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沈從文的后半生:這是什么樣的故事

2015-01-03 02:07:28張新穎
上海文化(新批評) 2015年1期
關鍵詞:受害者時代

張新穎

沈從文的后半生:這是什么樣的故事

張新穎

這個內在的自我更要自始至終保持其開放性,有自我而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不要害怕別人說你沒有見解,沒有思想

《沈從文的后半生》(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這本書,出版幾個月了,有時候我自己也會翻翻,不期然地產生出一些新的想法,這是非常奇妙的體驗。我在寫的時候,沒有體會到的東西,慢慢地體會到了;寫的時候沒有明白的事情,會慢慢明白。也就是說,這本書,其實是大于寫這本書的人的。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狀態;如果你寫了一本書,它和你一樣大,或者比你還要小一點,恐怕不是很好的事情。

也就是說,如果把沈從文的世界,限制在一個研究者或者傳記作者個人的世界里面,那就可能非常不妙。所以回過頭來,我會有點感謝自己這樣一個笨的寫法,盡量地呈現沈從文這個人他的后半生是怎么過來的,至少表面上不那么急著用我自己的想法、觀念來解釋他、判斷他。那樣做可能寫起來會比較痛快,讀起來也會比較痛快;但是那樣做的話,就存在著把這個人縮小、定型、標簽化的危險;限制住了,就喪失了開放性——向更多更深的理解開放。最重要的還是對象本身,要小心翼翼地保護、保存,進而發現、發掘對象本身的豐富性。

話又說回來,如果一個研究者或傳記作者沒有他自己的感受、他自己的觀察、他自己的想法,他又如何能夠知道要保護、保存什么?他又如何去發現、發掘?他更如何形塑出一個貫通的形象、一個完整的世界?換句話說,一個研究者或傳記作者,怎么可能沒有一個內在的自我呢?誠然如此;不過我還是想說,這個內在的自我,還是保持、隱約在內含的狀態比較好;同時,這個內在的自我更要自始至終保持其開放性,有自我而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不要害怕別人說你沒有見解,沒有思想。

如果我們把沈從文后半生這么漫長時間的經歷看成一個故事的話,這個故事不是一條單一的線,它是立體的,有很多層次疊加融合在一起,讀這個故事的人,領會到一層,就能明白一些東西;過了一段時間,可能還會領會到另外一層。我的腦子比較慢,我領會這個東西,需要過很長的時間才明白那么一點點,沒有法子一下全體會到,全明白。雖然這本書是寫完了,但是我明白的過程還沒有完。

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可能包含著哪些含義?就像這本書,是一個開放的文本,它有可能朝哪些方向開放?

絕境,和在絕境中創造事業的故事

一個人敢于把自己的人生走到最底部,和不敢走到這樣的境地,是有差別的

第一個我想說的是,絕境和在絕境中創造事業,可以把這本書讀成這樣的一個故事。這本書一開頭,這個人就精神崩潰、自殺,一般來說,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一個故事,不會一開始就這樣。一開始就這么一個劇烈的沖突,一個極端的情境,往后怎么寫呢?但是他人生就是這樣的,1949年就經歷了這個,一個人走到絕境,走到走投無路的地方。這個絕境,我用不著多說,是時代本身壓給他的,是時代的轉折壓給他的,因為到了這個關口,他以前的創作方式沒有辦法繼續下去了,他的事業被摧毀了。這個是一個方面。

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一個人要走到絕境,其實是有他自主選擇的成分在。因為時代的巨大轉折和壓力,不是沈從文一個人所承受的,很多人都在承受,為什么只有這一個人要走到精神崩潰去自殺的程度?當然沈從文個人當時的現實處境有非常特殊的地方;除此之外,我想這當中,就還有一個勇氣的問題,有一個人的大勇敢在。我們人這種動物,本能里面就有自我保護的反應機制,當碰到危險的時候,碰到絕境的時候,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辦法避開它,繞開它。1949年也不是說沒有這種辦法,可以稍微妥協一點,可以隨波逐流,大家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順大流。當然隨波逐流是一個不太好聽的詞,那換成好聽的與時俱進就可以了。這樣一來,這個絕境就避開了??墒沁@個人就是不肯,不能稍微圓通一點。他就是要一條道走到黑。這樣的結果他是知道的,非常清楚。

