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會計師事務所 史璐明
在教育改革中發揮注冊會計師的專業作用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史璐明
隨著黨的十八大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教育改革成為當下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而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完善高校治理結構、全面落實校務信息公開、建立社會參與和監督高校辦學的有效機制,以加快形成高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良性機制。
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渠道的不斷拓展、資金來源的不斷豐富,教育審計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教育部在推進高等學校財務信息公開工作的同時,提出嘗試引入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改革策略。近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了《高等學校財務報表審計指引》,為注冊會計師執行高校財報審計工作提供了針對性、實用性的操作指南。實際上,早在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9〕56號)中,就明確將大中專院校的財務報表納入注冊會計師審計范圍。這也為注冊會計師行業在教育改革中發揮審計鑒證作用,服務高校治理結構的改進,提供了契機。
筆者認為,注冊會計師可以在下列方面發揮專業職能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高校辦學經費來源已從過去的單一財政撥款轉化為多渠道、多方位的籌資,近年來各高校呈現快速發展勢頭,院校財務管理的規范性成為關注的焦點。一方面教育資源有限,另一方面教育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通過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有助于識別財務報表中的錯報和舞弊,夯實財務信息,切實強化財務收支管理和資金安全管理,監督學校用盡可能少的資源獲得盡可能多的社會效益。
高等學校的經費來源渠道的多元化,使得高校財務信息的需求者和利益相關者越來越多。如:政府需要評價高校管理者履行受托責任的績效;銀行需要通過財務報表來評價高校的償債能力;學生及其家長希望獲得高校培養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成本信息;廣大的社會公眾希望獲知公共資金的使用情況。由于信息不對稱,相關利益方需要一個來自于高校外部的持獨立、客觀、公正立場的第三方對高校財務報表的公允性和合規性作出判斷,注冊會計師對高校財務報表進行獨立、客觀、公正的審計,對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著重要的作用。
完善的內部控制有助于高校運營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注冊會計師通過對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了解、測試和評價,幫助高校分析內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環節,梳理并完善貨幣資金、工程項目、設備采購方面的關鍵操作流程,尤其對大額資金的流動、非常規資金支付業務、對外投資、提供擔保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各項收入和支出實施有效的監督,加強稽核,防止收入及資產流失,防范資金轉移,有利于全面提高辦學效益。
當前,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實踐處于起步階段。去年,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在整合此前相關文件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披露事項,包括財務、資產及收費信息等。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審計,將有助于提升財務信息的公信力,促進高校將財務信息公開落到實處,提高高校財務的透明度。
通過注冊會計師對高校財務報表的審計,使高校管理層更加了解學校自身的財務狀況,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嚴格控制貸款規模,防范財務風險。通過對校辦企業的審計,進一步防范投資風險,確保資金安全,防范違規投資和借款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