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皓
(安陽市幸福渠管理處 河南 安陽 455000)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康皓
(安陽市幸福渠管理處 河南 安陽 455000)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門,關乎著事業單位自身健康發展的趨勢狀態,與社會經濟全面持續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實施后,事業單位固有資產的管理方式方法相對應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強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成為領導、管理層面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簡要分析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國有資產的新界定與產生的影響,剖析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如何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出具有實踐性的政策建議。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固有資產 政策建議
在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浪潮中,行政事業單位改革勢在必行,尤其是在新會計制度頒布實施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所遵循的規章制度和劃分標準有所變動,如何強化提升其管理效果成為其工作的關鍵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歸屬行政事業單位所有、依法獲取并占有的,能夠用貨幣衡量確認的各種資產的匯總,目的在于服務于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功能的發揮和相關社會經濟職責的實施。
1、國有資產核算方面的影響
依據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部分行業根據成本核算和績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中引入權責發生制?!比绱艘粊?,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相關國有資產的核算方式發生不容忽視的變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形成、使用、耗費均需要進行合理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進而形成其重要物質資源。傳統模式下的付款后記賬甚至物資簽收后入賬不及時的現象即將消失,轉而變為新形勢下的權責發生質的引入,國有資產的記賬規則以使用權的實際交接時點為準,未交付的款項化為其它應付款科目。
日益變化的市場經濟和創新改革的事業單位中,原有的會計科目難以滿足現實的社會需求,其經辦會計人員產生無所適從的情況。具有特殊性質的事業單位,在舊有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其國有資產的日常使用過程中基本忽視折舊的計提,始終以購買時的價值記錄于購置、使用至報廢全過程,如此造成日常使用過程中國有資產的磨損和損壞難以在賬面價值中呈現,其新舊程度無法根據實際價值進行合理判定確認。長此一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存貨之間存在不對等的現象,造成事業單位存在大量的虛無資產價值。
2、賬務處理、規章制度和職責責任方面的影響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作為其重要的內部管控部門之一,在資產的預算、購置、領用、使用至報廢過程中均承擔著實物監控職責,但有些事業單位部門設置不規范,缺乏有效的、統一化的協調管理部門,從而導致資產難以收回,甚至資產去向未知。在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中,有些單位并沒有做到心中有數,國有資產的管理混亂,常常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一些通過調撥或者捐贈獲取的國有資產核算納入資產管理系統,但賬面系統不能如實反映。
1、國有資產配置不合理,分布范圍過于分散
行政事業單位經營的特殊性,其國有資產的形成構建渠道非單一化,既有來自上級機關撥付、其它相關單位無償饋贈取得的資產,又有自行采購、自行建造和自行管理形成的資產。日常化資產配置缺乏統一性,事業單位內部資產配置管理隨意性、偽科學性和欠合理性普遍存在。比如行政劃撥取得的用地和依靠行政規費收入自行建造的辦公大樓、房地產項目等的形成隨意性比較強烈;不同單位之間因攀比心理而帶來的對無償占用的辦公資產的改建、擴建和相互不切實際的爭建現象明顯;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占用的國有資產與其承擔的任務量不協調相符,存在資產購置方面的嚴重浪費甚至相關官員的腐敗現象。
2、國有資產監管不嚴謹,流失嚴重
就目前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管機制相對比較松散,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難以落實實踐,導致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低下、流失相對嚴重的情況。有些單位對于國有資產中經營性質的變化如由非經營性向經營性的轉變,相關資產的評估和轉移手續不規范,資產的保值增值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造成資產調控管理困乏和大量閑置現象,難以發揮資產應有的使用效益,由此引來國有資產的大量浪費和無償流失。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獲取的無償性和日常的非盈利性使其不存在使用成本,日常管理過程中缺乏評估和流動監控,折舊計提、日常損耗和資產增值幾乎被遺忘,資產的處置不走程序化報批、往來賬項長期固存而不被清理以及混亂化的投資管理,有時還存在國有資產鉤織的重復化,產生一堆廢品。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內部權責不明晰,相關責任人之間互相推諉責任導致資產的流失無法追回,資產的使用價值和賬面價值打折折扣。
3、國有資產購置處理缺乏規范性,管理考核機制不完善