一個人敢于把自己的人生走到最底部,和不敢走到這樣的境地,是有差別的。差別在于,當我們本能地避開人生最絕望、最可怕的境地之后,在精神心理上,我們的人生永遠會有可怕的東西躲在暗中??伤皇?,他死過一次了,當他死過一次再活過來的時候,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最可怕的事情已經經歷過。避開可怕的絕境一直在活著的人,那個活著的狀態,有一種可能是茍活,是在不死不活的狀態,而他死過了一次再活過來,那真的是活了,而且再也沒有什么力量能夠讓他再死一次,如果他自己想活的話。在后來的歲月里,比如說在文革當中,沈從文的遭遇要慘多了,但是他再也沒有像1949年那樣精神糾結反復,以致崩潰。

所以這樣從死去一次再開始活過來的后半生,有這么一個特殊的起點,糟糕到底的起點,卻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起點。我們一般人不會有這樣一個最低的起點,可就是這樣的一個起點,才奠定了以后的路是往上走的路。

我要講絕境,要講在絕境當中活過來,而且活下去,還有一個怎么活法的問題。沈從文自殺,是因為他的文學事業不能繼續了,他是把生命和事業聯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活下去,就還得有事業。這個地方就顯出這個人特殊的本事,他能在絕境中創造事業,文學不行了,就另辟新路。我們都知道他轉身投入了文物研究的事業,并且在這個轉過來的領域里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其實往前、往后想想,這也不是他唯一一次面臨絕境,只不過這一次非常慘烈。他年輕的時候從湘西的部隊跑到北京,生活沒有著落,考大學考不上,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但硬是從這樣一個低的起點,從無到有,一點一點闖出來,成就了文學上的事業。往后看,比如說文革當中,他下放到湖北咸寧干校,好不容易改行創造的第二份事業,就是文物研究,又到了絕境。沒有任何的書,任何的資料,怎么做研究?而且身體的狀況特別差。又一次到了人生底部,能不能干點可以干的?所以他再做改行的打算和實驗,認真嘗試舊體詩的寫作。他有一個從絕境當中創造事業的特別性格。

比起絕境來,在絕境中以日復一日的努力創造事業,是更有意義的

后來我慢慢體會到,這個性格的背后,其實是生命的創造能量在支撐,是創造的能量要求釋放,要求落實到具體的事業上去。

沈從文1949年的絕境是比較戲劇化的、沖突極端激烈的時刻,但絕境絕不只是那樣的時刻;其實可以把他漫長的整個后半生,就看成一個漫長的絕境。整個漫長的后半生就在對抗這樣的一個絕境,以創造事業的方式,以日復一日的方式。

毋庸諱言,我們的注意力通常會更為戲劇化的絕境時刻所吸引,但我想說,比起絕境來,在絕境中以日復一日的努力創造事業,是更有意義的。

個人和時代關系的故事:超越受害者的身份

第二點我要講的,這個后半生,還是一個自我或者個人和時代關系的故事。寫這本書,我想寫的不是沈從文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普遍的遭遇,我寫的不是一代人或者是幾代人的一個典型,我寫的不是一個模式的故事,我寫的就是這一個人。這一個人和他同代的很多人不一樣,和他后代的很多人不一樣,我就是要寫出這個不一樣。他是一個不能被放在一個共同的模式里敘述的人。不一樣是因為他有一個自我,這個自我和時代的巨大潮流、壓力之間形成一個關系。偏離在社會大潮之外,自己找一個角落做自己事情,沈從文是這樣的一個人。我反復講過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用了沈從文1957年五一節畫的上海外白渡橋上的游行隊伍和黃浦江里一只游離的小船的即景圖,這幅圖的位置關系很有意思,我把它解讀成一個隱喻,隱喻他在轟轟烈烈的時代潮流之外,找到很小很小的、特別不起眼的、你會忽略的這樣的一個角落,來做自己的事情。

一般來說知識分子是不愿意待在角落里的,知識分子要做時代潮流的引領者,要做弄潮兒,如果不能,至少要跟上,不能落伍不能掉隊??墒侨舾赡曛竽慊剡^頭去看,偏偏是這樣和時代潮流隔著距離,在這樣一個誰都不會去理睬的角落里的人,才做成了事業。為什么會這樣?個人要處在什么樣的位置才能和時代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義的關系,這個意義不僅僅是對于個人的,而且也是對于時代的?

