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姣艷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205)
跨境電商發展給高職外貿人才培養的啟示
○毛姣艷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205)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跨境電商成為對外貿易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成為近兩年來對外貿易的“新寵”,也是未來外貿發展的趨勢。本文以國家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為契機,從跨境電商發展現狀與前景、跨境電商企業對外貿人才需求趨勢分析入手,以從事跨境電商經營的外貿人才培養為目標,探求培養高素質外貿與電子商務復合型人才的途徑。
跨境電商高職高專外貿人才培養
2013年10月起,由國家商務部、發改委、海關總署等九部門共同出臺的《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在全國部分地區陸續實施,這一政策意見為中國跨境電商發展掃除制度障礙。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確從2014年1月1日起,滿足條件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也能享受增值稅、消費稅退免政策,這一通知為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國內貿易形勢的變化,跨境電商市場的政策環境更加優化,2015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既普遍支持國內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又將重點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這為跨境電商企業的做大做強提供了更有效的激勵機制。
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新型外貿交易模式層出不窮,跨境電子商務在對外貿易中被廣泛應用,它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是未來外貿發展的新動力。相對于傳統的貿易而言,跨境電商具有海量商品信息庫,擁有面向全球市場的巨大潛力,具備即時性、便捷性等多種優勢,使下單、付款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縮短了產品從廠商到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重塑了對外貿易價值鏈,并通過對貿易市場、貿易主體、貿易成本、貿易風險等方面的影響改變著傳統的對外貿易模式,實現了無國界貿易。而且與傳統進出口貿易增速不斷下滑不同,我國跨境電商呈現異軍突起的局面。據統計,2008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總額僅為0.8萬億元,2009年增長至0.9萬億元,增長率僅為9.2%,這之后,跨境電商呈現飛躍發展勢態,交易規模增長率始終保持在25%以上,最高達到33.3%,交易額也從2010年的1.1萬億元迅速增長到2014年的4.2萬億元,預計2015年和2016年將會分別達到5.5萬億和6.5萬億,這與傳統外貿增速形成鮮明對比,也給傳統貿易帶來巨大沖擊與反思。在進出口比例方面,從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看,出口比例為85.4%,進口比例僅為14.6%,而隨著國內市場對海外品牌認知度的提高以及對海外商品需求的增加,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比重將不斷提高。
截至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余家,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商的企業已超過20萬家,主要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有阿里巴巴、速賣通、蘭亭集市、敦煌網等。大量傳統外貿工廠、企業和本土品牌商蓄勢進入外貿電商領域,跨境電商在我國外貿交易額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跨境電商作為我國外貿進出口新的增長點,國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視其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專門針對跨境電商的關、檢、稅、匯等監管政策、物流倉儲及金融支付等服務配套政策,積極推動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另外,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跨境電商企業銷售的產品品類和銷售市場更加多元化,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跨境電商企業對專業外貿人才的需求與現階段人才的培養是極度不平衡的。一方面,兼具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特征的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的綜合性需求較強,單一的專業人才培養無法滿足企業對“通才”的需求,而跨境電商處于發展初期,各高職院校沒有復合型專業針對性培養相關人才,企業很難直接招聘到滿意的人才;另一方面,傳統的中小型外貿企業需要轉型升級、新興的跨境電商經營企業高度發展都急需大量的相關人才,而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他們的共同目標,他們把握時代脈搏,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但缺乏對專業人才培養和管理的時間金錢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跨境電商的發展。據預測,整個電商行業未來三年的人才缺口將達到445.7萬,而且隨著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壯大,缺口還在擴大。可見,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復合型人才短缺問題成為制約跨境電商經營效率、阻礙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快跨境電商經營的外貿人才培養與開發顯得至關重要。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顯示:跨境電商發展的核心是國際貿易,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電子商務結合出現了新特征,所以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更能滿足企業的要求,現有企業選擇跨境電商人才最多的傾向還是集中在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上;在復合型人才與專業型人才選擇上,跨境電商企業更傾向于前者,那么高職院校在現有專業基礎上僅僅增加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的人才培養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素質與技能的要求,跨境電商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是指精通外語、熟知各大平臺操作運營規則,掌握對外貿易政策動態、了解知識產權與區域習慣等這類人才,絕大多數企業更青睞于有一定技巧和實戰訓練、能夠解決問題的業務崗位人才,并非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人才。
