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日益繁榮,珠寶的買賣與收藏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而珠寶的年代鑒定對于了解和評估珠寶的價值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對于珠寶的年代鑒定的研究也逐步成為學術界研究的重點。珠寶材料和技術提供的年代線索比較客觀,珠寶的歷史就是一部技術與材料的發展史,所以對珠寶的年代鑒定重點在于研究珠寶的材料和技術。本文對當代流行的貴金屬、寶石、珍珠以及合成材料的年代鑒定進行分析,重點研究各種珠寶的材料和技術工藝,追尋歷史留下了的線索。
【關鍵詞】珠寶;年代鑒定;材料;技術
0.前言
珠寶就是裝飾用的飾物,在人類早期將取自動物的牙齒、貝殼作為裝飾。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珠寶由配飾用途轉變為具有宗教、戰略和社會階級的象征。在進入現代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讓人們將目光轉到古董珠寶的收藏上,當代人們對珠寶的收藏集中在貴金屬、寶石、珍珠以及合成材料等。而收藏珠寶,關鍵的一點在于了解珠寶的制造年代,對珠寶進行年代鑒定可以讓人們更深刻地了解一件珠寶,評估其收藏價值。
對于珠寶的年代鑒定可以從許多方面入手,比如珠寶的材料、制造工藝、珠寶的設計風格、裝飾圖案等,這些珠寶的資料都可以給研究者提供客觀準確的年代線索,鑒定者要運用多種方法,綜合各方面線索對珠寶的年代進行綜合判定。其中對于珠寶年代鑒定,最主要的便是對珠寶的材料和技術的評估。金屬材料的的成分比例、制作器材的發明時間、新類型寶石的發現年代等都有助于推斷珠寶的年代,珠寶的材料和技術無聲地記錄了產生的年代、經歷的歷史。
1.對于貴金屬的年代鑒定
貴金屬主要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大多數擁有美麗的色澤,對化學藥品的抵抗力相當大,在一般條件下不易引起化學反應。對于貴金屬的年代鑒定,可以從其發現和應用的年代來鑒定。最近200年以來,鋁進入了貴金屬的行列。1854年人們從鋁土礦中提煉出金屬鋁,由于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鋁的產量非常低,在19世紀鋁是一種珍貴的金屬,只有王室貴族才能使用鋁金屬制品。鉑自18世紀發現,自19世紀末才進入了貴金屬行列并逐步應用到金屬首飾中。
貴金屬制品的標記也對珠寶的年代鑒定有所幫助。比如數百年來英國一直在金銀制品上標記其金銀的純度,甚至直接標記其制造年代。1854年英國出臺政策,含金量可以降低到9K、12K或15K,再高的純度可以到18K或22K;1932年英國取消了12K、15K的含金量標準,取而代之的是14K。1906年美國通過了國家標印法案,將純銀的標準由900提高到928,并以標記“Standard”或“Coin”為純銀。在1975年以前對鉑金屬的含量沒有明確規定。鑒定者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鑒定貴金屬的年代。
2.翡翠的年代鑒定
翡翠自從明代中后期由馬班攜帶進入中國,短短只有幾百年歷史,稍微有點年代的翡翠,主要集中在清代中晚期以后,到了1980年前后,翡翠開始出現經人工注膠染色的工藝品,俗稱“B加C貨”,這種經人工處理的翡翠,時間一長,有機物會老化,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不值得收藏,“B加C貨”的鑒定是珠寶鑒定的重點和難點,在這里不贅述?,F在,翡翠飾品在中國已經形成成熟的市場,普通老百姓也能消費得起,我們稱為“民玉時代”。相對和田玉來說,翡翠開發的時間較晚,年代對其價值的影響較小,但是民間許多愛好翡翠的人士,對于有點年代的翡翠,還是非常鐘愛。
