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啟元
2014年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法院對呼格吉勒圖故意殺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審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2014年12月30日,內蒙古高院依法作出國家賠償決定,呼格吉勒圖父母獲賠205萬余元。

199新 6城年區4第月一9毛日紡,廠呼家和屬浩特區市的公廁內,一名女子被強奸殺害,一名叫呼格吉勒圖的18歲青年被認定為此案的兇犯。1996年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呼格吉勒圖犯流氓罪、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2005年,另一名叫趙志紅的人主動坦白兇案是其所為。其后,內蒙古自治區高院對此案作出再審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在一個青年沉冤18年后,其法院對該案重啟再審撤銷原判,宣告原審被告呼格吉勒圖無罪。這樣的判決,還本人一個清白,還社會一個公正。在讓人唏噓嘆息的同時,也讓人感到了“遲來的正義”。
冤假錯案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傷害。每一起冤假錯案的糾正,都是對公平正義的宣揚,也有利于增強百姓對法律的信心。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壞作用。如果一個社會喪失了司法公正,也就沒有了基本的公正。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p>
司法的權威在于公正,司法是維系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化身。從呼格吉勒圖一案我們可以看出,司法公正是保障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保障社會公正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必須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通過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
一、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平等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也是社會主義法律的題中應有之義。社會主義法律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其根本目的是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全體人民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平等享有各項權益。公平正義是法律的靈魂,只有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貫徹于法治活動全過程,體現在法治工作各方面。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也都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各項義務。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任何人也不得強迫任何公民承擔法律以外的義務,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懲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努力方向是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必須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公民權利是為公民所擁有、為憲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合法權利。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權等在內的一系列基本權利。這些公民權利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不可剝奪的,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法治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重要的手段和最有效的方式,是保障公民權利最有力的武器。只有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才能確保公民權利神圣不可侵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在很多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的進步。2004年3月,我國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方式鄭重宣告尊重和保障人權在我國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保障公民權利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推進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依然任重道遠。
要依法保障公民權利,要制定和完善保護公民權利的相關法律法規,使保障公民權利有法可依。要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要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健全司法運行機制,確保國家行政機關嚴格按法定權限和程序辦事,確保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健全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和方式,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
三、要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權作為一種權威的裁判權力,它要求執法者面對利益沖突的雙方,在行使職權時必須依據法律作出裁決,不能受到任何外來因素的干擾。任何非法干擾都必然導致不公正的結果,進而影響司法公信力。
我國《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相關訴訟法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要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要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任何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都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對干預司法機關辦案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造成冤假錯案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始終對憲法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屬于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檢察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要堅決破除各種潛規則,絕不允許法外開恩,絕不允許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堅決反對和克服特權思想、衙門作風、霸道作風,堅決反對和懲治粗暴執法、野蠻執法行為。
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司法公開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是人民司法為人民的具體體現。實行司法公開,是不斷深化的司法體制改革一直持續推進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方面。通過司法公開,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權威和公信力。要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警務公開、獄務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執法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構和生效文書,杜絕暗箱操作。司法公開是提高司法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只有公開,使執法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公正廉潔司法,壓縮徇私舞弊的空間。
要讓司法走近民眾,讓民眾參與司法。要真正把司法工作置于人民群眾監督之下。要建立司法公開的科學考核評價機制,加強督促檢查,嚴格落實責任。
五、要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冤假錯案嚴重侵犯人權,不僅對受害人及其家屬造成極大傷害,也嚴重損害司法權威、法律尊嚴和司法公信力。
要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申請權、申訴權的制度保障。對確有冤錯可能的控告和申訴,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復查。經復查,認為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依法提出(請)抗訴、再審。人民檢察院對本院及下級院確有錯誤的刑事處理決定,要依據法定程序及時糾正。
要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定罪證據達不到法律規定的“確實充分”的證據標準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應當堅持疑罪從無,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提請批準逮捕、批準或決定逮捕、移送審查起訴、作出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