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東鏗 當代中國畫壇著名花鳥畫家。194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祖籍永泰。1965年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曾任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師大美術學院院長,碩士點學術帶頭人,研究生導師,省美術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省陶行知畫院院長,福州市美協副主席,省文聯委員,省政協委員,國家教育部本科評估專家組專家。現為福建省美協、福州市美協、福建省老年書畫大學、福建省老藝協、兩岸將軍書畫會等20多個書畫團體顧問或院長、名譽院長,被全國七所大學院校聘為客座教授。福建省畫院、福州市畫院特聘畫師,中國美協會員。
檀東鏗擅長中國畫花鳥、山水,尤精于工筆花鳥畫、曾長期受業于著名國畫大師鄭乃珖,并在文學、書法、中國畫史論上都有相當造詣,指導過多屆花鳥畫、中國美術史論方向的研究生。多件作品被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外交部釣魚臺、北京毛主席紀念堂、臺灣國父紀念館等收藏。
檀東鏗的工筆花鳥畫既端嚴精微又氣度開張,給人寬博之感。他的每幅作品都畫得很精美,從造型的概括取舍到用線用色都十分講究,毫不拘謹。他的畫作豐秀大方,線條清勁圓雋,放得開,收得住。色調統一協調,又在統一中有小變化。
檀東鏗的每幅作品都有一種基調,既保持了畫面的色彩協調,又使每幅作品之間拉開距離并不雷同。檀東鏗的作品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這是他一手抓傳統,一手抓生活的創作使然。他堅信,生活對于畫家來說,是創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脫離生活的藝術,無論今人怎樣炒作,在歷史上也是站不住腳的。
基于此,檀東鏗從不空談如何面向生活,如何貼近群眾。但他筆下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和大眾的感情非常貼近,因此他的作品不但受到人民大眾的普遍喜愛,而且得到美術界的認同和同行的高度評價,實屬難能可貴。
檀東鏗的每幅作品都讓人賞心悅目。他的作品從選材到用材,緊貼大眾審美情趣的同時,力求營造畫面的美感。他一直追求的美是和諧的美,首先要達到視覺上的舒服,離開了視覺上的愉悅感,讓人看了別扭甚至惡心的作品就遠離了美術,很難是一幅好的作品。所以畫面清新,讓人賞心悅目就成了檀東鏗畫作的又一特點。他的每幅作品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為我們創造了清新的藝術境界。
人們喜歡檀東鏗清新、靚麗的作品,也喜歡用檀東鏗作品印制的掛歷,人民大眾的眼睛就是檢測一位藝術家的最高標準。檀東鏗堅信人類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創作的源泉,對于創作是如此,對于創新更是如此。他努力把山水和花鳥,工筆和寫意,白描和重彩,雙鉤和填色的畫技相融合,努力創作更新更美的畫卷以滿足人民大眾的精神需要。
在這里,我衷心祝愿檀東鏗有更多更新的作品問世,以推進中華民族書畫藝術的發展,為造就藝術盛世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