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淑娟
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研究
文/張淑娟
當前,高校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規模日益增大,大量財政資金長期沉淀,直接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而財政公共資源的緊缺與不足又是不容質疑的事實。于是,一方面民生需求“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卻有大量財政資金“呼呼大睡”。本文從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現狀和形成結轉結余資金的原因分析,尋求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有效途徑。
高校;財政資金;管理
“十二五”期間,國家頒布實施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要達到4%,高校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增加,財政專項資金撥款占預算總額的比例也隨之越來越大,并成為高校建設發展的必要保證和重要資金來源。財政專項資金的有效利用對于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科研能力、學科建設以及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因此,管好、用好這部分教育經費,使其發揮最大效益成為當前高校財務工作面對的重要任務。
財政專項資金是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務或實現某一事業發展目標而安排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資金,財政專項資金必須單獨核算、專款專用。
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是指在預算執行年度內,當年未列報支出的資金;財政撥款結轉資金是指當年已執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執行,需在下年按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是指工作目標已完成,超過經費規定使用截止時間,或由于受政策變化、計劃調整等因素影響致使工作終止,形成的資金。
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有效緩解了高校基本運行經費的緊張局面。同時,高校根據事業改革發展需求,統籌財政專項資金支出,辦了很多以前想辦沒辦成的大事,解決了很多不好解決的難事。如通過重點引領類專項資金,有力支持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提升了協同創新能力;通過辦學條件類專項資金,有效改善了基本辦學條件,化解了債務風險,解決了高校發展中的特殊困難;通過績效引導類專項資金,有效調動高校爭取社會資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支持了師生開展自主科研;通過學生資助類專項資金,保證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等等。可以說,財政專項資金支出成效顯著。但另一方面,高校財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進度滯后,歷年結轉和結余資金規模過大,財政資金長期沉淀,資金使用效益不能有效發揮等問題也日益嚴重。這與財政公共資源的緊缺不足形成了尖銳的矛盾,也與推進部門預算改革的大趨勢形成了一種不和諧的對比。同時,財政資金存量大、利用效率低又催生出年末“突擊花錢”的頑疾和“賬外小金庫”的隱患及管理使用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
一直以來,國家非常重視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財政部、教育部不斷規范和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預算執行管理工作,并出臺了多項管理辦法,強調預算執行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促進預算執行進度。特別是2013年以來,國家加大了財政撥款資金結轉結余統籌力度,更加注重資金的績效導向作用。今年,國務院高度重視財政存量資金的盤活工作,動真格、下狠招,重拳治理“沉睡的資金”。
高校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的形成有其深層次的體制原因,也涉及高校內部協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共性原因體現在高校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各類現象,而根據項目業務分類的不同,也有其具體原因。目前,體現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共性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預算執行重視不夠
高校重預算申報,輕預算執行,尤其是學校主要領導對預算執行重視不夠、督促不力,一味申報經費,忽視項目進度,有的項目甚至長期不啟動。
(二)項目論證不充分,前期準備工作不到位
從重大項目預算執行情況看,結轉和結余資金較多的項目大多是因為前期論證不充分、準備工作不到位導致。有的項目由于預算編制不切合實際,工作不細,無法按時啟動,項目執行中要多次進行調整,延長了建設期,年底形成存量資金。
(三)高校對經費的統籌能力不夠
高校對專項資金的統籌力度還不夠,缺乏資金的統籌力和調控力,導致資金分散,執行進度緩慢。主要表現為發展規劃與預算銜接不夠,預算管理工作缺少前瞻性和規劃性,導致經費投入和事業發展“兩張皮”,錢沒跟事走,預算執行不理想,資金使用效益不高。
(四)預算執行績效考核機制尚待完善
預算安排與執行掛鉤的機制尚未完全落實,對預算執行緩慢的單位缺乏必要的問責,預算執行的績效考核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五)沒有適應新形勢下用錢管錢的思路
高校仍停留在以前的思維方式,有落袋為安的思想,不能實事求是地要錢和用錢,過分強調眼前經費總量,不考慮資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造成大量的結轉和結余資金。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注重政策學習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進入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財政收入中低速增長將常態化,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將進入平穩增長階段。在新常態下,中
