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房屋建筑規模最大的國家,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尤為重要。本文結合近幾年現場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工作體會,以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和鋼結構工程的質量控制為例,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工作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工程質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涉及面較廣,所需使用到的施工技術比較復雜,但總的來看,混凝土工程和鋼結構工程的施工才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體部分。本文主要從這兩方面人手,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工作進行論述。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1混凝土的配置
1.1.1配合比的換算
在實驗室環境下得出的配合比,所使用的各級骨料是以飽和面干狀態存在的,并且不含有超遜徑顆粒,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各級骨料里不可避免的會含有一些超遜徑顆粒,含水量也大多超過飽和面干狀態,因此,必須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實驗室配合比進行換算,調整量一般等于該級超徑量與遜徑量之和減去次一級超徑量與上一級遜徑量之和,從而將實驗室配比轉化為施工配比。
1.1.2和易性的提高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粘聚性、流動性等多種性能的綜合表述,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良,那么就容易出現離析或振搗不實的現象,造成質量缺陷。在不少工程中,技術人員在配置混凝土時都會選擇一些低坍落度、低水量,強調振實的工藝來確保混凝土質量,但是這種方法卻容易誘發孔洞、蜂窩等質量缺陷。所以,可以采用摻人高效減水劑的方式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從而兼顧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可塑性,以利于澆筑振實,避免產生泌水或離析現象。
1.2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
在從混凝土的配合比設定到混凝土的養護整個施工環節中,澆筑和振搗無疑是最重要的部分。澆筑之后出現在外觀上的孔洞、蜂窩、麻面、氣孔等由于較為明顯,因此,比較容易引起施工人員的重視,但是,在其內部產生的孔洞和蜂窩則容易被人們所忽視,進而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除了要加強對振搗工人的業務培訓之外,還要注意做好施工現場的監理工作,確保整個振搗過程的連續性和及時性,在振搗結束之后,還可以通過放射性探傷的方法對振搗質量進行檢測,以免給工程留下安全隱患。
1.3混凝土的變性和裂縫
混凝土的變性主要分為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溫度變形、濕脹干縮變形、自生體積變形四類,其中干縮裂縫的產生原因為混凝土在成形之后沒有得到良好的養護,在風吹日曬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在體積收縮的過程中受到內部混凝土的阻礙,進而產生拉引力,最終導致混凝土表面的開裂;也有可能是構件體積的收縮受到了墊層或地基的束縛,進而出現干縮裂縫。另外,在配置過程中粉砂使用過多、振搗過度也有可能導致混凝土的于縮開裂。
裂縫是混凝土構件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對其進行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材料和半成品。要使用那些安定性較好的水泥,砂石的配比應通過試驗驗證,使用的砂不應過細,砂石中含有的石粉和泥土不能超標,并且不得使用反應性骨料。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合理選擇水泥溫度以及配合比。另外,還需對建筑和結構構件進行檢查,合理設置變形縫。(2)結構受力。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斷面、超載、抗裂、應力等情況進行驗算。(3)工藝控制。要嚴格控制水泥和水的用量,并保證拌合的均勻度。澆筑工作應按照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進行,不能因為趕工期而縮短澆筑時間;要確保模板的質量,不能出現變形或漏水漏漿的現象;要合理設置鋼筋保護層,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混凝土的拆模和加荷不應過早,也不得過載;拆模后要及時進行養護,尤其是在冬季施工時要注意做好構件的保暖,以免受凍。另外,還要注意基礎部分的溫濕度變形,以免對上部混凝土結構造成不利影響。
2.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2.1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2.1.1平面布置和結構選型
鋼結構主要適用于那些平面布置規整、凹凸變化少的建筑平面,由于在進行結構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物在風荷載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因此,抗側力結構的設計就變得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在建筑工程中經常把電梯間或樓梯間的墻體設計為抗側力結構,如果仍然無法將位移控制在標準允許的范圍內,也可將各單元的分戶墻或者廚房、衛生間的部分不動墻作為抗側力結構。
2.1.2變形極限的討論
抗側力結構既可以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可以是純鋼結構,在國家的有關標準中規定,如果利用鋼桁架作為抗側力剛結構的組成部分時,風力作用下的頂點位移應小于1/500,層間位移應小于1/400;而在地震作用下,頂點位移應小于1/300,層間位移應小于1/250。因此,如果利用鋼桁架來制作抗側力結構,就會顯著增加相應指標,進而提高工程造價。
2.1.3節點構造
在某試點工程中,其地下部分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柱腳設置于地下室頂板標高處,并用高強螺栓將柱腳與預埋鋼板連接在一起。首層采用的是鋼骨混凝土框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二層以上采用的是鋼框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
2.1.4鋼梁和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連接
為了確保試點工程的安全性,在設計中除了采用在剪力墻中預埋鋼板的方法以外,還在核心筒的拐角處和剪力墻的端部設置了上下貫通的I型芯柱,并采用鋼桁架作為芯柱間的橫向連接,以確保節點的工作狀態能與設計圖紙中的要求相吻合。
2.2銅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2.2.1做好技術交底
設計圖紙是施工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施工正式開始前,工程技術人員應會同圖紙設計單位、工程監理人員共同對施工圖紙所涉及到的質量標準、規范制度、工藝流程、技術條件等進行討論和了解,以便對其進行深入的掌握,領會設計意圖,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違規操作的現象。
2.2.2對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查
鋼結構的施工組織設計是由施工單位編制的,對鋼結構工程的施工進行指導的技術性文件,其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完善直接影響著鋼結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因此,有關技術人員應對做好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其主要內容有:技術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的是否建立,是否科學合理;對于特殊工種的培訓要求和技術水平要求是否能夠滿足現場施工的實際需要;是否引入了新工藝,對新工藝的說明是否完善;施工組織設計是否具有較高的針對性,是否符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施工進度和質量控制的方法是否完善、合理;工期安排是否符合客觀規律等。
2.2.3加強工程主體的質量控制
在進行梁柱安裝時,主要應檢查底板下部的墊鐵是否平整,螺栓的牢固度和摩擦面的清潔度是否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當驗收合格后方可起吊。在鋼結構安裝結束并形成固定單元之后,用膨脹混凝土對基礎頂面和柱底板進行二次澆筑密實。在普通螺栓的連接處所使用的墊片應不大于兩個,如需進行擴孔,切忌不可使用氣割;擰緊后的外露螺紋不得少于兩個。在使用高強度螺栓之前,必須要對其按照出廠合格證和復檢單進行驗收,在安裝過程中要保持板疊基礎面的平衡度,整個安裝過程應自由穿入,不得進行擴孔或敲打。
3.結語
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工藝較多,系統性也較強,除了鋼結構、混凝土工程以外,還有很多部分會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影響,因此,有關人員除了要加強對實踐工作經驗的總結外,也要注意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從而在工作中能夠更加全面的對工程質量進行監控,避免形成安全隱患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參考文獻】
[1]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防治對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2]王恩華.建筑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