我國大多數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考核機制相對落實,難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決策機制集權領導化相對比較嚴重,缺乏市場化考察和民主化參與決策,如此購置的國有資產沒有規劃性,缺乏前期預算管理機制,造成大量國有資產的堆積,整體使用效率下降造成資源的浪費。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處理隨意性較大,處理換置中領導權力過于集中,資產保管個人負責制實施不嚴謹形成的損失無從追蹤,有時可能產生個人腐敗現象。在資產購置過程中,不同事業單位之間存在攀比現象,一味追求高科技高水準強功能的資產,沒有深入考察本單位的實際需求導致資產無人會使用,片面化的追求難以提升資產整體工作效率的改善。另外,國有資產的后續處置過程缺乏嚴格的透明機制,相關人員的干涉使規范化程序化的處置流程環節難以付諸于實踐中,造成國有資產的管理責任不明確和無名流失。
4、國有資產的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動態化管理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基礎性工作雖已經建立,制定一些相關管理規章制度,但管理機制缺乏完備性,資產的保值增值效果不理想,與國有資產的數量、質量和結構的變化幅度不匹配。資產管理過程沒有將現有的實物數量質量與相關聯的財務管理實現有機結合,缺乏定期的實物盤點和清查環節。國有資產的管理人員隊伍有萎縮發展的趨勢,隊伍建設不健全,相關管理工作由其它單位財會人員兼職,不相容崗位的人員兼任導致管理趨于形式,領導監督管理部門重視程度不足,由此造成賬實不符的現象。再者,舊有會計制度下的會計科目規定范圍不清晰,國有資產的科目劃分不明確,難以實現國有資產的有效管理。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給國有資產的管理帶來機遇挑戰,既有有利的強化嚴謹化管理的正面影響,又有迫于改革創新的壓力,有效解決目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可以從管理理念、制度建設、人員績效考核管理三個方面提升優化整改措施。
1、樹立科學化的國有資產管理理念
強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能力的根基在于科學化管理理念的貫徹落實,讓全體員工從心理上認識到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行為踐行有效監管和職責對等。單位領導管理者高度重視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并將其管理效果與領導績效考核相關聯,強化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自上而下的科學化管理理念的建立為國有資產管理能力的提升建立良好穩固的外部環境。其次,與時俱進的宣傳學習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知識,明確有效化管理對單位全面化發展的促進作用,建立職責對等、不相容崗位多人管理的管理責任機制,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權利,穩固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地位,讓每一位資產管理人員均能承擔相對等的職責權限。
2、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首要從管理程序、管理手段的規范化入手,嚴格按照新會計制度下國有資產的新價格確定標準進行全面清查,整理資產名錄登記入冊,進行科學合理化的資產配置管理以實現資產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國有資產的購置審批程序及管理規則清晰化,遵循普通規格的集中采購制度、價格昂貴的設備采取公開招標制度,有效避免自行采購帶來的管理成本和采購價格的提升以及質監部門與采購人員之間的暗箱操作現象。資產的入庫管理環節規范化,使管理者、使用者與報廢處理者各守其職,不同人員的監管可以保證資產使用效率的改善,定期國有資產的盤點清查可有效實現實物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有機結合保障賬實相符。最后,嚴格按照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相關資產會計信息真實性和準確性核算,強化崗位責任制的落實,與管理者、使用者簽訂崗位問責保證書,激發管理者、使用者的工作主動性與自覺性,提升國有資產的管理及使用效率,避免國有資產的無謂流失,監管機制的嚴謹可強化國有資產處理工作的規范化和處置后續工作的清晰化,有利于資產使用效益的改善。
3、加強管理激勵機制和人員績效考核改革力度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能力的優劣取決于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水平的高低,管理隊伍建設尤為重要,強化管理專業知識的宣傳,根據單位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進行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定期不定期的學習,必要時可為管理人員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確保管理隊伍建設能夠實現管理意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三方面始終保持與市場需求的緊密結合,有效提升國有資產管理質量的提升。再者,規范國有資產管理激勵考核機制,重新調整定位管理者、使用者對國有資產的關注點在于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日?;芾砉ぷ鞯膰乐斝裕Y產使用價值的最大化,并與個人的績效獎金評定相關聯,最大限度地激發全體員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提升國有資產管理質量,降低管理成本。
[1]方萍:如何科學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協會月報,2013(6).
[2]張有浩: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分析[J].管理縱橫,2013(5).
[3]劉元:新會計制度推行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影響分析[J].會計之友,2013(12).
[4]黃亦軍:議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影響與完善[J].財經界,2014(3).
[5]謝淑霞: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4(16).
[6]鐘波:淺談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J].管理視野,2014(2).
(責任編輯:諶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