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家周澤雄的《中國思維的本質是巫術》一文,例舉韓寒、漢娜·阿倫特、錢鍾書等人的言論與現實生活當中如“躲貓貓”、“俯臥撐”、“七十碼”等眾多實例,試圖證明“(韓非)雖然說得字正腔圓,考察其內在理路,不過是些巫術套路。巫術思維的特征是迷戀交感原理,總是通過“相似聯(lián)想”和“接觸聯(lián)想”等低級別智力活動,將表象上的相似,視如本質上的相同。”進而得出否定他之所謂“中國思維”的結論。應該說,如果周澤雄先生否定的是歷史與現實當中一些有中國特點的潛規(guī)則,或者是某些丑惡的思維方式,那么他的道德憤怒感無疑是可感的。但如果周澤雄先生否定的是中國幾千年歷史與文化之中蘊藏的一些具有一般規(guī)律性質的思想智慧,并冠之以“中國思維”的名號試圖將其歷史意義一竿子打死的話,那么這個態(tài)度無疑是簡單、粗暴、偏執(zhí)與非理性的。
要對周澤雄先生文中的結論得出或支持或反對的意見,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國思維”。“思維”而加之以“中國”的限定,無疑指的是一種普遍的具有中國特點的觀念、價值、思路與思維的體系,它能夠代表一個民族具有歷時態(tài)與共時態(tài)特點的觀念價值與集體思維的基本特征,是中國社會與華夏民族五千年文化歷史凝結的整體精神與集體智慧的體現與反映。因而否定中國思維即否定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智慧,否定中國五千年文化與智慧發(fā)展與成長的歷史。中國思維的本質是巫術,那么中國過往的五千年的歷史都是在巫蠱的世界當中,絕無科學的清晰與道德的堅持,那么今天的我們將是在一種完全陷落的蒙昧與丑惡的狀態(tài)之中去延續(xù)整個民族精神,這種結論無疑充滿了虛無感。
中國思維的本質是巫術嗎?我想對中國文化稍有理解的人都會斷然否認這樣的幼稚與武斷的結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儒家為核心,儒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漢書·藝文志》)崇文尚禮、居仁由義,追求“仁政”、“王道”的政治思想,以“仁”與“忠恕”為中心宗旨,“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的倫理思想,“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溫故知新”(《論語·為政》)的教育思想,重義輕利、重本抑末的經濟思想,雖然有一些與現代文明不能完全兼容的觀念,但在價值根基的基礎的層面上影響了中國先民兩千多年,是一筆不容否定的思想財富。
儒家思想歸結到一個關鍵點,就是對社會發(fā)展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毅、和的道德基礎本位的強調,“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張載《正蒙·乾稱篇》)天人合一,貫通人道與天道,其超越與出世性質的精神與品質,使得世界不再是作為本質上獨立的有限的世界,而是作為整個宇宙一個組成部分,使人具有無限發(fā)展可能的嶄新意義的世界。這種思想使我們具備了擺脫有限的人類經驗和理性束縛的精神基礎,使我們的文化具有了一種自然而然的超越性的智慧和意義,因而使我們得以認識到我們這個民族在本性上是拒絕墮落與平庸的。萬物交感、天人合一的思想能夠有效地貫通世俗智慧與出世信仰,對于克服當今西方世界科學與宗教、世俗道德與宗教道德之間致命性質的矛盾不失啟示性質。這樣的本質性的特點,又與巫術何干呢?
我們也可以試著這樣理解,周澤雄先生是在批判歷史與現實之中丑惡的、不如人意的事實與觀念價值。但是將這樣的歷史與現實中的不如意與丑惡面決然否定且一律冠之以“中國思維”的帽子卻是極其粗暴與武斷的觀念與行為。我們看到,歷史與現實之中誠然充斥著專制與暴政的黑暗,蒙昧與野蠻的毫無理性,科學與民主精神的稀缺,正義與道德價值的淪落與缺位,但從黃帝算起有五千年,從孔子算起有二千五百年的文明歷史中,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這片土地之上同樣不乏漢唐雄風、詩詞歌賦、文化的珠璣璀璨、道義堅持的義無反顧。無論如何,中華祖先世代相續(xù)的精神與道德力量的努力與堅持的歷史如果不能在嶄新的時代由我們接過與承續(xù),那么我們必然喪失我們由以生存發(fā)展的民族精神的根基。文化與道德上的恰如其分的保守主義精神,我以為是一個民族成熟、理性、雅潔與深邃的至深源動力。西方人有民主、科學,我們也有我們執(zhí)著堅守的道德形而上學。西方中心論的思路是短視與有害的,文明的發(fā)展必須走上科學與道德之間并行不悖的真善合一的方向,才是一種真正能夠造福于世界的文明發(fā)展道路。
國學大師南懷謹先生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現代文明創(chuàng)造了人類豐富的物質生活,給人類思想與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奠定了強大的基礎。但是也出現了環(huán)境污染、資源枯竭、核武器威脅、全球溫室效應等現象,資本主義的內在發(fā)展也暴露了利己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人類中心主義等等重大弊端。這些現象與弊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約與克服,那么必將導致人類在本質上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而接近毀滅性結局的邊緣。在這樣的情形下,在風雨飄搖的俗世與生存的巨大海洋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把人類放在大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加以考慮,主張人與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諧一致,天地人一體化,將思想發(fā)展的道德性作為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基礎的價值體系,就具有了捍衛(wèi)人類文化與文明發(fā)展的使命。執(zhí)著與局限于歷史與現實的丑惡與不如人意之處,看不到傳統(tǒng)中國文化有理與有益的關鍵進而全盤否認“中國思維”與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意義與價值的觀念與行為是武斷、短視、自虐與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