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電子實習是高等學校電類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高等學校電子與電工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對電子實習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方法、學生考核及實訓室開放性建設方面做了教學改革與探索。
【關鍵詞】電子實習;教學改革;現狀與對策
電工電子實習教學是我國高等院校工科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其教學模式既區別于傳統的理論課程教學模式,也區別于傳統的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構建創新型國家必須要有創新型的人才,而大學生作為創新的主體,創新能力必不可少,與國際高校相比,我國高校畢業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相當突出。 學生僅僅具備基礎的專業知識,顯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如何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設計、交流溝通能力及團隊協作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能力培養,是各高校思考和探索人才培養的重要課題。
1.電子實習中心簡介
電子實習中心隸屬于教學實踐部的實習基地,是工科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專業在完成“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這兩門專業基礎課之后開設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教學任務是全校各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計算機類公共基礎課和電子類技術基礎課實驗,金工和電子實習教學。電子實習中心目前所開出的實驗主要是認知實習、收音機實習、電視機實習。電子實習為學生提供重要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接觸生產實際,了解并初步掌握一般電子產品的生產制作、調試與研制開發的基本技能,從中學到有關新技術、新工藝方面的知識。電子實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是通過對產品的設計、調試、焊接和測試等來了解現代工業產品的生產全過程,鍛煉學生主動設計、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自發創新的意識。
2.電子實習教學的現狀
2.1對電子實習認識不足
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是學生重視理論知識而輕視實踐。人們對實習的目的性、重要性認識不足,這是影響實習教學工作的主要原因。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常有遲到、早退、曠課現象,實習過程敷衍了事,甚至還有代做的現象,嚴重地影響了實習的效果,這樣的實踐教學既沒有達到實習目的,又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此外,相當多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實踐的理解能力都很差,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脫節現象比較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短期內難以取得明顯成效,部分學生認為電子實習,就是練習焊接技能,因此存在甚至實訓過程中還會遇到不少挫折,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下降,主動性變差,這影響了學生的總體素質,使學生難以滿足相應崗位的要求,也就影響了學生的就業。
2.2實習內容陳舊
面對科技迅猛的發展,在校大學生還是暴露出對所學知識的應用面狹窄,缺乏理論知識之間的連續性和交叉性,所學學科理論之間缺少合理的整合,思維方式往往是直線式的特點。目前電工電子實習所做的電子產品通常都是使用常規的配套器件和設計好的線路板,學生只會機械地插件、焊接、調試。電子實習一般是由指導教師準備包含有詳細說明書和正確線路圖的各類套件和相關元器件,學生只需要把元器件在線路板上稍加布置,再認真焊接最后按照說明書進行簡單調試就能實現電路的功能。如此只能對一些電子元器件有一些基本的認知,掌握一些基本的焊接技能,但缺乏對學生自己動腦設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由于套件附帶有相關的說明,學生只需照本宣科操作即可,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對知識的創新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實踐教學的意義不大。
2.3 教學方式、手段單一
目前,在電工電子實習過程中,諸如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電子元器件檢測等內容的講解,主要以板書和掛圖模式為主,既不利于教師水平的充分體現,也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缺少學生自主研究與自行設計的過程,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此外,在實習期間,由教師統一授課之后,學生到實習室進行實踐操作,實習的內容都是統一的,學生沒有自主選擇的靈活度,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模擬。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思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這就導致學生思維的僵化,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實習效果差,達不到預期目的。
3.新課改下電子實習對策
3.1培養學生動手實踐意識
實習在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課程所不能代替的。當代許多新技術、新應用、新發明來自于生產實踐,這些很難從科教書上得到。為了避免目前高校電工電子實習中存在的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學校應該加大對電工電子實習的重視力度,增加對電工電子實習的學時要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了學生能夠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實習和實訓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綜合技能,將所學理論和技能向實際工作能力轉換的重要教學環節。因此,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意識,使他們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不能只靠死記硬背掌握知識,更要有目的性的自主學習,充分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作用。
3.2優化電子實習教學內容
在現有實習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為電類和近電類專業學生設置一定的工程提高實踐訓練內容,與電子課程設計結合,教師對教學內容不斷充實更新,將較前沿的知識、技術應用到實踐教學中來,將 EDA 實踐教學引入實習。還可以組織學生下廠參觀,讓學生掌握電工常用儀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了解輸配電和安全用電知識,并培養學生焊接與裝配的基本技能。此外,每學期向一線的實習指導老師征集教學案例,組織專家和同行,比較和討論,評選出適合我校教學實際的優秀教學案例,不斷積累,建立電子實習經典教學案例庫。這樣不僅豐富和充實實習教學內容,而且激發和提升實習教師的教學水平。
3.3引入多媒體教學,更新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借助網絡優勢,在教學改革中,制作了實習教學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包,努力建設電子實習精品課程,實現教學資料網絡共享。在電子實習課堂講授過程中,不再采用傳統的板書形式,改用多媒體教學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課堂講授,通過互聯網搜集到大量的資料,并將這些資料分類、總結,最終以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充分發揮藝術感染力,以豐富生動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把課堂學習的抽象理論知識和具體的電路元器件聯系起來,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結語
教學實踐證明,電子實習的教學改革和建設,效果良好,不僅有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而且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有明顯的提升。而電工電子實訓中心成為全開放的教學基地,針對不同的專業,能夠結合專業特點為學生提供專業需要的模塊訓練,實習內容多樣化,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鵬,石劍民,徐嵩.深化電子實習教育改革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J].科教導刊,2013,(6).
[2]劉琳,蘇寒松,李昌祿.電子工藝實習工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1,14(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