體苗木經營者或苗販子,到處弄種販苗,假苗、次苗充斥市場。前幾年出現的楊樹苗混亂現象,代價是慘重的。據年國家林業局統計資料,集體、個體苗圃生產的苗木占綠化造林苗木的七成左右,國有苗圃產苗僅占總產苗量的三成。全國苗圃處于分散小規模狀態,科技對苗圃生產經營貢獻率很低,這于我國新世紀林業建設任務與要求極不相稱。提高苗圃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苗圃專業隊伍建設已成為當前林業發展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現代林業的建設與發展是建立在先進科學技術基礎上的,先進育苗技術、現代苗圃管理以及科技創新要有從業人員和專業技術隊伍。同時,還是開展種苗生物技術應用、苗木生理生化專業研究和苗木生長與環境等基礎性試驗的重要基地,還肩負為國家林業部門提供制訂種苗品質、標準、形質指標、規模化、集約化、區域化、專業化生產重要任務。實踐證明,只有從業人員普遍素質的提高和專業技術隊伍不斷的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苗圃科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4.林業苗圃的產業化、規范化建設
規模經營與集約化生產是現代苗圃經營方式的重大轉變,實行苗木訂單培育,苗木規格標準化、指標化是當代苗圃生產的重要特征。當今我國苗圃經營水平已成為我國林業發展的突出矛盾,尤其在大面積人工林建設、全國城鎮綠化規模與速度加快的新形勢下,苗圃能否產業化生產大批量種苗,滿足綠化造林需要,能否迅速培育出種類齊全、品質優良的苗木滿足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已上升為實現新時期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新課題。當前,從大型國有、集體苗圃到個體專業育苗戶,看市場育苗,圍著市場轉,什么苗木經濟效益高,就育什么苗的現象,十分令人擔憂。這種無序生產,盲目育苗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林業生產力的浪費。近年來,國家對種苗生產與經營已制訂了有關規范條例,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總體上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仍須從苗圃規范體系著手,把握源頭方可治流。要逐步建立現代化苗圃調控體系,整合與整治苗圃生產經營,納人規模、規范運行軌道。適銷對路的苗木品種和高質量的苗木是造林成功的首要環節。
5.結束語
生態構建進程日益加深,綠化對各類苗木的需求量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峰,如何在如此市場條件好的前提下建造苗圃與經營管理是當今一個社會性質問題。苗圃產業化建設是現代苗圃發展的最終方向,也是現代苗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姜林,陳通,何峰等.對林苗圃經營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管理觀察,2012,(28):153.
[2]張萬慶.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2,(18):127.
[3]鐘志華.洞橋鎮森林城鎮建設規劃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