個人和時代之間還有一個問題,我特別想講這個問題。毫無疑問,沈從文以及沈從文的那一代人甚至后面的幾代人,他們是劇烈變動時代的受害者,遭受了很大的摧殘和屈辱。受害者這樣一個身份,是時代強加的,沒有人愿意做受害者。所以這是一個完全被動的身份。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當那個時代過去以后,比如說文革過去以后,很多人會愿意強調自己受害者的身份,突出自己受害者的身份。這是人之常情,容易理解;但事情的另一面是,這樣一來,不管是在意識里面還是在無意識里面,等于承認了時代強加給個人的被動的身份,也等于變相地承認了時代的力量。在一個變化非常大的時期,一個人除了是一個受害者,還有沒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受害者這樣一個被動的身份,自己來完成另外一個身份?避免只有一個被動接受的身份,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到20世紀80年代,沈從文的境況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他可以出國講學了。他在美國做演講,做了二十幾場,演講的內容一是講文學,二是講文物。講文學只講一個題目,不是講他自己的作品,也不講1930年代他盛名時期的事情,而是講1920年代他剛剛到北平時候的文壇情況。講文物的題目就很多了,今天在這個學校里講扇子,明天到那個學校里講絲綢。他準備了大量的幻燈片,一講起來就很興奮??墒撬仓?,來聽他演講的人更希望聽到的是他在1949年以后的遭遇,他們更希望從這個人的口中親自證明這樣的一個時代強加給知識分子的各種各樣的殘害力量,希望聽到受害者的證詞。在此前前后后很長的時期里,到海外的中國作家演講,只要講這個題目,下面的反應一定是非常熱烈的??墒巧驈奈木筒恢v。

很多人會猜測,他是不是過于謹慎?是不是很膽小,很害怕?我已經說過,他死都死過了,還會害怕什么?他有他自己主動創造的身份,這個身份要比受害者的身份更有意義,對他也更重要。他講了這么一段話,特別樸素特別誠懇。他說:“在中國近三十年的劇烈變動情況中,我許多很好很有成就的舊同行,老同事,都因為來不及適應這個環境中的新變化成了古人。我現在居然能在這里快樂地和各位談談這些事情,證明我在適應環境上,至少作了一個健康的選擇,并不是消極的退隱。特別是國家變動大,社會變動過程太激烈了,許多人在運動當中都犧牲后,就更需要有人更頑強堅持工作,才能保留下一些東西?!薄f的是“一個健康的選擇”和頑強堅持的工作,這個選擇和工作讓他超越了單純受害者的身份。

沈從文后半生的故事是一個人自我拯救的故事,也可以說是一個人對一個時代救贖的故事。這樣說會不會有點夸大?一個人的力量可以補救一個時代的荒蕪嗎?從數量上,是不可能的;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一個時代連一個做事情的人都沒有,和有這么許多的個人——沈從文當然不是唯一的這樣的個人——來做事情,是不一樣的。有這樣的個人,證明這個時代還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摧垮,也證明人這個物種不可能被全部摧跨,證明人這個物種還可以存在下去,還有存在的價值。超越受害者的位置,超越時代強加給你的身份,自己創造另外一種身份,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

創造力的故事

他有他自己主動創造的身份,這個身份要比受害者的身份更有意義,對他也更重要

第三我想講的,這還是一個關于創造力的故事。沈從文這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軟弱、非常普通,可就是這么一個人,充滿著創造的能量。這個人一輩子為什么要做那么多事情?特別是后半生在歷史博物館,人家其實是不想讓你做什么事情的,不做倒還會安穩一些,做了,而且常常是硬要去做,麻煩就出來了。開始的時候我歸結為一個人的性格,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閑不住,忙不完,要做這要做那。后來我多少明白了一點,他這個人的生命里面有豐沛的創造的能量,要把創造的能量發揮出來,不發揮出來,憋在里面,一定很難受。

沈從文的后半生,又是一個生命的創造能量不斷釋放、不停地探索著往前走的故事

這個創造力的表現,很重要的一條是,他做的事情是沒人做的。他做文物研究,文物研究在他半路改行過來之前早就有很長的歷史了,可是為什么他做的事情是別人沒有做的呢?《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為什么會是奠基性的著作呢?不僅僅是服飾,他文物研究的“雜貨鋪”里面,有那么多的東西,都是別人不研究的。他的研究活動不是循規蹈矩的,有他自己的創造性在里面。

