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和田市的于田縣,幾乎是全中國離海最遠的地方:離青島約4800公里,離大連約5000公里,離三亞約6000公里。而對居住在此的19歲維族姑娘如克亞木·麥提賽地來說,她與海的距離是——零。盡管已經退伍離開遼寧艦幾個月了,如克亞木仍保持著過水兵生活的作息時間。新疆和北京有兩個小時的時差,如克亞木卻堅持每天早上北京時間6點前起床,7點多跑步,這時新疆的天都沒亮;她被子疊得整齊,步伐走得矯健。
退伍前,如克亞木是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上的第一代少數民族女兵。同時,她也是上個世紀50年代,幾次要騎著毛驢進北京見毛主席的庫爾班大叔的曾孫女。
應征入伍:實現庫爾班大叔送子女參軍夙愿
當兵,曾是如克亞木和她父親共同的夢想。但如克亞木的父親因身體不大好沒能實現。
2012年12月初的一天,如克亞木正在上課,父親急急趕到教室把女兒叫出來說,通過層層選拔,她被批準入伍,成為一名海軍戰士了。
夢想成真,如克亞木成了庫爾班家族里第一名軍人,她終于實現了曾祖父的夙愿。
在和田市中心的廣場上,立著一尊雕塑,再現了如克亞木的曾祖父庫爾班·吐魯木和毛主席握手的那一刻。
庫爾班大叔不但是和田老幼皆知的人物,在全中國也家喻戶曉。他曾是一個孤兒,從小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新疆和平解放后,過上了好日子的庫爾班,數次表示要騎著毛驢兒去北京,當面向毛主席致謝。1958年6月28日,庫爾班終于在中南海懷仁堂見到了毛主席。這段故事后來被拍成了電影《庫爾班大叔上北京》,為全國人民所熟知。
庫爾班大叔對解放軍的感情很深,他一直想讓兒女后輩去當兵,不過一直未能如愿。
受祖父和父親影響,如克亞木從小愛看軍事題材的電視劇,《我是特種兵》系列是她的最愛。從小學六年級起,她就有長大了當個解放軍戰士的理想。
機會終于來了。2012年,海軍到新疆招兵。
如克亞木和父親商量后,決定積極報名應征。不過母親有點舍不得。當時如克亞木只有16歲,剛上高中一年級,是父母的獨生女。更何況,大海離家那么遠,母親很擔心,女兒能適應部隊生活嗎?但如克亞木和父親說服了母親,她第一個跑到當地武裝部報了名。
得知已被批準入伍時,如克亞木高興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天,她穿著校服,跟父親立馬趕到和田市,把頭發剪成了短發。
離家前的那個夜晚,父親對她交待:到部隊好好工作,不能給家人丟臉。
新兵訓練:最難是學普通話,不知航母干啥的
如克亞木剛入伍就到了廣東,首先要接受為期3個月的新兵訓練。
可是,到新兵連的第一天,如克亞木就哭了。不是因為想家,而是她不會說普通話。她想和身邊的戰友交流,卻根本表達不出來,又著急又傷心,難過得大哭。
“別人都覺得當兵很苦,但對我來說,最難的是學普通話。”如克亞木說。
于田縣98%的人口是維族,如克亞木從小就是在民族學校讀書。入伍前,她的普通話水平幾乎為零。
不過,如克亞木傳承了曾祖父庫爾班·吐魯木的血脈。當年,庫爾班大叔幾次要騎著毛驢兒進北京看毛主席。他說:“新疆離北京雖然遠,但只要騎著毛驢兒一直走,總能走到。”如今,這股不服輸的勁兒,也在曾孫女身上體現了出來。
訓練指令,如克亞木努力記住,“今天聽不懂,明天就聽懂了。”至于動作,“就看別人怎么做,我就跟著做。”
“白天訓練,晚上不睡覺,學普通話。”如克亞木說,同年戰友都很熱心,有空就耐心教她。就連吃飯時,也是她們練普通話的好機會。
如克亞木的普通話水平進步神速。新兵入伍訓練3個月結束時,她就能用普通話和戰友們簡單交流了。
新兵訓練結束后,如克亞木接著去大連接受了為期半年的專業培訓。她表現不錯,用她自己的話說,除了短跑項目一般,“其他項目都很厲害”。
隨后,如克亞木被選調成為遼寧艦的一名女兵。
能夠登上航母,身邊的戰友都很羨慕,可如克亞木當時卻連航母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她對記者回憶:“航母到底是什么呀?那時候我覺得去哪里都一樣,最重要的是先學好普通話。”
如今,如克亞木已經能說流利的普通話,甚至能夠開玩笑說自己是“女漢子”。
上艦:戰位是通信兵,喜歡每天都忙碌
2013年10月1日,如克亞木第一次登上遼寧艦,成為中國第一代少數民族航母女兵。而且,如克亞木還是艦上年齡最小的女兵。
第一次見到航母,如克亞木現在回想起來都很興奮。她說:“航母那么大,簡直像一座城市,像高高的樓房。”
穿著漂亮的海軍軍服,如克亞木在海邊照了好幾張照片,“其實這是偷偷照的。”第一次出海,如克亞木雖然暈船,但她卻覺得很新鮮。
在遼寧號航母上,如克亞木的戰位是通信兵。每次航母出海訓練,她有時白天值班,晚上也要值班。雖然工作生活很緊張忙碌,可如克亞木很開心,“我就喜歡每天很忙碌”。而且在她看來,航母上的生活“每天都不一樣”。但一說到具體工作,她的頭就搖起來,“這是秘密”,雖然退伍了,但還是“不能說”。
當時,如克亞木花120元買了一個粉紅的小手機,沒有藍牙沒有wifi,不能拍照不能上網。即便這樣,這個手機也不能在航母上使用。
航母經常出海。如克亞木說,最長的一次,在海上呆了45天。
如克亞木說她喜歡大海,天天和海作伴一點也不覺得枯燥。至于遠離家鄉想念父母親,她說:“想家的時候看看大海,就覺得舒服多了。”
“我年齡最小,航母上的人都認識我。可是大家都一樣,那邊(航母上)不分年齡、不分男女。”如克亞木說。
退伍:舍不得離開戰友哭了兩天三夜,希望今后能當警察守衛家鄉
兩年的軍旅生涯匆匆結束。2014年年底,如克亞木退伍回到了家鄉。
在部隊時,如克亞木和戰友們結下了深厚感情。“退伍的時候,我哭了有兩天三夜。”如克亞木說,現在,戰友們也經常給她這個小妹妹打電話。
每次戰友們給如克亞木打來電話,她總是忍不住問戰友們現在的工作情況。“可他們都不告訴我。”如克亞木說,她也知道,自己已經退伍,航母上的情況對她“已經是秘密了”。
回家兩個多月了,如克亞木還是過著“航母時間”。她說,這兩個月沒事干,她還有點不習慣。
冬天的于田,北京時間早上9點多天才蒙蒙亮,可如克亞木每天都5點多就起床,這時相當于當地時間早上3點多。“我先聽聽音樂,等到7點多,我就到外面去跑步。”
如克亞木說,當兵讓她成熟了,懂事了。“以前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幫著做。”她說,現在她知道幫著父母分憂了。
看過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如克亞木還是覺得新疆最美。
今后,如克亞木想當一名警察,守衛家鄉。她說:“我當過兵,我最適合當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