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瑩 編輯/靖立坤
?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問題解答
文/蘇瑩 編輯/靖立坤
A公司擬為國內的一家船公司在新加坡的作業船舶提供補給,即在新加坡當地購買物資直接補給到在新加坡作業的船舶上,并在與國內船公司結算時收取人民幣。請問,A公司在支付外匯時應如何操作?
根據《外匯管理條例》對經常項目外匯管理的規定,企業的相關交易在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后,可憑有效單證(合同或發票)直接在銀行辦理付匯。但對于A公司,由于無對應進口數據與付匯數據匹配,會導致總量差額異常。該類交易屬于外匯局規定的“其他特殊交易報告”業務范疇,建議及時向外匯局進行主動報告。
F公司是一家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其產品主要出口香港及歐美等地區。如果報關幣種與實際收匯幣種不一致,企業需要辦什么手續或操作?如果對外出口收回人民幣,是進入待核查戶還是直接進入人民幣賬戶?
現行外匯管理法規對報關幣種及收匯幣種無限制,相關收匯可直接在銀行辦理。其中人民幣收款不進入待核查賬戶,可直接劃入企業的人民幣賬戶。
G公司計劃進口一批貨物并在2015 年8月3日預付了訂金,而后由于經營計劃發生改變取消了訂單,但相應訂金并未退回。同時,G公司預計與該國外的客戶在明年10月份會有新的訂單合作。請問該筆預付貨款能否作為下次訂單的預付貨款?對于該筆預付貨款G公司是否要做報告?對于超過30天的預付貨款,如果到外匯局現場報告需要提交什么資料?
訂單取消后,該筆貨款建議辦理退匯手續。從便利化的角度,在具有真實貿易背景并能提供相關交易單證等證明材料的情況下,企業也可將該筆預付貨款作為下次訂單的預付貨款,并按規定辦理貿易信貸報告。根據《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指引》及其實施細則,A類企業30天以上(不含)的預付貨款,應當在付款之日起30天內通過監測系統企業端向外匯局進行報告。未按規定報告的,外匯局可按規定將其移交外匯檢查部門或將其做降級處理。對于應當報告但未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監測系統報告的貿易信貸業務,企業應提交下列材料到外匯局進行現場報告:(1)情況說明(說明未及時報告的原因及需要報告的事項和具體內容);(2)外匯局要求的證明材料。
H公司出口的一筆貨物產生了商業折扣,請問這個商業折扣可以外匯核銷嗎?
自2012年8月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后,外匯局對企業收支實施總量核查,不再辦理逐筆核銷。根據《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指引》及其實施細則,H公司的該筆商業折扣屬于主動性報告內容,企業可根據相關業務的金額對其貿易外匯收支與進出口匹配情況的影響程度,自主決定是否向外匯局報告相關信息。對于需要報告的,企業可在貨物進出口或收付匯之日起30天內,通過監測系統企業端向外匯局報告,或在貨物進出口或收付匯之日起30天后(不含)到外匯局現場報告。
K公司是一家經營多年的進出口企業,現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想將部分出口收入存放在境外。請問法規是否允許?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根據《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指引》及其實施細則,企業可將具有真實、合法交易背景的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企業將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出口收入來源,且在境外有符合外匯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支付需求;(2)近兩年無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行為;(3)有完善的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內控制度;(4)外匯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以上條件的企業集團,可由集團總部或指定一家參與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業務的境內成員公司作主辦企業,負責對所有參與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業務的其他境內成員的存放境外出口收入進行集中收付。
企業開立用于存放出口收入的境外賬戶前,應當選定境外開戶行,與其簽訂《賬戶收支信息報送協議》,并到外匯局辦理開戶登記手續。企業集團實行集中收付的,應由主辦企業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開戶登記手續。主辦企業與成員公司屬不同外匯局管轄的,成員公司應先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資格登記手續。
企業應持下列材料到外匯局辦理開戶登記,并通過監測系統向外匯局報送相關信息:(1)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人簽字并加蓋企業公章的書面申請。首次登記時,書面申請中應當說明企業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的年度累計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規模。(2)《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登記表》。(3)企業與境外開戶行簽訂的《協議》。(4)企業實施出口收入存放境外運作的內控制度(首次登記時提交)。(5)企業集團實行集中收付的,首次登記時還需要提交成員公司的情況說明(含關聯關系)、成員公司債權債務及相應的會計記賬管理辦法或規章;成員公司與主辦企業屬不同外匯局管轄的,還需提供成員公司所在地外匯局出具的《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資格登記表》。(6)外匯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作者單位:外匯局廣東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