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玲,麥 爽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66200)
黑龍江省農業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丁 玲,麥 爽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66200)
現如今,大多數人只要談起低碳經濟,提到工業生產、城市建設的較多,提到鄉村文明、農村經濟的很少。實際上發展農業低碳經濟已成為我國的重中之重,并且有巨大的潛力。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很適合農業低碳經濟的發展,但還是有些不利因素制約其發展。這就需要政府出臺一些鼓勵農業低碳經濟的政策和措施,農戶也應該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如避免或少量使用化肥、尿素、農藥等化學物質,讓農業低碳經濟這個新詞落到實處。
黑龍江;農業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一)農業低碳經濟的含義
農業低碳經濟是低碳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在農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中,以減少大氣溫室氣體的含量為目標,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來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機質、發展可再生能源、防治蟲災、降低生產成本等一系列農業生產方式,從而獲得最大收益的經濟形式。
(二)農業低碳經濟的主要特點
1.節約性。農業低碳經濟可以減少對農用化學藥品的投入,既降低了農戶在農業生產中的成本,又可以實現農業的最大產出。
2.環保性。農業低碳經濟屬于“三低”型經濟,即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它不僅可以減少農藥、化肥、尿素等化學物質對土地和水源的污染,而且還會對生態環境起保護作用。
3.高效性。農業低碳經濟不僅強調低碳,也強調高效。它能夠保護生態環境,開發新技術,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同時,也能推動農業經濟向前發展。
4.安全性。農業低碳經濟的目標是糧食安全第一、生態安全第一和食品安全第一。通過低碳農業的種植方式可以減少化學藥品間接地對人體造成危害,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
有“北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食生產基地,主要農產品產量位于全國前列。2014年國家統計局預計黑龍江省糧食的總產量達到1360億斤以上,同比2013年增產5%左右。黑龍江省近幾年積極探索農業發展的道路,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增加農戶的收益,擴大“三高”即高產量、高效益、高質量的作物面積,全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14億畝。目前,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已被黑龍江省各地廣泛應用,政府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科技。
(一)農旅互動
“走進農家樂,品嘗新鮮的瓜果蔬菜”已成為時下鄉村旅游的時尚。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村和農業為依托的新型生態旅游業,黑龍江省的許多鄉鎮便有了長遠的發展眼光,加快農業觀光采摘園建設,將城郊蔬菜瓜果生產與旅游觀光有機結合,為全省旅游業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這些特色作物的生產,能夠滿足人們對無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農業和旅游業達到雙贏。農業與旅游業的互動是旅游市場及農業經濟中的一種新興事物,農旅互動是依據農業與旅游業的產業特點和二者在發展中的密切關系,利用各自的競爭優勢,通過農業生產與旅游休閑的相互組合,達到各自經濟發展、市場擴展目的的過程。這種有機結合產生了兩種新的概念——旅游農業和農業旅游。旅游農業是指以美學等原理指導農業生產,結合現代的科學技術,通過合理的布局,從傳統農業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這種形式既能減少土地的浪費,又能為農業發展提供契機。農業旅游是指以農村景觀和農業資源為旅游吸引物,根據都市人的需求,通過合理的開發和布局,來滿足旅游者回歸大自然的愿望的一種旅游方式。
(二)網絡農業
網絡農業是指通過網絡這個平臺進行農產品交易,將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物流、消費在網絡平臺上對接,實現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產業鏈網絡化產業模式改造。通過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搭建兩個平臺,改造四大體系,實現網絡農業運行模式?,F如今,電商越做越多,也越做越大,網上購物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在2014年,淘寶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突破571億元,再次讓全世界對中國的消費能力感到震撼?,F在的電商的確很火,龍江綠色食品也一直追趕電商這班車,用網絡指導農業生產的相關知識與技術,如優良品種資源,栽培技術,生長期間的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再利用生態農業等綠色招牌,使農民在網上出售自己家的農產品,這樣農民受益了,生態也變好了。人們夠買了這種無污染、安全的綠色食品,不僅滿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而且還能刺激低碳式經濟的發展。