我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可以有多重的解釋,但是最后我把它歸結為創造力。1953年,歷史博物館開了一個反對浪費的展覽,展品就是沈從文給歷史博物館買的各種各樣的“廢品”,比如說,明代白綿紙手抄兩大函有關兵事學的著作,內中有圖像,這是敦煌唐代望云氣卷子的明代抄本;再比如,一整匹暗花綾子,機頭上織有“河間府制造”宋體字,大串枝的花紋,和傳世宋代范淳仁誥赦相近。歷史博物館還有意安排沈從文陪同講解。這個故事,我想至少可以讀出三重意思來。第一,可以讀出來的是沈從文的現實處境、政治處境很糟糕,他們竟然會用這樣的一個方式里來侮辱他;第二,除了現實的政治壓力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壓力,就是學術同行的壓力。這個壓力是很要命的,因為這個壓力就在你身邊,是來自“專家”的,他們覺得你是外行,不懂,讓你買文物,結果你買來的是“廢品”。但我更想說的是,我們把前面的意思反轉過來,從正面看,看出第三重意思,就是沈從文的眼光和別人不一樣。他要的東西是別人眼里的破爛兒,他能見別人之未見,看出破爛兒的價值。他的后半生的事業,是在這樣一個獨特的、他自己對于歷史和文物的理解的基礎上來進行的。

他自己會說,例如綢緞研究,例如工藝美術裝飾圖案研究,例如從文物制度衣冠服飾上來研究人物繪畫的時代,那么多年沒有人好好注意,“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我于是又成了‘打前站’的什長一類角色,照舊戲說則是‘開路先鋒’”。他還說,“一個人能夠在許多新的工作中,擔當披荊斬棘開荒辟土的任務,也極有意義,能這么作,精力旺盛是條件之一,至少也可證明是生命力還充沛的一種象征!有時不是真正的精力強健,倒是一種學習勇氣!”

先鋒,打前站,開荒辟土,他的文物研究不是沿著舊有的路子跟在后面走,而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開創性。這也正是創造力的表現。所以我覺得,沈從文的后半生,又是一個生命的創造能量不斷釋放、不停地探索著往前走的故事。當然,走得艱難,創造力要得以實現,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阻礙,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忍受難以忍受的屈辱。

愛的故事

第四,我很喜歡講,這是一個愛的故事。沈從文后半生做的那些事情,長年累月在灰撲撲的庫房里轉悠,和“沒有生命”的東西打交道,有什么意思呢?說得簡單一點,是對于文物的興趣,但這個興趣再追究下去,是對創造文物的人的體貼和認識。他很早的時候曾經說到,看到一個小銀匠打銀鎖銀魚,一邊流眼淚一邊敲擊花紋,制作者的情緒和生命會不知不覺地帶到他手里做的這個活里面??吹揭恢欢共释耄敲疵佬?、溫雅,他會想到制器彩繪的人,在做的時候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在生活當中會有怎么樣的掙扎,有怎樣的喜怒哀樂,他會從物質的形式上體會一種被壓抑的無比柔情的轉化。

沈從文關心的文物有一個特點,大多不是我們一說到文物就會想到的東西,而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當中應用的、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的雜七雜八的東西,是普通人在漫長的歷史里面,用勞動和智慧創造出來的東西。長期以來正統的文物界看不上眼,他卻很有感情。這個感情其實溝通了他前半生的文學創作和后半生的文物研究。他前半生的文學創作關心的是什么?士兵、農民,甚至妓女,這樣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他對他們有感情,他愛他們,他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人類生活的莊嚴和人類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其實是由這些人一代一代延續下去的。到了他的后半生,他真的在做歷史研究了,就自然而然地把這種對歷史的感受融進研究里面。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如何看待歷史,從普通百姓到專家學者,在觀念上和興趣上,都存在著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選擇?,F代史學的第一次重大反省發生在19世紀20世紀之交,以梁啟超1902年寫的《新史學》為代表,重新厘定什么歷史。梁啟超責備中國傳統的史學只寫帝王將相,大多未將國民的整體活動寫進歷史;只注意一家一姓的興亡,而不注意人民、物產、財力等等。

沈從文憑借自己生命的經驗、體悟和真切的感情,追問什么是“真的歷史”,“一本歷史書除了告訴我們些另一時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殺以外有些什么?”這個強烈的感受,恰恰呼應了梁啟超對舊史學的批判,連文字意象都不約而同:“昔人謂《左傳》為相斫書。豈惟《左傳》,若二十四史,真可謂地球上空前絕后之一大相斫書也?!倍驈奈男闹担窃谶@樣的歷史書寫傳統之外、被疏忽了若干年代的更廣大的平凡人群。在文學寫作中,沈從文把滿腔的文學熱情投射到了綿延如長河的普通人的生死哀樂上;1949年正式開始的雜文物研究,已經是非常自覺地把產生物質文化的勞動者群體的大量創造物,置于他研究核心的位置。

