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而且對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下室后澆帶設置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只有保證地下室的施工質量,可以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本文對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澆帶設置以及施工工藝技術進行了介紹,希望可以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質量。筆者結合工程實例,對地下室后澆帶設置以及施工中的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降低地下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促進建筑行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澆帶設置;施工工藝
高層建筑是我國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高層建筑工程一般需要先進行地基加固以及地下室施工,只有做好基層施工項目,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中,后澆帶設置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外墻、地下室以及頂板一般都會設置后澆帶,本文主要對地下室后澆帶設置以及施工工藝進行了介紹。只有選擇正確的施工工藝,才能提高施工的質量以及效率,才能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建筑工程的各項效益。如果地下室后澆帶施工工藝存在漏洞,可能會降低地下室的承載能力,還會引起滲漏等質量問題。
1.后澆帶的概念與作用
后澆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比較常見,應用這項技術,可以提高建筑的質量,還可以避免結構性裂縫的出現,是提高地下室承載力的有效方式,應用后澆帶技術,可以防止溫差裂縫以及收縮裂縫的出現,隨著后澆帶技術的不斷完善,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而且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
后澆帶是指按照施工規范要求,對地板、墻、梁中預留施工縫,在構件內部收縮后,進行混凝土澆搗施工,使建筑結構更加穩定。后澆帶澆筑的效果與環境有較大關系,為了保證澆筑的質量,需要在氣溫比較低的環境下進行,還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鋁粉,這可以提高構件的強度,可以防止新老混凝土出現裂縫,在澆筑的過程中,考慮到其他因素對澆筑質量的影響,還可以選擇模板處理方式。后澆帶應用的形式比較多,常見的主要是后澆沉降帶以及后澆收縮帶等,不同的形式有著不同的應用范圍,在選擇時要以降低鋼筋混凝土變形為原則。后澆帶是減少建筑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有效措施,其還可以改善混凝土收縮問題,可以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優化后澆帶施工工藝,可以防止建筑工程出現安全隱患。
2.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澆帶設置與施工工藝
2.1工程實例
某建筑工程的總面積為27715.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為25123平方米,地下室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積為2582.6平方米。其中在工程施工中地下室結構為1層,整個建筑高層為66.9米,其地上建筑層數為18層。在本工程施工建設中,地下工程的施工是以60厘米的高強度混凝土為主,壁板結構為30厘米C40的抗滲混凝土。地下室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底板、側墻以及頂板結構上都設置了橫、縱兩道后澆帶,整個后澆帶的寬度為1000mm,其整個工程施工結構的主要特征在于鋼筋布置密集,因此工程后澆帶施工難度較大。在本工程施工當中,整個工程施工技術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2.2后澆帶設置需要遵循的原則
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是一項基礎工程,也是保證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前提,為了防止地下室出現滲漏等質量,必須對地下室進行后澆帶設置,在設置的過程中,要遵循一定原則以及要求,還要以抗防兼備為施工原則。混凝土是建筑地下室施工常用的材料,其有著一定特性,而且受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比較大,很容易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這會引起地下室滲漏現象,在進行后澆帶設置時,一定要防止裂縫出現,做好預設工作,還要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做好填充縫的預留工作,這樣才能防止伸縮裂縫的出現。
由于工程施工需要設置后澆帶的時候,我們應當重視工程的具體情況,留置相關的填充縫,以提高工程的殘余應力。通常在工程施工中,因為施工問題的而定的施工管理模式,它在設置的時候需要嚴格遵守工程預計情況。后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構筑物后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后澆帶的寬度應考慮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
2.3后澆帶的施工
2.3.1模板支設
根據分塊圖劃分出的混凝土澆注施工層段支設模板(鋼絲網模板),并嚴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
2.3.2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澆筑
(1)后澆帶兩側的結構混凝土澆注厚度應嚴格按規范和施工方案進行,以免因澆注厚度較大造成鋼絲網模板的側壓力增大而向外凸出,導致尺寸偏差。
(2)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在混凝土澆注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注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的嚴重流失,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采用Φ50mm振搗器時間距≮40cm;采用Φ70mm振搗器時間距≮50cm。
2.3.3澆筑地下室頂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縫的處理
(1)對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當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手壓混凝土表面能出現指紋),用壓力水沖洗(水應呈霧狀),清除浮漿、碎片并使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時將鋼絲網片沖洗干凈。混凝土終凝后將鋼絲網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
(2)對木模板處的垂直施工縫,可用高壓水沖毛,也可根據現場情況和規范要求,盡早拆模并及時用人工鑿毛。
(3)對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鑿毛機處理。
(4)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噴槍(用水和空氣)清理表面。
2.4地下室底板后澆帶的保護措施
(1)對于底板后澆帶,在后澆帶兩端兩側墻處各增設臨時擋水磚墻,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墻壁兩側抹防水砂漿。
(2)為防止底板周圍施工積水流進后澆帶內,在后澆帶兩側50cm寬處用砂漿做出寬5cm、高5~10cm的擋水帶。
(3)后澆帶施工縫處理完畢并清理干凈后,頂部用木模板或鐵皮封蓋,并用砂漿做出擋水帶,四周設臨時欄桿圍護,以免施工過程中污染鋼筋、堆積垃圾。
(4)基礎承臺的后澆帶留設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后澆帶內。保護措施可采用木蓋板覆蓋在承臺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后澆帶各寬出500mm以上。澆筑前應進行鋼筋除銹,清除浮漿、碎石等雜物,并沖洗干凈。
2.5地下室頂板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
(1)澆注后澆帶混凝土前,用水沖洗施工縫,保持濕潤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積水,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2)后澆帶混凝土必須采用無收縮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脹水泥配制,也可用膨脹劑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其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宜摻入早強減水劑,且應認真配制,精心振搗。膨脹劑的摻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因此,膨脹劑的稱量要由專人負責。所用膨脹劑和外加劑的品種,應根據工程性質和現場施工條件選擇,并事先通過試驗確定配合比,適當延長摻加膨脹劑的混凝土的攪拌時間,以使混凝土攪拌均勻。
3.結語
總之,地下室后澆帶設置是建筑工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最佳的施工工藝,還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質檢工作,這樣才能提高施工的質量。后澆帶設置可以有效減少裂縫的出現,可以避免地下室出現滲漏問題。在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澆帶設置以及施工的過程中,還要做好監理以及驗收工作,監理人員需要對重點施工項目進行檢查,保證施工人員規范操作,施工人員需要多積累工作經驗,還要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要認識到地下室后澆帶施工對建筑整體質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徐超.高層建筑地下室后澆帶施工技術探析[J].四川建材,2009(02).
[2]蔣星衛,孫秀云.地下室工程滲漏的原因與治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2(10).
[3]楊清珊.某地下室設置大量后澆帶的施工體會[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4(08).
[4]肖誠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設置和施工技術[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