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礦產勘查企業是直接從事礦產勘查開發,是以地質勘查和礦產勘查為主要業務的地勘單位,以及從事礦產勘查業務的其他礦業企業,為國家提供礦物能源和礦物原材料的生產基地。目前,我國的礦產勘查業務已開始形成獨立市場,但行業內企業普遍存在整體規模偏小、單打獨斗、急功近利等制約因素。而且,由于歷史的和體制的等方面原因,與其他企業相比,我國礦產勘查企業有著自身的特點,如何結合其自身特點進行發展戰略的探索是本文將要進行論述的中心。
【關鍵詞】礦產勘查企業;發展戰略
0.引言
目前我國礦業勘查的改革正處在一個關鍵時刻,如何利用國家財政資金、社會資金及外資服務于我國的礦業開發,建立健全的礦產勘探活動的新經濟運行機制是礦產勘查企業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的問題。
1.我國礦產勘查企業的概述
1.1礦產勘查的內容
礦產資源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非再生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它既是人們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又是極其重要的社會生產資料。據統計,當今我國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業原料都取自礦產資源。所以我國礦產勘查企業的重要性也可見一般。
礦產勘查是通過研究礦產形成與分布的地質條件、礦床賦存規律、礦體變化的特征以及工業礦床最有效查明和評價方法的實用地質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經濟性和政策性,屬經濟地質學的范疇,是地質科學與經濟科學的綜合體現,利用有關地質科學、技術科學和經濟科學的成就,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其主要研究對象是礦產(或礦床)的勘查與評價,主要研究方法是據礦床自然特征及礦產勘查開發的技術經濟因素等進行地質、技術和經濟評價。作為礦產勘查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它反映了專業的性質和培養目標。
1.2我國礦產勘查企業的現狀
自從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礦產勘查工作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國家探明了大批礦產資源,基本上可以說是保證了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幾個資源大國之一。同時,我國礦產開發利用也成績斐然,成為當今世界礦業大國之一,全國年礦石總產量為50億噸,其中國有生產礦山開發利用的礦種數為150個,年產礦石量約20億噸(不含石油、天然氣);非國有小型礦山開發利用的(亞)礦種數為179個,年產礦石量約30億噸。原油產量為1.67億噸。我國的煤炭、水泥、鋼、磷、硫鐵礦、10種有色金屬以及原油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我國固體礦產開發的總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雖然我國礦產儲量的潛在總值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卻只達世界第53位,只有世界水平的一半。優勢礦產多屬于用量不大的礦種,而大宗礦產卻多半儲量不足。在我國已經發現的171種礦產資源中,有相當多的優勢資源的儲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大部分是一些在國民經濟中用量有限的礦產,但是大型礦產探明儲量不足,造成其礦產品供應缺口較大。
1.3我國礦產資源的基本特點
我國礦產資源中,中小型礦多、貧礦多、難選礦多、綜合礦多,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益。我國礦產資源中貧礦多,難選礦多。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這些多組成綜合性礦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給選礦、冶煉造成困難,使許多有益的共伴生組分流失。同時,我國礦產資源地理分布極不均衡,不同規模的礦產高度集中區和嚴重短缺區并存,由于地質成礦條件不同,我國礦產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礦產集中有利于建設原材料基地,但過分集中于邊遠地區,開發利用就會受到交通條件的嚴重制約。
2.礦產勘查企業的發展戰略
2.1發展性礦產勘查的含義
首先,礦產勘查對一個國家的發展、穩定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對國防安全、經濟安全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有著重要影響和制約作用,和平時期能夠穩定、持續供應,并保持適度儲備,能夠應對國內外突發事件。
其次,它具有自然資源的屬性和商品的屬性。戰略性礦產資源和戰略性物資是2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盡管二者都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實現國家意志和國家目標的戰略地位,但是前者屬于自然資源的范疇,而后者是勞動成果或產品。同時發展性礦產資源還必須具有可供性,它既可以國內擁有,也可以從國際市場上購買或通過境外勘查活動獲取。
再次,發展性礦產資源是一個動態的、與時俱進的概念,不同歷史時期戰略性礦產資源具體礦種的確定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狀況,以及礦業市場供需關系的改變而改變。
2.2礦產勘查企業的發展戰略
2.2.1加大我國礦產勘查的開發力度
對于我國在礦產勘查中的現狀,企業要對那些有潛力規模的礦產地區要加快勘查進度,再做好中央與地方的溝通工作,將勘查工作系統性的落實到位。就這個問題上,我國國家在這方面投入的資金遠遠不夠,如果不能發揮有限的資金優勢就會影響到開發的局面。所以要讓民間資金進入到勘查的領域工作中,鼓勵企業勘查,國家必須要制定相關政策配合企業礦產勘查工作。
2.2.2企業重視資源利用效率
為了能夠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走可持續發展戰略,所以在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社會環境問題,導致了一些企業在勘查中盲目追求礦產產量,造成資源的浪費,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形成了威脅。所以企業在勘查工作時,要一發展戰略的目光來看待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完成對礦產資源的接力配置。同時改變產業結構,轉變思想理念。
2.2.3企業注重開展重點成礦區
企業要在勘查的時候,對重點礦種大型、超大型礦床的勘查工作,提交新發現礦產地和新增資源量,形成一批具有國家意義的礦產勘查開發基地和資源儲備基地,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程度。所以,一是開展國家緊缺礦產資源勘查,緩解資源緊缺狀況,提高資源保障程度,維持國家經濟建設正常運轉和社會穩定。二是開展優勢礦產資源勘查,增強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地位,提高國際競爭力。三是開展資源接替區的調查評價工作,一方面要加強國有大中型危機礦山外圍及深部找礦工作,提供一批新的接替資源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強找礦前期工作,提供一批新的后備勘查基地,實現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自身有序接替,持續發展。四是開展戰略性礦產資源礦產地儲備調查評價,建立一批資源儲備基地,為國家資源儲備戰略服務。
3.結語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健全完善,一方面國家對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的企業要加大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國家礦產資源勘查企業統一管理的新體制,真正實現國家目標和國家意志。
【參考文獻】
[1]干飛.發展我國礦產勘查資本市場[J].資源與產業,2010(2).
[2]薛金芳,王國峰.淺談我國礦產資源勘查現狀及對策建議[J].中國科技信息,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