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可欣

林學斌在檢查電氣設備
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名平凡的鞍鋼工人,可他卻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扎根生產一線,解決生產難題200余項,累計創效3億元以上;在他的責任區域連續15年實現影響生產的設備事故為零;他創立的“三勤、三精、三準”點檢理念和“清、緊、調、控”點檢模式在全廠推廣;以他名字命名的省級“技能大師工作站”現已擁有創新成果300多項,年創效益1.5億元。他先后獲得“鞍鋼特級技師”“鞍鋼勞動模范”“鞍山市勞動模范”“遼寧省有杰出貢獻高技能人才”“遼寧省功勛高技能人才”“中央企業先進職工”“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諸多榮譽。他就是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煉鋼總廠三分廠連檢三作業區電氣專業點檢員林學斌。
1987年,原第三煉鋼廠從日本引進了立彎式大型板坯連鑄機,林學斌作為中方骨干,整天和日方專家打交道。他自費購買了大量專業書籍,結合設備圖紙潛心自學。一臺連鑄機的電氣圖紙摞起來能有一米多高,可他硬是一張一張地全部啃完。不懂日語就買來書籍和磁帶,天天學,夜夜鉆,不長時間便達到了與日本專家順暢交流的水平。后來,在試車中出現了一個致命問題,日方人員靠電話、傳真向本部請教數日仍未解決。林學斌經過晚上在家仔細研究圖紙,反復閱讀程序,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通過修改程序,確保了試車成功。日本專家佩服得直豎大拇指:“中國林,厲害!”
在工友們的眼中,林學斌絕對是新一代技術能人的代表。他隨身攜帶“三件寶”:手機、手電筒、筆記本電腦。無論何時何地,一旦發生故障,林學斌就馬上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工作,一些故障就能立即排除。參加工作30多年來,凡經林學斌之手處理的設備故障,他都一一詳細記錄下來,隨時可以查閱,這為解決現場電氣設備故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林學斌的點檢工作在“細”字的基礎上還多了一個“精”字。林學斌每天上午都要點檢100多個點,防患于未然。他常說:“別讓設備出故障,哪怕是一個小漏洞都會造成大損失。”一次,林學斌在點檢過程中發現一套設備的頂槍升降系統存在細微異常。通過仔細檢查和分析,他認定頂槍升降傳動系統鏈輪存在巨大的故障隱患,如繼續惡化,將導致人員傷亡和設備損毀的嚴重后果。林學斌立即與作業區取得聯系,及時進行更換,避免了惡性事故發生……類似的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的事情不勝枚舉。
1999年到2001年期間,板坯連鑄機多次發生粘結漏鋼事故,公司決定從日本引進漏鋼預報系統。林學斌不僅參與了項目談判,設計中方電氣圖紙,編寫相關程序工作,還負責硬件設備的施工、安裝與調試,并在報警系統中開創性地加入自動降速程序,使預報系統在發出報警信號后,啟動自動降速功能,這樣就避免了漏鋼事故。如今,這項應用明顯減少了連鑄機漏鋼事故,已累計創效9000多萬元。言傳身教作表率
自打從事點檢工作以來,愛崗敬業的林學斌經常加班加點,誰也數不清他在單位連續工作過多少個日日夜夜。作為技術骨干、“專家名人”,林學斌幾年來所帶的徒弟不計其數,其中大部分是新入廠的大學畢業生。為了讓他們盡快走上點檢崗位,林學斌對其嚴格要求,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和技能。如今,林學斌帶出的徒弟都已成長起來,有的走上了作業區的領導崗位。
面對眾多榮譽,林學斌沒有絲毫的驕傲,總是保持著一名普通點檢員客觀冷靜、踏實樸素的優秀作風。每每聽到夸贊之詞,林學斌總是謙虛地說:“這都是和同事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都很優秀,我只是大家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