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新聞編輯是以電視新聞素材與新聞稿件為基礎,通過策劃、組稿、優選、組合等綜合性的腦力勞動,獲得一個新聞集成,并通過電視傳播給觀眾。新聞編輯素質的高低對新聞節目的質量的優劣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h電視臺編輯由于區域、人力、設備等制約,新聞編輯工作有著一定個性。電視新聞編輯除了應具備新聞專業知識外,還要有較強的敏感性、較深的洞察力、較新穎的思路,有較寬泛的知識面。這樣才能制作編輯出有深度、有層次、有思路的優質的新聞節目。這就要求新聞編輯應具備的扎實的基本素質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能力;洞察力
1.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
良好的職業素養可以用\"德\"\"學\"\"才\"三個字來概括。\"德\"是指電視新聞編輯要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甘當無名英雄的精神,高尚的職業道德;\"學\"是指電視新聞編輯要有廣博的學識,新聞編輯作為信息傳播的中介應當具有較好的文字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應掌握專業知識。\"才\"是指新聞編輯要具備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越復雜的活動對從業人員的能力要求越高,包括策劃能力、組織能力、編寫能力等等。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求編輯必須具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善于見微知著、明辨是非。如果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不強,對那些論點或是過于片面、或是與國家的大政方針不相符合的新聞沒有嚴格把關,致使這樣的新聞播出,就會產生負面影響,既影響國家政策的實施,又誤導廣大觀眾,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為了使電視新聞報道內容更加充實,形式更加鮮活,報道角度更新穎,電視新聞編輯首先要在新聞理念上確立先導意識,在記者報題時提前介入,為記者出謀劃策。這并不是說電視新聞編輯的水平就一定比電視記者高,而是由于電視編輯更多地會從宏觀層面,從整檔新聞節目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而記者則多從微觀層面,就是一條新聞、一則報道的眼光去看問題。電視新聞編輯對報道的提前介入,讓記者在采訪拍攝時能較好地體現編輯意圖。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新聞編輯,在日常報道中應具有獨特的眼光、出色的分析能力和策劃能力,能夠將隱性新聞資源通過組織記者采訪,發掘成為有顯性價值的新聞,進而通過一次次成功的策劃與采訪報道,催生出大量有新聞價值的報道。
2.要有熟練的業務能力
電視新聞編排是一門藝術,作為電視新聞的編輯人員,不僅要樹立正確的輿論指導思想和具備敏銳的新聞感覺,同時還須掌握一些必備的技巧,要通過合理巧妙搭配,排列實現整體優化,在編輯上必須注意研究聽覺規律,在明確、有趣上下功夫。電視是以\"視覺\"為主,視、聽同步,聲畫合一,再現客觀現實最形象、最生動的聲像藝術。電視與報紙、廣播媒體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畫面形象的可視性。因此,新聞編輯要具備多方面的業務能力。
(1)重視頭條新聞。在電視新聞節目中突出重點最重要的是選擇好頭條新聞,任何新聞機構都把精心選擇頭條新聞作為新聞編輯的重點來抓。電視新聞由于其順序傳播的特點決。
定了電視新聞頭條的重要性,它起到\"龍頭\"的作用。
(2)熟悉采訪工作。電視新聞編輯僅有文字功底和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是不夠的,還要會使用拍攝素材的機器設備,并掌握一定技巧。
(3)掌握編排技能。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稿的編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視解說詞的修改和節目內容的提示。編輯對自己所負責的每一條新聞內容進行加工,有些重要內容,還必須寫好編前或編后話,配發評論等。編輯要處理好各種稿件,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二是成片的制作??h級電視臺新聞一般配采取先錄制、后播出的形式。
(4)有敏捷的思維和文字、口頭表達能力。新聞的播發有時帶有一定的隨機性,這就要求編輯迅速作出反應,是否發、如何發,都須在短時間內決定,需要表明編輯部看法的述評部分,如果來不及寫稿,則由編輯擬定腹稿向節目主持人轉述,而后,直接見諸屏幕。
3.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新聞編輯的生命。新聞編輯要從適應觀眾心理需求入手創新報道內容和方式。一是判斷哪些信息最有新聞價值,二是要在文字上下功夫,三是采取內外結合的方式,如每年的\"兩會\"新聞。我們的鏡頭不單對準會場內,當涉及到各行各業大好形勢的內容時,我們的鏡頭就對準了場外的工、農、企等行業改革的現場,解決了過去那種會議報道圍看著人頭轉的現象。四是頭條新聞的選擇不應該按官大官小去編排,對那些緊緊圍繞大局,積極弘揚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經驗、新成績以及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反映群眾關心的問題的也要編入頭條。五是在按主次編排節目的基礎上應適當增加對比編排,兩種典型的鮮明對照,更加突出貢獻了導向意識。六是要注意地方特色和時代性,做到有的放矢。電視編輯創新的意識決定了電視新聞節目質量的高低。
4.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是地方新聞與其他媒體競爭二代資本。每個區域有每個區域的特色,每個區域的觀眾最關心最樂于接受的也是他們身邊的人和事。要進行選擇、組織那些具有當地經濟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色彩、為當地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新聞。從新聞信息的接受特征來看,本地新聞與本地觀眾有著天然的親近性。因為地域的貼近性是新聞價值的構成要素之一,也是地方電視臺賴以生存的立足點。地方電視臺新聞應該立足本地市場,在貼近性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地方電視臺新聞欄目只有在題材上將本地人、事、物的變遷充分納入報道視域,讓百姓充分了解和感知發生在其周圍的事物,切實解決百姓關注的實際問題,才能以獨家、權威的信息吸引觀眾注意力,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電視新聞編輯還必須經常深入一線采訪。記者在\"走轉改\",編輯也要\"走轉改\",否則編輯的新聞敏感性、新聞價值判斷力就會鈍化,對策劃也只能是坐而論道,閉門造車,脫離實際。電視新聞編輯應該與記者一起,深入一線采訪。只有編輯主動出擊,經常深入基層,才會對各類新聞事件的整體脈絡和基本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從宏觀層面上把握電視新聞報道的基本走向。電視新聞編輯的先導意識可以通過深入一線,了解實情,增強對本地區局勢的敏銳洞察力,在重大問題、熱點問題的報道上展現出權威性和引導力。要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每條新聞的編前采訪就要貫穿編輯意識,將編輯意識滲透到采訪、拍攝、寫作的全過程中。這樣采拍來的電視新聞報道才會脈絡清晰、層次分明、信息量大、權威性強、可看性強??h級臺直接接觸基層社會,信息來得快,但相對狹窄,更應該增強編輯意識,避免新聞節目單調、薄弱、信息量小、可看性差。電視新聞編輯的先導意識也決定著電視新聞節目質量的高低。編輯工作是對新聞傳播活動的總設計與總指揮,是新聞傳播活動的集大成者和總把關者。
5.結論
欲使電視新聞節目產生較大影響力,編輯必須通過策劃,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系統觀念和整體意識,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電視新聞編輯在編輯實務中強化先導意識,就會在記者采訪時提前介入,與記者共同商討出最佳采制方案。這樣的多點策劃,集中眾人智慧,就能報道出有新意的新聞來。也只有編輯具有了先導意識,才能更好地把握電視新聞節目的正確導向,不斷創新傳播手段,提高質量,增強可看性,以豐富的內容和形式,為觀眾提供喜聞樂見的電視新聞精品。
【參考文獻】
[1]徐海霞.新形勢下地方電視臺新聞編輯應具備的綜合素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4(18).
[2]洪昕.淺析新時期縣(區)級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東南傳播,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