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特殊的書,依靠眾籌入賬400多萬元,還沒有印刷就已經被預訂了十幾萬冊。“出版社很高興!”沒錯,機械工業出版社的老總說:“依靠眾籌,我們出了很多書,但這本書賣得最好。”
為什么?
如果時光倒退個十年八年,“互聯網”還只是“互聯網公司”的事,而到了現如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從單純的“消費互聯網”發展出了“產業互聯網”,于是,互聯網從先進生產力轉化為了廣泛生產力。
雷軍有句名言:“起風了,豬也能飛。”而八八眾籌的一干人等聯合起來出版了一本“獨家揭秘傳統產業互聯網化的關鍵密碼和行動指南”的書來告訴大家,誰不懂得利用互聯網這個風口,那才是真正的豬。
也許是為了不當那個“豬”,《風口:把握產業互聯網帶來的創業轉型新機遇》只是在互聯網上做了一個眾籌的宣傳,就有了上面的結果。
這只是開始,其實,這本書最吸引人的是它告訴了大家,傳統產業這只“豬”該如何利用互聯網這個“風口”飛起來?
本書后半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來闡述金融、教育、醫療、農業、物流等諸多行業是如何實現產業互聯網化的,并舉了大量的實例。
其中,第9章《制造業的變革之道》中所舉的青島紅領的例子最為吸引人:“青島紅領是一家主要做西服的個性化定制的企業……與傳統服裝企業不同的是青島紅領構建了一個系統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可以做到C2B更能做到C2M。”什么是C2M呢?“就是消費者直接面對制造商”,說得更形象一點,就是“私人定制”。
說到服裝的“私人定制”人們會想到農業時代的手工制作服裝,而到了流水線生產所帶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規格化生產大大地放棄了個性化。而直到信息化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實現了工廠的智能化之后,既保證規格化生產又保持了個性化真正成為可能,“紅領將工業文明、信息文明和互聯網文明有機地整合起來,將農業文明的個人裁縫能力,借助信息化和互聯網的力量,實現了個性化訂單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這就是奇跡。
那么,產業互聯網的風口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