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光明

過度“上火”會引發牙齦腫痛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暖暖春風的吹拂下,人們心情無比歡暢,可小劉卻是例外。不知為什么,30歲的他總覺得忙得停不下來,吃飯急、工作急、開車急,連和同事們說話都風風火火,好像打架一樣,同事們笑他是“火氣分子”,他也苦惱地說:“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我靜不下來,慢不下來?!卑殡S著這樣的情緒,小劉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癥狀: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皮膚過敏。他自己可能還不知道,他這是“上火”了。
所謂“上火”,反映的是人們的身心健康在春季受到困擾時的一種狀態,它的學名叫“焦慮狀態”。引起“上火”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當我們的身體面對外界環境變化時,當我們的心理遇到應激事件時,都可能出現這樣的反應。具體而言,有身體疾病導致的內分泌失調,遇到突發事件的無力應對,對自身要求過高而導致的壓力過大,以及對新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人際環境的不適應,等等??傊眢w、心理和社會環境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引起“上火”。
說起來,“上火"作為身體的一種正常反應,在一定范圍內,是有積極作用的。愛“上火”的人,一般說來,對自我要求更嚴格,做事嚴謹、認真、不拖拉,注重從大局出發,關注他人的感受,情緒比較理性、不愛沖動。但如果“上火”的時間(最長為兩個月)和程度超過了個人的承受范圍,則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影響到身心防御系統,導致情緒不穩定,容易不自信,工作效率、評判能力下降,嚴重者甚至可能容易伴發身體和心理疾病。這時候,就要想辦法“滅火”,以免影響身心健康了。
那么,該如何避免成為愛“上火”的人呢?
首先,要對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況有所了解,清楚自己是否容易“上火”。如果你是個急脾氣,不論干什么都希望越快越好,總覺得還有好多事情要去做,而且對目標要求較高,對過程追求完美,一旦結果不盡如人意就會心煩意亂,甚至覺得如同到了世界末日;同時,如果你的身體還容易出現皮膚過敏、內分泌失衡、消化功能紊亂等現象,那么你就是“易上火體質”。如果是這樣,那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要注意調整,盡量減少“上火”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次,要適當放慢工作節奏,保證身體健康。行為和情緒就像連體嬰兒一樣,互相影響,急躁的情緒會帶來風風火火的行為,而悠然自得的行為也能帶來平靜穩定的情緒。所以,不妨放緩我們前行的腳步,放低我們交流的聲音,靜一靜、想一想、等一等,甚至停一停,你會發現,在既往如飛一般的生活中竟然有那么多被忽略的美麗風景??吹斤L景時,心情就放松了,焦慮也就緩解了。發動機需要適時地進行保養,身體也是一樣,要保證一如既往的活力,避免出現“上火”癥狀,就要建立規范健康的生活方式,給身體不時加加“潤滑油”。
第三,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瀉火”途徑。只要有工作的地方,就會伴隨一定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積攢出火氣;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人際交往等各種壓力,長期下來也會有火氣。如果不能完全避免“上火”,那么,找到適合自己的“瀉火”途徑就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定期將過剩的火氣通過轉移予以釋放;也可以用運動的方式,讓火氣伴隨著汗水揮灑出去;還可以定期曬曬火氣,用日記、博客等方式盡情吐槽,不讓它在內心深處占據空間。此外,培養一個正能量的朋友圈也很有必要,有什么焦慮的事和朋友一交流,即使不能完全解決,至少也能得到緩解。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便是不能諱疾忌醫,必要時一定要請心理醫生幫忙,借助專業手段,快速走出過度“上火”的狀態。像小劉那樣的狀況,就應該到專業醫院診治一下。
“上火”不算病,但過度了也得“治”,因為有種健康叫“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