(一)農村用能消費結構不合理
隨著農村人口的日益增多和經濟的持續發展,農村用能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我們不能把農村能源的問題簡單地看作是一種燒柴問題,而是一個既關系到農村經濟持續和穩定發展,又關系到能源供給,分配,平衡及改善生態環境的重大問題。黑龍江省地處高寒地區,農民的生活受到了這些氣候條件的制約,自然條件的特點決定了農村能源建設的特殊性,為此及時處理省內農村現存的問題,使農村能源建設經費投向更加合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農業技術水平落后
黑龍江省政府調查發現,如果通過先進的生物技術,將每一株玉米的用水量減少1%,那么省內每年可以節約相當于四條黃河的水量,這樣節能減排工作才會實現巨大的效益。但是一些現代化的農業節能技術的應用只在一些具備一定條件鄉鎮才可以實施,并沒有普及到所有的村莊。由于我們的基礎設施不具備,有的地區經濟不足,從而導致低碳農業很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農業上,農戶們基本都以小農生產為主,收益少、經濟利潤低,不能通過技術和資金來解決低碳型環保問題。
(三)農民對節能減排的認識不足
由于環境保護的知識在農村沒有加大宣傳教育,農民們對環境污染的基本知識了解比較少,生態環境意識薄弱。農村污染的來源主要有三點:一是生活垃圾;二是焚燒秸稈;三是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的過度使用。
(一)充分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將污染降到最低
黑龍江省屬于寒溫帶—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省政府可以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如,秸稈、薪柴、人畜糞便等傳統能源和風能、水能、潮汐能、地熱能等新能源,采取太陽能畜牧舍、太陽能溫室供暖系統、用腐爛的秸稈做肥料,變廢為寶、風力發電、微水能等措施,來減輕自然條件的制約。
(二)以科技創新促進農業低碳經濟的發展
大力開發新的低碳技術是黑龍江省發展農業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省政府應該積極借鑒其他省的先進技術,并與本省的技術相結合,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分別進行技術創新和改良。黑龍江省還要開展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的活動,培養優秀的農業技術人才,給學生們提供到企業實習的機會,將學到的知識都能運用到實踐中去。同時,政府對于開發農業低碳技術的資金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將國家撥出的專款主要用于技術推廣和技術創新,一切以農民的利益出發,并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
(三)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
要想將低碳農業技術有效地實施,必須得到農民的配合。政府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鼓勵農民自主研發新的生產技能,提供先進的設備,以他們的需求為己任,再通過廣播、報紙、雜志、電視、宣傳冊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業低碳經濟,組織農民到經濟發達的地區參觀并學習,讓他們了解到低碳農業的重要性。提高農民素質是建設新農村的關鍵,也是增強低碳農業發展的動力。
(四)加強對農業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
農業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應該對所管轄的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找出農業發展出現的問題,制定目標,明確發展的首要任務,及時建立相應的政策、法規。鼓勵有知識的科研人員深入到農村進行研究,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以增加糧食產量,達到低碳農業的目的。
[1]張 瑋,錢笑盈.淺析黑龍江省發展低碳農業的必然性和途徑[J].商業經濟,2011(8):9-10.
[2]金 成.黑龍江省農村能源建設投資趨向探討[J].可再生能源,2004:65-66.
[3]佚 名.都市人的新需求決定農業的新走向[J].北京農業,2012(7):1-2.
[4]張 瑩.農業與旅游業互動發展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13-28.
[責任編輯:高 瑞]
F269
A
1005-913X(2015)04-0047-01
2015-01-21
佳木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項目(2014WM06)
丁 玲(1975-),女,黑龍江牡丹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循環經濟、產業經濟、工商管理;麥 爽(1993-),女,黑龍江杜爾伯特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