沈從文的一生當中有兩條河,一條就是汪曾祺所說的,他家鄉的那條河,流過他全部的作品;還有一條河,這條河比他家鄉的那條河還要長,還要寬,這就是他傾心的歷史文化的長河,流過他整個后半生。他愛這條長河。

時間勝利的故事

沈從文心之所系,是在這樣的歷史書寫傳統之外、被疏忽了若干年代的更廣大的平凡人群

這樣講下去,可以講很多層次的故事,留待以后吧。最后我想講,這還是一個時間的故事。在沈從文漫長的后半生里面,時間是非常得難熬,各種各樣的煩惱、屈辱、挫折,要一分鐘一分鐘去捱,一天一天去捱,要一點一點用自己的努力來對付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事情,一點一點來做自己的事業。所以那個時間過得非常得慢,非常得煎熬。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都會覺得是透不過氣來、壓抑到令人窒息的過程??墒?,沈從文是研究歷史的人,研究歷史的人心里有另外一個時間,這個時間的跨度和度量的單位非常大,面對古人和文物的時候,他自然而然有千載之下百世之后的感嘆;對自己的工作,沈從文常用的時間衡量單位是代,不是一天天計算時間,也不是一年年,而是一代代的。1949年,他跟丁玲寫信說,我也不要寫作了,反正寫作有很多年輕人,我要做的是工藝美術史的研究,給下一代留個禮物吧。他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這樣強烈的自信,要留給下一代。

他從在他之前的過去時間里源源不斷汲取豐富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他把自己的一切安排、托付給在他之后的未來時間

在此之前,沈從文用差不多的方式表達過這樣的對自己文學的強烈信心。1948年,他十幾歲的兒子讀《湘行散記》,他跟兒子說,你看這些文章很年青,等到你長大的時候,這些文章還很年青。他的計算單位是一個人長大了,這些文章還有生命力。這個今天已經驗證,不但他的兒子長大了,后來好幾代人長大了,21世紀我們還會讀《湘行散記》。在后半生,他不僅僅對他做的文物研究有這樣強烈的自信,對他已經遭受了否定的文學也有這樣強烈的自信。這樣的自信是建立對長時段的時間的信心上。在這個時間的故事里面,有兩件事,我愿意講給大家聽,這特別地讓我震驚。

1949年他自殺以前留絕筆,寫了兩章自傳,要把自己是一個什么人交代清楚。這兩張自傳里面有一章叫《一個人的自白》,第一段有這么句話:“將來如和我的全部作品同置,或可見出一個‘人’的本來。”那是什么樣的時候啊,他還想到將來會有那么一天,“和他的全部作品同置”。

時間綿延不絕,個體生命從頭到尾,在時間的長河中不過是一瞬;但是,一個偉大的個體,卻能開通自己生命的頭和尾,向前和向后延伸,他從在他之前的過去時間里源源不斷汲取豐富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他把自己的一切安排、托付給在他之后的未來時間。

站在今天的位置,我們會發現,時間的故事,大跨度地計量時間,一代一代地計量時間的這個故事,最終是一個時間勝利的故事。

(本文為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三日在上海思南讀書會·文學之家的演講)

編輯/黃德海

猜你喜歡
受害者時代
壯麗七十載奮斗新時代
陽光(2020年6期)2020-06-01 07:48:36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顯未成年人保護精細化
公民與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40
壯麗七十載 奮斗新時代
陽光(2020年5期)2020-05-06 13:29:18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受害者敏感性與報復、寬恕的關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兒童霧霾的長期受害者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37
關注恐怖主義受害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午夜色综合| 国产黑丝一区|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欧美一级在线看| 成人第一页|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91视频精品| 欧美成人第一页|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毛片手机在线看|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在线免费看片a|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色悠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va|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无码久看视频|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啊嗯不日本网站|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午夜视频日本|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99在线国产|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黄色网在线|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国语少妇高潮|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一级不卡毛片|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欧美狠狠干| 国产成人夜色91|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色综合国产|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久久a级片|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aaa国产一级毛片|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青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