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我的洗發液》讓成龍在網絡上又大火特火了一把,“duang”“特技加特技”成為流行語。殊不知,成龍的電影是最不需要電腦特技的,需要的是動作特技。精心的設計、機智的打斗和滑稽的表演是成龍動作喜劇的特征,這在動作喜劇中也是獨一無二的。1983年,成龍執導并主演的《A計劃》被公認為開創了動作喜劇時代,影片中的喜劇色彩來自幽默夸張的動作和對各種器具的靈活運用等。這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以前的默片,他本人也繼承了默片演員的特點,并以身體語言重新解構默片時代的動作表演。西方媒體曾說,如果回到默片時代,成龍會成為少數幾個像巴斯特·基頓一樣的演員。我們可以從他早期作品中看到一些默片喜劇演員的影子,如基頓、查理·卓別林、哈羅德·勞埃德、艾迪·波羅等。
時勢造英雄,由于上世紀二十年代電影技術的限制,導演對演員的藝術表達有特殊的要求,上述幾位喜劇明星只能用肢體語言來向觀眾傳遞幽默,而無法以言語的對白來講述劇情?;D是一個能在特定環境中創造出各種高難度技巧性動作的天才,而哈羅德則擅長表演高難度的臉部表情,與基頓的冷面笑匠截然相反,卓別林擅長的卻是細小微妙的雜耍般的動作。
成龍的京劇功底使他能表演滑稽的雜技,而且他無疑是一名優秀的武術演員。他能將兩種風格融合是經過了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才逐漸形成的,這當然要得益于他對默片的開發。據考證,他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拍《師弟出馬》和《龍少爺》過程中開始研究默片喜劇理論和動作運用的。當時的好萊塢正著力拍攝硬漢動作片,電影人沉醉于特殊效果的制作,尤其在不斷出產的高投入巨片中,演員的創造力幾乎被抹殺。香港則在著重拍攝武俠片和動作片,成龍的功夫喜劇在這段時間應運而生并得到長足發展,結出了不一樣的果實?!俺升堅谧縿e林、基頓那里學到了‘電影中的世界語言’”理查森·克里茲說,“動作與激情、幽默與心靈,最重要的是對電影的特殊理解,是成龍電影在全世界受歡迎的秘密?!?/p>
在那些默片演員前輩中,成龍與基頓最為相似?;D講求肢體動作與道具間連鎖反應,從而產生無法預見的結果,成龍的早期電影便遵循了這一點。盡管兩人創作了許多不同的銀幕形象,表面上有所區別,但內涵都是相似的。與成龍電影的傳統風格一樣,基頓所演的人物也是普通人,但他是冷面笑匠——面部缺乏表情,思想與行動的協調全表現在眼神上。電影史學家杰拉德·馬斯特在《喜劇天才》一書中這樣分析基頓:“動作優雅,平衡性好,能夠非常順利、連貫地完成各種復雜動作?;D在表現特技時并不比休息時費力,最不可想象的動作到他手中也是小事一樁,就像日常一樣輕松。”
成龍和基頓都以動作著稱,甚至在電影情節處理上也極為相似?;D拍過一部名為《一周》(1920年)的影片,他在片中創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喜劇場面:屋子的一面墻壓來,他正好被罩在門框中躲過一劫。成龍在《龍少爺》(1982年)中復制了這一情節:他和兩個人在劇場打斗,戲臺塌下來也正巧把他罩在一個窟窿中。巴斯特·基頓在《小比爾號汽船》(1928年)中繼續使用了該場面,成龍同樣也在《A計劃2》(1987年)中更大規模地再現了這一場景。在《小比爾號汽船》中還有一場基頓被風吹得斜著走路的戲,成龍在《飛鷹計劃》(1991年)結尾的打斗戲中也照搬了這一做法。
雖然在動作設計上成龍與基頓最為相似,但在表情上與其最貼切的卻是哈羅德·勞埃德。他長相普通,不像基頓那樣愛幻想。哈羅德的電影中也有許多冒險動作,但與基頓不同的是,觀眾可以從他臉上看到痛苦的表情,因為他不是在表演動作,而是在冒險。成龍兼具了兩者的長處,在影片中更多地表現出了哈羅德的面部特征。
成龍《A計劃》影片中攀爬鐘樓的戲顯然借鑒并發展了哈羅德的代表作《最后安全》(1923年),并在《上海騎士》(2003年)中更大規模地再現了這一場景。前年,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2011年)中也致敬過這場戲。杰拉德·馬斯特認為:“基頓表演他的英雄動作是因為他無法避免,這是他的工作,而哈羅德卻是在向自己挑戰?!痹诠_德的影片中,主人公最初的愿望很簡單,卻身不由己逐步升級。成龍的影片也是這種做法,他先是從事一項簡單的工作,隨著劇情的變化越走越遠。從成龍影片中那些與劇情無關的滑稽動作上,人們依稀可以看到卓別林的痕跡。卓別林的影片注重揭露社會內涵,反映深刻的政治主題,成龍則只是借鑒了卓別林在時間控制上的節奏感。比如,他在《警察故事》(1985年)中亂接電話的戲,就是典型的卓別林式喜劇處理。在早期電影《笑拳怪招》(1979年)中,他就以一個頭戴氈帽、貼著假胡子的喜劇造型出現,甚至還以一根短小的黑棍制敵。而在其后期電影《上海騎士》中,他又用一把傘(類似卓別林的拐棍)和眾多反角打斗,既像卓別林的拐杖,又如“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漫步于幕間的節奏。
在電影《新宿事件》(2009年)和《大兵小將》(2010年)之后,成龍電影開始悄然發生改變:注重文戲,逐漸失去了過去那種默片式的精巧打斗,最近幾部片子《辛亥革命》(2011年)、《警察故事2013》和《天將雄師》風格更是完全轉變,唯有《十二生肖》還能見驚鴻一瞥。去年成龍接受采訪時曾說,將來最想拍的戲是默片與即興表演。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他演出更適合自己的默片,就像前幾年復興默片的奧斯卡獲獎電影《藝術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