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瑤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漢430072)
完善中國再保險市場的建議
○孟瑤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漢430072)
再保險具有的獨特功能對保險的發展起促進作用,但我國再保險業開始時間較晚,目前整個再保險市場很不完善,很多問題丞待解決。本文通過分析中國再保險市場的發展歷程、目前狀況等,結合中國特殊的國情,總結了中國再保險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關于如何構建一個完善的再保險市場的建議,以期能促進中國再保險市場的改革與發展。
再保險再保險市場監管
再保險市場是從事各種再保險業務活動的再保險交換關系的總和,是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來說,一個成熟的保險行業十分重要,而再保險市場的改革與完善可以促進整個保險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因此,需要研究我國再保險市場的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關的建議措施來促進我國再保險市場的改革、發展與完善。
1、再保險市場業務穩定發展
再保險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原保險市場的發展,以原保險市場的發展為基礎,原保險市場快速、健康發展可以有效地促進再保險市場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原保險市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首先,原保險市場主體方面,截止到2014年,我國專業經營原保險業務的公司有136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10家,其中財險公司65家,中資43家,外資22家;壽險公司71家,中資43家,外資28家,形成了一個主體豐富,競爭激烈的市場。其次,原保險保費收入規模方面,截止到2003年底,我國原保險市場總保費收入17222.24億元,近年來收入規模穩步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左右。我國原保險市場處于強勁發展的時期,同時原保險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帶動了我國再保險市場的進步,特別是我國取消法定分保之后,我國再保險市場取得快速的發展。2014年,我國再保險公司總資產3639.48億元,比2013年的2103.93億元增長了72.99%,并且再保險市場總分保費收入超過7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9%左右。
2、市場格局多元化進一步深入
隨著近十年的發展,我國再保險市場形成了國有控股公司、股份制公司和外資公司并存的多元化發展的市場格局。截止到2014年,我國內地注冊的專業再保險公司有10家,中資公司4家,外資公司6家,并且用離岸交易形式接受國內公司分保業務的境外保險公司超過200家。多元化市場格局的進一步深入,便于與國際再保險市場的接軌,有利于促進我國保險業的進一步發展。
3、監督管理專業化邁上新臺階
2005年12月我國頒布實施世界上第一部專業的再保險業務監管規章——《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接著我國又相繼頒布實施《再保險公司設立規定》、《外資保險公司再保險關聯交易的審批規章》,這些制度法規建立了外資再保險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規范了再保險業務流程,開辟了專業化的再保險監督管理道路。2014年12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加強再保險登記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目的是建立再保險登記管理制度,這個決定對于進一步強化再保險市場的監督體制,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的再保險行為非常重要。
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到現在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其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比如目前再保險總分保費收入只占原保險保費總收入的3.5%,與發達國家20%的平均水平差距較大。
1、中國再保險市場供需發展不足
(1)供給主體缺乏,并且發展緩慢。在我國,原保險公司是可以從事再保險業務的,但是原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自留比例不合理等因素直接阻礙了其經營再保險業務,并且再保險是保險的保險,是橫向的互保,因此原保險公司之間競爭的關系給再保險業務的開展又增加了困難。我國的原保險公司大都不將再保險作為其主要經營業務,甚至有的保險公司選擇不經營再保險業務。從第一家中資專業再保險公司即中國再保險有限公司誕生到現在,近二十年(1996年到2014年)的時間里我國先后只成立了4家中資專業再保險公司。
(2)分保需求不足。一是我國國內的保險行業目前仍然處于擴張階段,各保險公司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停地設立分支機構以擴充業務,公司領導尚未注意到財務的穩定性和長期利潤最大化的重要性,他們對于費率高的業務不愿意分出。二是那些具有實力的全國性保險公司認為自身的業務風險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分散,分保對其來說吸引力不大。
2、中國再保險市場技術力量薄弱
