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針對城市道路路面的設計水平也要不斷提高,怎樣才能將設計的道路更合乎要求,已經成為眾多市政道路的設計人員關注的重點。文章對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設計實施了到位的梳理,針對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設計標準進行探討,還分析了市政道路路面存在的某些病害的防治措施,這樣不僅做到市政道路路面結構設計上美觀實用,還能夠更好的做到對市政道路路面的防護。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面結構設計;病害防治;研究
前言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進步,城市化進程的突飛猛進,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不斷增多。鑒于瀝青砼路面與水泥砼路面相比,具有平整、無接縫、行車舒適、耐磨、噪聲低、施工期短、養護維修簡便等優勢,所以在當今注重生活品質的時代,瀝青砼路面越來越成為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結構的首選,被廣泛的應用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但是瀝青路面的廣泛鋪設,受到技術、管理以及原料利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市政道路瀝青路面交付運輸部門使用后產生的病害比高速公路還要多。要提高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工程質量,設計是關鍵,施工是根本,監管是保障,并且起到決定作用的是工程各部門是否主動保證施工質量。
1 市政道路路面結構設計分析
1.1 結構層材料設計
針對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層材料的挑選,要依據本地的現實狀況實施挑選。通常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層的材料由瀝青混凝土和瀝青碎石組合而成。但在經濟發展的作用下,某些市政道路現在已經使用某些新型的瀝青混合材料,比如多孔隙瀝青混凝土被大量利用在市政道路路面結構層的設計中。針對路面結構層材料的挑選通常考慮到的是交通的因素,路面經常處于巨大的行車壓力中,所以材料的挑選上應該以承壓性能好的材料為宜。如果瀝青面層一概使用瀝青和混凝土,承壓效果也不是最理想的,現代市政道路的路面結構層所用材料中,會添加某些德蘭尼特、抗車轍劑等進入瀝青中以便達到強化路面的承壓力的目的。
1.2 結構層組合設計
市政道路的路面層通常分為上、中、下三層,最上層被稱為表層是承壓最大的一層,并且某些縫隙就是從這里出現的。中層和下層在水文和抗裂上具有很大的功效。所以,表層、中層、下層需要實施良好的匹配。城市的水文狀況波動和地質變化一般不大,因此應該依據城市的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狀況設計路面的結構組合,主要道路結構層的組合必須達到承壓效果最優。而城市的次要路道因為車流量較主要道路小,處于表層要做到承壓良好,處于中層和下層能夠做到適合國家要求即可。實踐證明,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層組合的設計關鍵應該思考道路的行車數量和材料的承壓功能。
1.3 結構層厚度設計
在設計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層的厚度時,必須實施荷載應力的計算。針對應力計算的結論直接關系到結構層厚度的設計,通常采取三維空間有限元分析法,而且計算完畢后繪制成諾謨圖,設計人員如果要獲取路面結構層厚度的參數,只需查圖就可以。此外,在獲得厚度參數后,應該針對結構層的厚度實施細致的計算,因為某些道路的設計偏重于圖紙上的結果,忽略了對結構厚度的計算,因此造成路面的結構厚度過厚或過薄,過厚將增大不必要的資金投入,過薄又會使安全性不可靠。所以,必須針對結構層厚度實施細致的計算。
2 市政道路路面病害防治分析
2.1 道路路面結構設計中的病害防治
2.1.1 道路路面結構層材料設計中的病害防治
針對設計道路路面結構層材料時,如何防治某些病害關鍵考慮的是材料的質量和承壓性能兩部分。進行道路路面結構層材料的采購時,必須嚴加管控材料的質量,針對質量低劣的材料,杜絕用于市政道路路面工程,以便最大限度的延長道路路面的使用壽命。此外,針對材料的挑選,必須考慮承壓性能,一旦材料的承壓性能差,就會使完工后的道路路面在使用上影響行車。
2.1.2 道路路面結構層組合中的病害防治
進行道路路面結構層組合的設計上,應該足夠重視結構層組合的病害防治,結構層組合中,因為上、中、下層功能各異,上層關鍵功能是承壓,中層、下層關鍵是防水。所以,進行結構層組合的設計時,必須針對上層功能將承壓工作做到位,針對中層和下層功能將放水做好。把握住材料的良好組合,上層挑選承壓性能好的材料,中層和下層挑選防水性能好的材料,用以防治道路路面結構層組合的病害。
2.1.3 道路路面的結構層厚度設計中做好病害防治
進行道路路面結構層厚度的設計時,也必須重視防治病害。一旦道路路面結構層的厚度偏重于太薄,承壓性能必然很弱,工程完工使用時,難免發生道路路面塌陷的現象。所以,進行道路路面結構層厚度的設計中,應該經過正確的計算,而且遵照相關規定執行,避免結構層的厚度不合格,造成道路路面使用期限達不到要求。
2.2 道路路面使用過程中的病害防治
2.2.1 灌縫
道路完工后使用一段時間后,裂縫會顯現在表層上,原因是溫度的改變與超額的荷載造成的,必須彌合這些裂縫,所使用的方法大多是灌縫。因為裂縫會使道路中的積水滲透到路面結構層中,進而腐蝕瀝青等材料,而且會破壞路基。所以,進行路面灌縫作業越早,效果越顯著。一般灌縫的措施是在裂縫地點熱補,把裂縫中的瀝青混合料都清理出來后,將熱瀝青混合料填入裂縫中,碾實即可。
2.2.2 路面裂縫填封
因為地面出現裂縫,將極大的損害道路的美觀和汽車行駛及行車的舒適程度,而且地表水會通過裂縫破壞地基,對行車和行人產生不安全隱患,同時還會影響市政道路路面的使用期限。所以,發生小的裂縫時必須對裂縫實施填封,填封材料主要使用某些瀝青結合物。選擇4-6月填封道路路面的裂縫是最為適宜的,因為這個時間段氣溫較好,降低填封材料遭遇過大的拉應力和壓應力的可能性。
2.2.3 路面局部缺陷修補
因為在針對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時,出于設計的缺陷或施工技術上的問題,容易造成路面發生強烈的擁包、松散、坑槽、網裂、唧漿等病害,必須及時解決,以便減少對路面的破壞。解決以上病害通常使用熱拌瀝青混合物和冷拌瀝青混合物實施修補。使用熱拌瀝青混合物針對道路路面進行修補時,需要較高的施工技術,其對路面修補的好壞所起到的作用很大。使用冷拌材物進行道路的病害修補時,不需要高施工技術,其發揮的作用小,缺點是使用冷拌材物進行的修補,道路路面的使用期限較短。
3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認識到進行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設計時必須足夠重視路面結構層的材料、結構層的組合狀況和進行結構層厚度的設計,這幾部分工作做到位,才認為是合格的市政道路路面的設計。此外,進行路面的病害防治工作,必須對每一處都進行認真的處理。依據道路路面發生的各類問題,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對道路實施防護。將市政道路路面的結構設計和病害的防治兩部分工作都做好,才能使道路的使用期限延長,不斷加快城市化進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服好務。
參考文獻
[1]東華,葉松.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方法比較[J].山西建筑,2005,31(5):163-164.
[2]鄧學鈞,張登良.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4.
[3]萬捷.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檢測及防治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7.
[4]鄭秉乾.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溫度翹曲與軸載耦合作用分析[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