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
2015年6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CCIEE)舉辦的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在中國北京舉行。這是一次全球智庫思想和智慧激蕩的盛會,來自世界各地智庫代表、專家、學者和前政府高官等參加了本屆峰會,體現了全球智庫峰會 “同享人類智慧、共謀全球發展”的宗旨。
本屆峰會以 “全球可持續發展:2015年后新路徑”為主題,圍繞八個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分析了近年來全球經濟狀況和其后的發展趨勢,對2015年后全球發展議程的內容提出了建議。會議著重探討了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挑戰,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路徑;提出全球治理需要解決的共同性問題和增進全球治理有效性的思路。我們相信,本次峰會深化了認識,擴大了共識,取得了積極成果。
我們認為,聯合國在世紀之交所制定的千年發展目標,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減貧、普及小學教育、促進性別平等、飲用水安全、降低兒童死亡率等主要目標都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是,全球解決發展不平衡、大量貧困人口基本生存等問題的任務依然很重,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也是解決眾多全球性挑戰的基礎。全球應繼續聚焦最貧困人口,將減貧作為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重點。應通過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科技水平、加強教育與技能培訓、發展面向貧困群體的小微金融服務等措施,以及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等比較優勢和發揮民眾積極性、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采用多種有利于民眾參與的方式,更有效解決減貧問題。同時,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應努力實現性別平等,注重保護婦女和兒童的權益。
我們關注,全球經濟發展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在不斷增強,要注重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氣候環境的關系,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無論是減排溫室氣體、環境保護,還是經濟轉型,都應當在推動發展、實現減貧的基礎上進行。應探尋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實現綠色增長;通過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 “互聯網+”等措施,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這些必將為應對氣候變化、加強環境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各國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調整優化產業與能源結構、加強技術合作和轉讓等途徑,提高節能減排水平,保護好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環境和氣候,同時推動發展,為各國人民謀求福祉。
我們注意到,當今世界正經歷著復雜變化和深刻調整,我們探討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對治理全球性問題和危機的措施進行了反思,對其效果進行了分析,這將對化解和預防金融危機、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我們認為,全球治理還存在著效率不夠高、協調性不夠強、規則不夠合理等問題,應繼續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和機制,更好地發揮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和G20等全球治理平臺在危機治理、全球共同問題和熱點問題的解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形成國際機構、各國政府、企業界和社會力量共同努力、協調合作的機制。更尊重各國的不同國情和發展階段、發展模式的多樣化,建立更加平等均衡、合作共贏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
我們意識到,智庫在解決和處理全球事務中的作用還有待增強。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全球共同性重大挑戰增多。在世界文化多樣性與包容互鑒的大環境下,各國智庫在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世界和區域和平發展環境、引導國際輿論、集聚人類智慧等方面可以也應該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同時,各國政府間加強政策溝通和協調的趨勢,要求智庫間的合作與交流必須相應得到加強。我們希望,各國智庫能夠適應時代發展潮流,提升自身能力,加強與政府、公眾和媒體的互動,并加強多種方式的智庫交流合作,相互借鑒,不斷創新,共同發展。
我們相信,全球智庫峰會這一平臺,有助于智庫之間加強溝通,增進相互了解,分享研究成果,增強智庫對政策的影響力,共同為人類社會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