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本鋼集團北營公司焦化廠一區1#、2#新開工的6.0m頂裝焦爐螺旋加煤方式加煤量不夠的影響因素,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改進方案,再通過不斷的試驗數據來修訂方案,最后達到焦爐加煤滿、平、均的要求。
關鍵詞:焦爐;螺旋;加煤量
本鋼集團北營公司焦化廠(以下簡稱北營焦化廠)一區1#、2#焦爐分別為2011年1月、2011年2月投產的50孔6.0m頂裝焦爐。設計加煤方式為螺旋加煤,因我廠以前4.3m焦爐都采用重力加煤的方式,對螺旋加煤沒有研究,裝煤初期對加煤量把握不準,經常出現煤車堵料,因處理時間較長并影響生產,所以不敢加滿,進而出現加煤口及上升管、橋管石墨掛接很快,同時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偏高等問題。
文章針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查找影響加煤不滿的主要因素并不斷試驗進行改進,找出一套操作簡單、加煤量容易保證的操作方法,確保焦爐正常生產的進行。
1 開工時螺旋加煤的現狀
開工初期采用以平煤桿帶出煤為加滿的基準點,四個加煤口同時開始和同時停止加煤,經常發生加煤車下煤口擠死現象,處理一個擠死大約需要半小時時間。
加煤不滿,影響焦炭產量,同時焦爐加煤口石墨及上升管立管掛石墨很快,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也對焦油含萘有較大的影響。
2 原因分析
2.1 螺旋給料量的計算
2.1.1 理論計算
螺旋輸送機是一種常用的不具有撓性牽引構件的連續輸送機械,利用工作構件即螺旋的旋轉運動,使物料向前運送,是現代化生產和物流運輸不可缺少的重要機械設備之一。
螺旋輸送機的物料輸送可粗略按式1計算:
Q=3600FλV1ε (1)
式中:Q-螺旋輸送機輸送量(t/h);F-料槽內物料層橫截面積(m2),F=?漬■(D2-d2),其中?漬為填充系數;D-螺旋葉片直徑(mm);λ-物料的單位容積質量(t/m3);ε-傾斜輸送系數;V1-物料在料槽內的軸向移動速度,V1=■
查相關資料可知ε=1,?漬=1,再把D=630mm,d=150mm,S=450 mm,λ=0.74t/m3代入式1可計算出:Q=381.7t/h,則單個螺旋每轉加煤量為■t/r=0.0979t/r。
2.1.2 實際計算
根據實際測量的平均數據,參照焦爐設計的炭化室尺寸(長度15140mm,寬度450mm)可以計算出單個螺旋每轉加煤量(堆密度按設計參數的0.74t/m3計算)為0.973t/r。
2.2 炭化室內容積分配情況
按照焦爐炭化室的加煤口分布及炭化室的錐度,可以近似計算每個加煤口需要加入的煤量(近似計算時采用兩加煤口中間為煤料加入的分界線),計算出每個加煤口理論加煤量為:第1加煤口8.18t;第2加煤口6.53t;第三加煤口6.33t;第四加煤口7.43t。
2.3 分析
(1)加煤口分布。通過炭化室加煤口的分布看,每個加煤口需要加入的煤量應該不一樣,這與我們加煤時主要發生2#和3#加煤口擠死的現象一致??紤]到平煤桿平煤能解決部分加煤口加煤不一致的情況,但還是不應該加一樣的煤量。(2)加煤車操作。加煤初期應低數運轉,以方便檢查螺旋運行情況;加煤后期也應低速運轉,避免某個已接近加滿的加煤口的下料量大于平煤桿帶走的煤量,從而導致螺旋擠死。(3)推焦車平煤時間及平煤方式。某個加煤口料位接近平煤桿高度時必須進行平煤,否則容易發生螺旋擠死現象,同時平煤桿還要求對煤料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和壓實作用。(4)配合煤的水分和細度。配合煤的水分和細度對下煤速度和煤料堆密度有一定的影響,需要進行控制。
3 采取措施
為了加煤操作方便和保證加煤量,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具體如下:
(1)穩定配合煤水分和細度。我廠規定將配合煤水分控制在9%-11%,細度控制在78%左右。(2)測算加煤車單個螺旋的轉數。根據計算的加煤量和加煤口的分布情況,計算出每個螺旋需要的轉速(根據每個裝煤孔的裝煤量和實際計算的單個螺旋每轉加煤量計算),再考慮平煤桿的平煤作用和方便崗位工操作,提出每個螺旋的建議轉數(見表1)。
(3)實際確定加煤車單個螺旋的轉速。考慮到實際生產中配合煤水分、細度、螺旋直徑等數據的變化,每天加煤時使用的螺旋轉數可能有一點變化,所以有必要在每天生產時進行一次校正。因此規定每班第1爐對螺旋的轉數進行試驗,確定本班加煤時螺旋的轉速,試驗時以1#螺旋先轉5轉,再按正常操作進行,直至平煤桿帶出煤料為止,記錄加煤轉數。通過每天的試驗的轉數看,基本沒有變化,而且與建議轉數一樣。
6.0m焦爐生產操作很緊張,我廠單爐操作時間為9min,節省各項操作時間是保證焦爐按計劃生產的基礎,加煤操作時間在保證加煤量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因平煤見煤后再通知加煤車停止加煤有一個時間差,可以進行縮短,所以我廠采取根據試驗的加煤轉數來控制本班加煤的方法,即一個班的螺旋加煤轉數不變。
(4)加煤操作程序。根據以上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加煤操作程序,具體為:第一步加煤螺旋低速10轉給料(1#螺旋優先轉5轉,即15轉);第二步加煤改高速給料,至50r時通知推焦車司平煤;第三步通知推焦車司機開始平煤;第四步加煤至65r后改低速給料;第五步加煤達到試驗的轉數后停止加煤(如72轉等)。
4 效果及結論
(1)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加煤量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滿足了工藝設計的要求。(2)螺旋擠死現象基本不再發生。(3)加煤時間縮短1min左右。(4)加煤車螺旋需經常清理,確保螺旋運輸量及保證4個螺旋基本一致。(5)更換螺旋后需根據相關數據再進行計算,確保能指導生產操作。(6)有條件的話,建議以后加煤車安裝單斗計量裝置,通過煤秤的數量進行精確確定加煤量,進一步優化操作條件,同時也可以取消煤塔秤。
參考文獻
[1]于振東,蔡承祐.焦爐生產技術[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姚昭章,鄭明東.煉焦學[M].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
[3]徐余偉.螺旋輸送機設計參數的選擇和確定[J].面粉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