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高校附屬學校的招生報名工作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傳統的集中報名方式一方面給工作人員的信息收集、錄入、統計帶來了高錯誤率的困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員短時間內的工作負荷過大、效率低下。因此,借助高校網絡資源平臺,使附屬學校對教職工子女的招生報名工作實現網絡化,既是招生工作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的客觀要求,又是招生機構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有效保證。文章結合高校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對網上報名系統的開發意義、主要功能和實現途徑進行論證。
關鍵詞:網上報名;附屬學校;子弟;辦公網站
1 吉林大學附屬學校子弟招生報名信息采集方法及存在的問題
1.1 目前吉林大學附屬學校子弟招生報名基本信息采集的方法
根據歷年工作慣例,首先由吉林大學基礎教育主管部門在校園辦公網絡中發布通知,確定召開招生會議的時間、地點、參會人員范圍及招生簡章,隨后在招生會議中公示招生具體規則、流程和注意事項,各部門參會人員了解招生信息后,再回到本單位召開相關會議,向一線教職工部署此項工作,最后各部門負責人員在規定的時間里攜帶部門內相關教職工和其子女有關材料到指定地點報名。附屬學校匯總好全部信息后,到大學人事部門核對教職工信息,再到市公安部門核對子弟信息,經過去偽存真的過程,篩除非適齡、非子弟等不符合招生辦法的人員信息。
1.2 目前信息采集方法存在的問題
(1)正式報名前無法準備統計子弟入學人數。教職工子女即可選擇附屬學校就讀,也可以選擇市里其他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因此無論通過前期摸底調查還是通過人事部門的教職工年齡層預期,都無法較為精準的測算子弟入學人數,即使通過前期報名摸底,也存在漏報遲報等問題。沒有確切的子弟入學人數,對中小學、幼兒園等附屬學校需要提前籌備的其他工作帶來不確定性和實質性困擾。
(2)報名工作效率低下。正式報名時,已經采取單位統一報名的方式,但是單位數量依然達到百余個,并且各單位的報名人數不均衡,這造成報名期間有時手忙腳亂,有時無所事事。各單位負責統一報名的老師多為年輕行政教工,對此項工作較為陌生,對報名教職工的實際情況也不甚了解,經常遺漏報名所需的各種證明材料,導致報名中斷或完成部分報名工作,這增大了報名的工作量,降低了報名的工作效率,影響了報名的有序開展。
(3)報名花費時間過長。每個子弟報名都需要包含教職工的個人申報表、戶口本、工作證、獨生子女證、房產證以及離異教工子女判決書等材料,并由所在單位統一填寫統計表,招生工作人員現場一一校驗報名信息、審查報名資格,由于報名人數較多,這些環節就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各部門負責報名的人員基本都是在職人員,而報名工作人員都是附屬學校一線教師,無形中耽誤了大家的其他正常工作,有些教職工因報名期間出差在外而耽誤報名。
(4)報名工作費用較高、浪費資源。報名前招生部門印制準備當年的招生簡章,申報部門印制申報表、統計表、證明材料復印件等紙質資料,這些資料的印刷需要大量的紙張、較高的費用,且在報名時存在一次性使用或重新填寫的情況,造成資源浪費。
2 實行子弟網上報名的可行性及意義
為方便教職工報名、提高報名信息準備性、降低報名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根據高校網絡現狀及信息化工作的趨勢,我們著力探索基于校園網絡的子弟報名方法。從社會層面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其中高校所在較為集中的一二線城市居民互聯網普及率為62%。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的普及為網上報名提供了技術環境保障。從高校自身發展方面看,附屬學校招生部門積累了多年的招生經驗,高校自身網絡建設不斷完善,高校教職工網絡應用能力較強,因此設計內容完善、結構完整、安全穩定的網上報名系統,是能夠實現的,并且無需過多資金投入。可見,在教職工網上報名、招生部門資金投入以及網絡技術等方面都不存在問題,實現網上報名是可行的。
實行基于校園網絡的子弟網上報名對更好地為教職工和各部門服務具有很好的實際意義。
(1)有利于充分了解招生政策。網上報名要求教職工在登錄報名系統時必須閱讀完招生簡章、報名流程等規定后才允許進入子弟信息提交頁面。這種固定的網站報名模式有利于教職工熟悉招生相關情況,降低原來各部門負責人員逐人傳達的工作量。
(2)有利于提高報名信息的準確性。首先,報名信息不需要紙質書寫再由工作人員手動錄入,而是直接通過網絡一次性輸入報名信息,減少了信息采集的中間環節。其次,提交信息后還可以網絡瀏覽報名信息,檢查錯誤或更改信息。最后,在現場確認階段還可以最后一次確認考生信息。這樣可以進一步保證報名信息的準確性,避免人為造成信息錯誤。
(3)有利于提高招生部門工作效率。網上報名比原來的現場報名更加準確、高效、便捷,符合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招生工作人員可以從繁瑣的報名工作中解脫出來,把時間用在其他工作上,更好地為子弟服務。
(4)有利于對報名信息進行分類統計。通過網站設定的檢索功能,可以清楚了解當年子弟報名的具體情況,可以按照具體類別排序、歸納,有利于后續工作開展。根據工作需要,也可以開放報名時間,在教職工辦理生育手續過程中,直接上網填寫孩子基本信息,便于附屬學校管理部門提前幾年掌握了解教職工子弟上學的趨勢發展情況。
(5)有利于節約資源、避免浪費。實行網上報名后,招生簡章、各類表格,不需要重復印刷,可以節省一定的資金與大量的紙張。
3 基于校園網絡的網上報名實現途徑
3.1 規范報名管理權限
為規范報名流程,杜絕虛假信息干擾正常報名工作,高校附屬學校管理部門在建立報名網站后,應設立報名管理權限,由黨政職能部門、群團組織、派出機構、直屬單位、教學單位和科研機構等處級單位指派專人作為管理員負責此項工作,協助附屬學校管理部門做好報名工作。管理員需填寫《管理員登記表》,到附屬學校管理部門領取本單位登陸賬號和密碼。
3.2 各部門遠程報名
每年在秋季招生前的指定期限內,網站開通報名功能,由各部門管理員匯總教職工報名信息后,統一網上報名。教職工可以瀏覽報名網站的相關招生政策和報名流程,并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根據子弟身份證號查詢相關信息,如發現錯誤信息可聯系本單位管理員進行修改。
3.3 現場確認報名信息
教職工在現場確認期間攜帶本人戶口本、工作證、獨生子女證、房產證以及離異教工子女判決書等證明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由報名工作人員驗證最終報名信息。
參考文獻
[1]黃松.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網絡管理探討[J].信息化建設,2011(3).
[2]章德斌,胡吉海.基于Internet的成人高校招生報名工作探討[J].成人教育,2007(1).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DB].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
6240.htm
作者簡介:吳菲(1983-),女,碩士研究生,長春工業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和圖形圖像制作。
王博(1982-),男,碩士研究生,吉林大學基礎教育辦公室科員,研究方向:文化人類學。
馮亞軍(1991-),男,長春工業大學本科在讀學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