總的說來,翡翠飾品的年代對價值的影響不算大,關鍵一點,還是要看其品相,包括材料的種、水、色要佳,物件要完整,沒有殘破,沒有裂紋,“包漿”厚重,并以皇家藏品為上。
3.寶石的年代鑒定
寶石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寶石泛指一切美麗而珍貴的石料,狹義上的寶石專指可用于制作貴重首飾的石料,其具有瑰麗、稀罕和耐久三個特性,具有保值和裝飾的作用,并被人們賦予許多美好的象征意義。寶石分許多種材料,不同的材料不僅代表著寶石的價值,也反映著寶石的年代。比如鉆石最早于公元前400年在印度發現,并保持著鉆石大國的地位。在18世紀20年代巴西發現許多鉆石礦,并從印度手里奪走了鉆石大國的帽子。到了19世紀,以南非為代表的非洲成為鉆石的高產地。這些都對研究鉆石的年代鑒定有所幫助。
而寶石的切割和鑲嵌技術也對其年代鑒定有所幫助。對于寶石的鑲嵌技術,1886年TiffanyCo.珠寶公司發明了“Tiffany鑲嵌”技術,將單粒寶石用托臺托舉起來以顯示其光亮。而隱性鑲嵌的技術也給寶石鑲嵌帶來了一場革命,該方法在寶石底部刻上凹槽,在金屬載體上制成軌道讓寶石與金屬彼此咬合鑲嵌。
4.對珍珠和合成材料的年代鑒定
在1893年人們成功培育出來人工養殖珍珠,起初珍珠多是紐扣狀或半球狀,直到1905年球形珍珠才被培育出來。在一開始美國公眾和商界都對人工養殖珍珠采取抵制態度,但是普通消費者無法擔負起天然珍珠高昂的價格,也無法抵擋對于美麗和時尚的誘惑,所以人工養殖的珍珠逐步流行開來。有時候人們會以人工養殖的珍珠冒充天然珍珠,這時候就需要對二者進行鑒別。天然珍珠質地細膩,結構均一,珍珠層厚,光澤強,多呈凝重的半透明狀,外形多為不規則狀,直徑較小;養殖珍珠多為圓形,橢圓,水滴形等,人工珍珠層較薄,珠光不及天然珍珠強,表面常有凹坑,質地松散。鑒定者可以根據天然珍珠與人工養殖珍珠的區別進行區分,并進一步判斷珍珠的年代。
合成材料也逐步應用到珠寶裝飾之中,雖然大多數人對合成材料不是很熟悉,但是這不妨礙鑒定者在其中尋找有用信息鑒別珠寶的年代。長期以來由于天然寶石產量的限制使得其價格高昂,所以人們一直嘗試著人工合成寶石。在1877年Edmond Frémy博士發明了助熔劑法合成紅寶石,可以人工合成小量的紅寶石。1902年維爾納業法的出現使得大量生產具有商業價值的寶石晶體成為可能,這種方法主要使用氫氧火焰對已經配置好的原料粉末進行熔融獲得寶石晶體。1934年德國人在祖母綠生產中使用了助溶劑開創了助溶劑的使用先河,自此以后助溶劑大量應用到人造寶石的生產上。
5.結語
分析珠寶制作所用的材料和技術可以讓鑒定者獲得許多有價值的信心,鑒定者可以根據其對珠寶歷史的了解對珠寶的年代進行鑒定。本文著重探討對珠寶的年代鑒定方法,并列舉一些珠寶的材料應用歷史和制止技術發展歷史,以此對珠寶的年代鑒定方法進行分析。限于篇幅和筆者的知識水平,本文無法將所有對珠寶年代鑒定的方法進行分析,只希望本文能對珠寶的年代鑒定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何軍,葉東.珠寶科技進步對珠寶鑒定的影響[J].珠寶科技,2002,02:30-34.
[2]何乃華.“模糊”的珠寶鑒定[J].中國寶玉石,2003,03:72-75.
[3]沙拿利.浙江諸暨淡水珍珠和貝殼的結構及其粉末的鑒定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