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龍,舒勇
(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0)
卡車燃油箱防爆技術研究
范廣龍,舒勇
(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燃油箱防爆技術更多的運用在車輛上,抑爆效果是防爆技術的重要指標。本文從抑爆材料的工作原理、材料的性能、填充方式、以及實驗幾方面來探討影響抑爆效果的因素,供廣大設計工作者參考。
燃油箱防爆技術;抑爆原理;性能特點;填充方式;實驗分析
CLC NO.: U461.9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5)02-18-03
油箱及貯油設施的防火抑爆是人們一直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隨著燃油的消耗,燃油箱內會形成一定大小的空腔,燃油汽化揮發后在空腔內會產生油氣混合易燃易爆氣體,一旦油箱受到打擊或者出現火花,易燃易爆氣體極易產生爆炸,必須采取抑爆措施保證乘員安全。
1.1 網狀聚氨酯泡沫結構
網狀聚氨酯泡沫(以下稱“網泡”)材料是由普通開孔的柔性聚氨酯泡沫材料經網化處理而成,微觀結構是五邊形十二面體,面與面的交線稱為經絡,經絡間面膜經網化處理后消失,形成整體上的立體骨架結構。
1.2 網狀聚氨酯抑爆材料工作原理
在燃料箱中,燃料水平線以下(耗損量)的空間里包含有爆炸性氣體和空氣,如果被點燃,就會在耗損量處發生爆炸。箱中燃料水平線越低,蒸汽量越大,當存在一個點燃源(一個火花),靠近火花的蒸氣就會迅速點燃(如1),形成一種燃燒的“鏈式反應”,最終蔓延到整個蒸氣(如2)空間,在罐內壁形成持續增大的壓力波,從而使爆炸的威力持續增大(如3),箱體在微秒內發生爆炸。
在箱中填充網狀聚氨酯抑爆材料可以阻止這種鏈式反應的傳遞,在點火源周圍可以明顯抑制蒸氣被點燃(如4),泡沫可以使火焰和壓力波減少到蔓延水平以下(如5),因此可以阻止災難性的爆炸發生(如6)。
2.1 機械強度
網狀泡沫也和一般聚氨酯泡沫一樣,根據原料配方調節可獲得一定性能的泡沫,從表1數據可看出,網狀泡沫比一般泡沫抗張強度及伸長率要大而壓縮強度與密度均低。由表2可知,單位長度上的空數越大,則抗張強度與伸長率也越高。
2.2 開孔率與孔徑
網狀泡沫具有非常高的開孔率,通常為97%以上。網狀泡沫的泡孔數是單位直線距離(25mm)上泡孔的個數,一般6~70孔,所以泡孔的孔徑在0.3~3mm范圍。
2.3 透氣性能
透氣性能是泡沫通過流體能力的大小,它與泡沫的開孔、孔徑及厚度有關。一般開孔率高的聚氨酯泡沫也能通氣,但由于在泡孔上殘留泡壁,則透氣阻力大,而網狀泡沫透氣性好,壓力損失非常小。
有兩種經過實踐驗證的燃油箱泡沫材料填充方法:完全填充和部分填充(“中空”填充)。前者具有最大的防護作用,但增加的網泡質量和吸附的燃油量也較大;后者減少了材料的使用量和燃油的吸附量,但要求油箱本身能夠承受一定的內部正壓載荷,兩種方法各有優劣,下文分析中空填充網泡的抑爆原理。
4.1 壓力比的推導
圖2為抑爆模型。
其中,Vc為燃燒體積;Vf為淬熄體積,減壓體積Vr是淬熄材料所占體積的一部分,假如淬熄材料的厚度足以隔離火焰的傳播,那么淬熄材料后面空間的體積是減壓體積,如B圖,此時減壓體積就是Vr與Vf之和。
由于燃油的蒸發,在燃油的液面之上存在燃油和空氣的爆炸性混合氣體。當爆炸性混合氣體被點燃,立即形成一個小火球,并以燃燒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燃燒波面上的火焰離開中心火焰并點燃波面外部的預混氣體,形成一個新的燃燒波面;如此下往,空間中的預混氣全部被點燃。由于油箱是一個密閉的空間,氣體燃燒會使壓力急劇增加,終極超過油箱的強度而導致油箱的爆炸解體,整個過程僅需幾毫秒。由于烴類混合物在燃燒過程中,燃氣均勻分子量或分子總摩爾數變化很小或基本無變化,有下式成立:
式中下標1、2分別表示油箱內氣體的初態和末態。對于大多數的碳氫燃料和空氣的混合物,化學計量混合時的T2/T1的比率一般為7.7~8.2,而與模型中其他的參數無關。由于是等容過程,熱力方程就可以寫為:
以上方程對等容過程是成立的,但當油箱中只是有限體積的混合氣體發生燃燒,同時大量氣體盡熱膨脹時,上述模型就不適用了,此時可以假設僅有一部分Vx體積混合氣體燃燒膨脹,將Vc中原有的一部分混合氣體通過泡沫壓進Vr中。在模型中引進Vx,如圖3所示。等體積均勻分布的網泡材料將模型分隔成n個小室。某一小室中的一部分混合氣體Vx發生燃燒反應,盡熱膨脹為Vc體積,用以下方程描述:
式中,P2為終態壓力,N為比熱比,取值在1.3-1.4之間。
未反應的混合氣體絕熱壓縮過程用方程(5-5)描述
聯立(4-4)(4-5),求得油箱內初、終態壓力比P2/P1為:

4.2 壓力比與中空比率的關系
設模型中空體積所占的比率為a,則:
將(4-8)式帶入(4-6)式得
(4-9)式反映了壓力變化與模型中空系數a、分隔出的小室數目n的關系。n反映了油箱中網泡填充結構的不同,所以壓力變化和油箱內的泡沫填充結構有關。對不同的填充結構和填充比率的油箱,可以依據以上分析過程進行分析,將得到與(5-9)式類似的公式,可用于計算油箱內終極壓力與初始壓力的比值。
以上的理論分析模型適用于理想氣體盡熱過程,未考慮活動阻力。分析中假設網泡材料無燒蝕,因此理論結果壓力比偏低。
5.1 填充材料時燃爆壓力與時間的關系
石油氣的爆炸極限為1.5%~9.5%(體積分數)。液化石油氣在混合氣中的體積分數處于爆炸下限或爆炸上限時,混合氣體遇火源一般只是發生爆燃。爆燃所產生的壓力不會超過405KPa。當液化石油氣在混合氣中的體積分數超過爆炸下限,達到約4.0%,爆炸時所產生的壓力可達800KPa。
裝填網狀抑爆材料時(以留空率5%,填充密度25kg/m3為例),燃爆壓力隨時間的變化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填裝材料時爆炸產生的最大壓力為50kPa,遠小于液化石油氣未填裝網狀抑爆材料時的爆炸壓力,說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抑爆性能。
5.2 不同填裝密度和不同留空率對燃爆壓力的影響
不同填充密度和不同留空率對燃爆壓力影響實驗數據見表3。

表3 不同填充密度和不同留空率對燃爆壓力影響的實驗數據
不同填裝密度對燃爆壓力影響的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填充密度一定時,留空率增加,燃爆壓力增加。留空率一定時,填充密度增加,燃爆壓力降低。填充密度由25kg/m3增加到30 kg/m3時,燃爆壓力的下降大于由30kg/m3增加到35kg/m3時的燃爆壓。說明留空率一定時,填充密度增加,抑爆效果的增加幅度減小。
不同留空率對燃爆壓力影響的測試結果如圖6所示。
由圖6可以看出,留空率增大,燃爆壓力增高。曲線填充密度為25kg/m3在填充密度為30kg/m3和35kg/m3之上,曲線填充密度為35kg/m3在填充密度25kg/m3和30kg/m3之下,說明當留空率一定時,填充密度增大,抑爆效果增加,反之,填充密度降低,抑爆效果降低。
試驗中保持填充密度不變而改變留空率,則填充量改變。抑爆材料的原理是材料對燃爆氣體的阻滯和吸熱效能,隨著填裝量的減少,吸熱效能必然下降,再加上留空率的增加。因此,要保證一定的抑爆性能,不僅要使抑爆材料的留空率適當,而且要保證一定的填裝量。填充密度、留空率及燃爆壓力間的關系
通過以上計算分析,油箱中空填充網狀聚氨酯泡沫,為防止油箱爆炸有明顯效果。
[1] 《機械設計手冊》4卷 新版,機械設計手冊編委會編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8.
[2] 《機械設計手冊》5卷 第四版,主編 成大先。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
The disquisition of the fuel oil box's prevent-blasting on truck
Fan Guanglong, Shu Yong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Shaanxi Xi'an 71020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the fuel oil box's prevent-blasting are putting into action on the vehicles more and more. The effection of prevent-blasting is the important target of the prevent-blast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n prevent-blasting from the material elements、material performance、the mode of filling and the experimentation, the article offers reference for many devisers.
the fuel oil box's prevent-blasting; prevent-blasting elements; capability; the mode of Filling; the analyse of the experimentation
U461.91
A
1671-7988(2015)02-18-03
范廣龍,就職于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