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靖云水謠”原名長教,那里山川秀美、人文豐富。村中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以超然的感覺。在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后,村中這條長10余公里,全部用鵝卵石鋪成的古道正式命名為“云水謠古棧道”,將長教命名為“云水謠”古鎮。
從南靖縣的梅林鎮進入土樓所在的長教風景區,有一條千年古棧道,被當地政府命名為“云水謠古棧道”。其實,一直到2005年前,這條古棧道就是一條很普通的、當年先人與今天當地人行走的石頭路,也沒有起名。若不是電影《云水謠》劇組看中了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并拍出了一部令人柔腸百轉、肝腸寸斷的兩岸分離的愛情故事,若不是當地旅游部門靈機一動,將官洋村加了一個非常浪漫和富有想象力的名字,這個深藏在大山里的小村落很難成為一個今天人們有口皆碑、趨之若鶩的新旅游景點。
古棧道沿山溪而建,全長達10多公里,全部用鵝卵石鋪成,是公路不通前人們進城的唯一通道。古棧道的中段就是官洋村——如今的“云水謠”。村中有一大片古榕樹群,十余棵,枝繁葉茂、盤根錯節、郁郁蔥蔥、蔚為壯觀,遠望像一簇簇堆煙,近看像一把把撐開的綠傘。其中,位于村頭吊角樓旁的兩棵老榕樹,都有四五百年歷史,樹莖要10多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攏。
官洋村被辟為“云水謠”景區,自然風光功不可沒,《云水謠》劇組也錦上添花。當年,為了表現閩南地區水車椿米的古老風俗,就在村邊小溪旁建了一座水車屋。于是,一座水車為景區增色不少。盡管水車只是一個道具,水車也沒有轉起來,但自小溪邊有了水車屋,那種“水車小屋靜”感覺為“云水謠”平添了一種古老和親和。
走在古棧道上,陽光明媚,悄然寂靜;坐在老榕樹下,溪流潺潺,微風徐徐;進入村里的小飯莊,吃著當地土菜,喝著自家釀的糯米酒,醉醺醺,飄飄然……一種親近鄉土、回歸自然、恍然若仙的感覺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