央高度重視財政存量資金,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和預算執行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國家連續出臺及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法規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等。中央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構架已十分明晰,改革的決心是堅定的,任務是明確的,措施是具體的,要貫徹好、落實好,任重道遠。因此,高校需不斷加強學習,熟悉和掌握新政策,把各項規定作為從事財務管理活動的行為準則,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與此同時,高校還需提高認識,更加重視財政專項資金的預算執行工作,有針對性的主動采取措施,切實加快項目建設,努力控制存量資金規模,并建立健全清理規范結轉和結余資金的長效機制。
(二)切實做好項目預算編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預算作為數字化的事業計劃,是對未來財務收支的預先安排,體現的是事業改革和發展任務。預算編制則是預算執行的基礎,預算編制的好壞直接影響預算執行。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的意見》,從2015年起,正式實施中央部門中期財政規劃管理。高校應做好預算編制的基礎工作,加強工作的前瞻性,從學校大局、長遠和整體著眼,把事業發展與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結合起來,將實際需要和執行能力相結合,確保資金下達就能立即執行,杜絕將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項目納入預算,保證年度預算與中期規劃緊密銜接。
(三)抓好預算執行工作
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財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管理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分配與管理并重、投入與績效并重”的理念,進一步強化預算執行意識。明確落實預算,就是落實政策;抓預算執行,就是抓事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亂花不行,有預算不花也不行,要確保列入預算的項目按進度執行,把該花的錢如期花出去。預算執行是依法理財的根本要求,預算執行不能為了執行而執行,還要注重執行的政策效果,注重執行的管理規范。其次,抓好預算執行,關鍵是要理解預算執行的機理,對照機理找問題,對照問題定措施,建機制、建制度。要確保有效的好的機制可持續,并不斷完善、鞏固,使預算執行工作有根本性的改進,才能提高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增強預算執行的時效性和均衡性
高校要嚴格按財政部《關于實行中央級普通高校績效撥款與項目支出預算執行掛鉤辦法的通知》要求,增強預算執行的時效性和均衡性,完善內部約束和激勵機制,將預算執行與工作業績考核掛鉤,將預算執行與下年度預算安排掛勾。
(五)建立項目預算執行情況通報及分析制度
高校財務部門要定期公布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完善通報機制,對完成不好的項目進行通報;加強對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嚴格按財政部、教育部規定把好支出關,做好會計核算工作,決不能違法違規,防止違規付款,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套取或虛列財政專項資金,及時提供相關信息,幫助項目管理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學好用好各項財政政策。同時,高校項目管理部門應定期對負責的財政項目進行認真梳理分析,建立常態化、長效化機制,重點抓好重大項目的預算執行工作,并堅持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有效性相統一的原則,嚴格按申報及批復的項目預算執行,加快項目進度,及時辦理審批、采購和支付手續,及時清理暫付款,堅決杜絕違法違規、不講效益、“突擊花錢”等行為發生。
(六)徹底轉變“要錢”和“用錢”觀念
改變過去先申請經費,后規劃項目的做法,改變過去想要多少就申請多少、一次要到位的預算管理觀念。根據項目建設周期,合理申報預算,按照分步實施的原則,結合執行能力申請經費,提高預算執行率,避免形成新的存量資金。同時,統籌協調好短期目標與長遠發展之間的關系,增強財務宏觀調控能力,充分考慮可能的經濟實力和潛力,拿有限的錢做最有效的事情。
(七)完善預算執行監督機制
高校要加大對財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的跟蹤監控力度,加強業務指導,重點關注該用未用、使用績效低下等問題。既要注重執行的實際效果,又要堅持勤儉辦事業。同時,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預算、收入、支出、資產等的管理,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有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大方向。面對國家財稅改革及教育綜合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高校要領會改革的精髓和核心,把握改革的要點和重點,抓住機遇,適應改革新要求。同時,把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做為高校財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著眼于盤活已有的財政存量資金,又著力于避免形成新的財政存量資金。2014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僅今年上半年,李克強總理就多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部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6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強調,加快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堅決改變資金使用“碎片化”,提高使用效益。會議明確了加快消化結轉結余資金,推進財政資金使用的八項措施。這是近兩個月來,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三次研究部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此前,李克強總理曾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表示,不能一方面讓民生需求“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卻有大量資金“呼呼大睡”。因此,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高校必須要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1]劉亞平,譚弘恩.加強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J].中國農業會計,2010(11).
[2]齊紅.淺析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作者單位:蘭州大學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