1、重新定位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要精準定位,同時應當具備時代感和特色化,目前全國高職院校外貿人才的培養目標過于老套、模式化,普遍都是培養具有良好外貿職業道德、誠信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等素質,掌握國際貿易專業基礎理論及進出口業務各類知識,具備單證制作、外貿跟單、外貿業務、進出口報關報檢、國際貨代等職業技能的人才。筆者認為,在跨境電商大行其道的時代背景下,在開展電商經營的外貿企業人才緊俏的機遇下,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調研區域經濟市場的外貿人才需求結構,并積極利用自身辦學上的優勢、將人才培養目標與區域經濟發展實際需求及外貿人才結構現狀匹配,對復合型外貿人才的職業技能素質也應當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英語寫作技能,因為跨境電商平臺中與交易對方的在線交流、產品描述、下單接單等過程都需要使用英語,雖然很多平臺都會提供一些模板及翻譯助手等軟件來幫助指導交易,但一定的英語水平將會使交易更順暢。其次,經營者除了具備國際貿易的知識外,還需要更多地掌握國際物流、電子商務、國際市場營銷等專業技能,具體到國際物流的比較選用、海外倉儲、交易風險控制與糾紛處理、產品照片的拍攝與處理、網頁的編輯與美化、網絡營銷與推廣等等。
2、更新與產業、行業、崗位對接的人才培養體系
2015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國發〔2015〕41號),決定取消了6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這其中包括國際商務單證員、國際貿易業務員、外貿跟單員、外貿業務員等外貿類崗位的資格考證,這意味著傳統的基于外貿業務流程及工作崗位設置的人才培養體系需要重新修訂。在跨境電商的背景下,應著力培養電商產業發展所需的外貿人才,而不僅僅是傳統進出口貿易崗位所要求的貿易專才,因此,要從對電商產業、行業的調研入手,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以及定位,并通過對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設置、課程教學模式以及專業教學團隊的構建等方面的改革來培養具備扎實的國際貿易知識,通曉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操作,能熟練運用英語和計算機等工具進行市場開拓的電商外貿人才。
3、拓展校企合作方式,加強實踐鍛煉
《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指出,在開展跨境電商的企業中進行企業希望的跨境電商培訓組織方調查,只有3%的企業選擇了大學教育,8.0%的企業選擇了政府培訓,超過65%的企業則希望這種培訓與相關人才培養的組織方為各跨境電商平臺,這充分說明,在營銷方式伴隨著網絡技術手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后,現在的用人單位也發現學校的教育是脫離實際的,職業教育沒有跟隨時代做出反應,因此才會出現用人單位把學校對人才培養的信任度放在最后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巨大人才缺口的局面。那么,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積極尋求與企業的多元化合作,比如可以通過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共同建設課程資源、共同組建教師團隊、共同建設實習實踐基地、共同促進就業等辦法來推動專業建設。事實上,《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指出,絕大多數被調查企業都愿意跟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合作方式可以多樣化,包括在實踐中為學生提供貨源與指導、接收專業教師掛職鍛煉、派企業兼職教師講座等形式。同時企業也明確表示他們并不缺純技術性的人才,也不缺高級管理人才,大量缺少的是真正具備綜合能力從事業務的人才,而這類人才中普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專業知識不扎實,知識面窄,視野不夠寬。所以,學校在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應該改進,在教學中,利用阿里巴巴、速賣通等平臺開展實操教學,在實際操作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解決的方法。通過實踐,從過去教師讓學生學的形式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的模式。在拓展專業視野上,讓學生通過當地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稅務等部門到校開展各種專題講座學習要比專業教師的傳授更為有效。
4、教學團隊的轉變
在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普遍是由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而跨境電商經營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如果教師沒有實際操作的工作經驗,在指導學生方面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所以在教學團隊的建設上,除了傳統課程的教學,還需要引入大量有外貿電商實操經驗的兼職教師,他們主要向學生傳授如何開發海外顧客、如何促成交易、如何建設網絡平臺以及各種電商平臺應用中實際操作的經驗。當然,學校也應該積極從各方面渠道尋求為現有專職教師提供有效有用的掛職鍛煉機會,從根本上打破教師抱書本上課的模式。
(注:基金項目:2015年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職業教育專項研究課題:基于跨境電商的涉農外貿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課題編號:GX1534)。)
[1]張瑋瑋:教改下的高職高專跨境電商人才培養[J].人才,2015(2).
[2]陳長英:浙江省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養路徑研究[J].商貿人才,2015(1).
[3]樓淑娟: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3(11).
[4]邢春梅、岳海峰:高職院校旅游電子商務課教學改革研究[J].職業教育,2013(6).
[5]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中國跨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究報告[EB/OL].http://b2b.toocle.com/detail--6254680.html.
(責任編輯:熊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