一般情況下,再保險公司對專業技術水平的要求比原保險公司的要求更高,因為它需要對每一類型風險的狀況進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向原保險公司提供建議,包括厘定費率、改進策略等,并且根據原保險公司和市場的需求開發新的再保險產品,以便提供靈活的再保險保障。中國的再保險市場的建立比國際再保險市場晚了一百多年,并且從事再保險業務的人員基本來自于國內原保險公司,因此我國再保險的技術服務水平不僅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而且也落后于原保險公司技術水平,再保險產品功能相對比較簡單。此外,我國的專業再保險公司缺乏學習和創新意識,很少主動開展再保險業務培訓,提供技術支持或者進行服務創新等,難以成為先進技術水平的領導者。
3、中國再保險業務大量外流,產生貿易逆差
目前我國專業再保險公司有一半以上的外資機構,還有200家以上的境外保險公司承擔國內分出業務,境內外資公司和境外公司已經占到了再保險市場份額的60%以上。再保險業務大量外流的原因有:第一,原保險公司的激勵競爭。根據《保險法》的規定,原保險人在辦理再保險業務時對其分保業務有告知義務,并且分出人要向接收人解釋自身業務的情況,因此在缺乏專業再保險公司的情況下,國內保險公司傾向于和外國公司洽談再保險業務,防止國內競爭公司知道自己的業務信息;第二,再保險市場秩序不規范。據調查,國內保險公司的分保傭金為20%左右,但國際再保險市場上的傭金在32%左右,國內外的分保利益相距較大,同時國內一些公司為了自身利益利用不正當手段擾亂國內再保險市場,使得國內保險公司更愿意選擇國外公司。
目前國際再保險市場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以倫敦、德國、瑞士、法國為中心的歐洲再保險市場,以紐約、百慕大為中心的美國再保險市場和以新加坡、日本、香港為主的亞洲再保險市場。亞洲再保險市場的中心尚未形成,我國要盡快發展再保險業,提高再保險業的實力,使中國再保險市場成為亞洲再保險市場的中心。
1、采取多種措施增加再保險供給主體,形成成熟的、多元化競爭的再保險市場
第一,組建實力雄厚的大型專業再保險公司。我國再保險市場供給主體嚴重缺乏的現象不可忽視,專業再保險公司是再保險市場產品供給的主流主體,迫切需要大型專業再保險公司保證再保險市場的安全運行,擴大我國專業再保險公司的國際影響力。第二,大力鼓動民營資本進入再保險市場。民營資本進入再保險市場設立專業再保險公司,可以擴大我國再保險市場的供給主體,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促進再保險市場的創新,提高我國再保險市場的服務水平和質量。第三,吸引外資專業再保險公司或者參股中資再保險公司。外資的進入可以增加我國再保險市場的供給主體,并且外資再保險公司擁有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管理實力,實踐經驗豐富,可以學習他們的先進承包技術、經營管理方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外資再保險公司的影響力,可以進一步擴大我國在國際再保險市場上的分保業務,有助于我國成為亞洲再保險市場的中心。
2、加強國內保險公司的合作,組建再保險集團
組建再保險集團可以使各再保險公司各成員之間互惠互利,相互分散風險,穩健自身經營,擴大中國再保險市場的整體承保能力。引導各公司加強合作,甚至組建再保險集團,不僅可以在空間上分散風險還可以擴大業務量,以相互扶持來促進我國再保險市場的發展并完善我國的再保險市場。中國再保險公司相互合作的典范有很多,比如1997年的航天保險聯合體,2000年的核共保聯合體。
3、提高中國再保險市場技術水平,加快培育再保險專業人才
再保險發展的核心是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國要采取一些激勵措施鼓勵再保險公司開展技能培訓,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再保險公司對再保險技術水平的重視,擴大資金的投入,加大產品的創新,引進外國專業人才,了解外國再保險實踐經驗,學習外國再保險先進技術,用以培育國內再保險專門人才。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國內再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國際再保險市場上中國再保險業的地位,擴大再保險業務,促進中國再保險市場的壯大。
4、完善再保險監督制度,建立中國特色的再保險監督體系
再保險監管的關鍵是償付能力的監管,監管的重點是原保險公司,從而間接的監管再保險公司。原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具體指的是對其自留額標準的監管,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具體指的是相應的資金保證。而當前的監管落后于再保險事業的發展,因此要完善準入和退出監管制度,并且加強監管商業分保,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加強再保險監督能力,盡快建立中國特色的再保險監管體系。
[1]中國保險年鑒編輯委員會:2012年中國保險年鑒[M].2013.
[2]中國保險年鑒編輯委員會:2011年中國保險年鑒[M].2012.
[3]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Z].www.circ.gov.cn.
[4]胡炳志、陳之楚:再保險(第2版)[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5]胡海紅:完善中國再保險市場的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
[6]邱七星: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研究[D].廈門大學,2008.
[7]石鑫蕊:國際在保險公司全球業務管理模式及其借鑒[J].保險研究,2013(1).
[8]曹志波、葉亮:中國再保險業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上海保險,2006(1).
[9]項宇、謝志剛:中國再保險市場供求狀況分析[J].財經研究,2000(8).
(責任編輯: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