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丁
讓人“眼花繚亂”的家用凈水器
編輯/小丁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日常飲用水的質量成了老百姓越來越關心的問題,隨之而來,家用凈水器悄然進入尋常百姓家。據有關數據顯示,家用凈水器早在20世紀中期就出現了,如今在一些發達國家的普及率高達70%~80%,而目前我國實際普及率還不到10%。這意味著家用凈水器將處于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
目前,我國凈水器的年產量已經突破3千萬臺,年銷售額也高達100多億人民幣。正是由于這塊巨大“蛋糕”的誘惑,近幾年,大大小小的凈水器生產企業迅猛增加,已經有1000家左右,大多集中在北京、浙江和廣東等地,而核心的生產企業不過四十幾家。業內人士認為,一些技術成本較低的企業對市場的無序競爭,大大降低了凈水器行業的質量水準。
目前,我國關于凈水器的相關標準超過了10多個,但是,沒有一個凈水器整機的強制標準,只能依靠相關的家電標準、衛生標準、材料標準,以及行業標準來規范生產。當前,國內生產的凈水器標準分別來自國家衛計委等。某品牌凈水器在“權威認證”一欄標明“獲得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ANS161標準證書”。售貨員告知,這是美國的認證標準,在中國肯定沒問題。同時,有的稱達到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標準,有的稱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性評價規范》,層出不窮。
由于沒有強制標準,各企業的標準也是千差萬別,一些小企業不按標準生產,甚至根本不制定企業標準,從采購、生產到出廠檢驗,都缺乏嚴格的質量把關,這無疑嚴重影響著凈水器產品的市場聲譽。因為國內家用凈水器行業至今尚無國家標準,加上大廠、小廠、老廠、新廠一哄而上,各自標榜的高科技手段和專利技術把發展迅速的凈水器行業攪拌成良莠不齊的“一鍋粥”,結果造成了凈水器市場魚目混珠的現狀。
質檢總局的一次大規模檢測說明,凈水器的高速增長也導致了產品質量的良莠不齊。凈水器能否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質檢總局執法司在2014年7月至11月,組織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質監部門對33家凈水器生產企業開展執法檢查,發現13家企業的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規定。
國家質檢總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凈水器產品質量執法打假“質檢利劍”的集中行動。根據檢查情況,質檢總局執法司會同相關技術機構開展行業調查。據調查,當前我國凈水器行業產品質量問題不容忽視,部分劣質產品不僅起不到凈化水質的作用,甚至反而造成水的污染;個別產品鉛、砷等重金屬超標,長期使用可能造成人體神經性損傷等嚴重后果。浙江省凈水設備協會會長葉建榮表示,如果一些凈水器使用了低質量的材料,就可能出現不凈化水反而污染水的現象,比如煤質活性炭等。
在家電賣場,大都可以看到10多種家用凈水器品牌,其采用的過濾技術分別為PP棉、活性炭、反滲透膜、超濾膜等,或者是多種技術的組合。按照過濾技術和水量容積,凈水器售價從400多元到上萬元不等。根據凈水器處理水質的不同方式,可將其分為以下幾個不同種類。


1.軟化法
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水在軟化過程中,只是軟化水質,而不能改善水質。
2.蒸餾法
將水煮沸,然后收集蒸汽,使之冷卻和凝結成液體。蒸餾水是極安全的飲用水,但有一些問題要進一步探討。由于蒸餾水不含礦物質,不適合飲用,這成為反對者的理由。另外,利用蒸餾法成本較高,耗費能源,而且不能去除水中揮發性物質。
3.煮沸法
自來水煮沸后飲用,這是一種古老的方法,在國內普遍應用。水煮沸后可殺死細菌,但不能去除一些化學物質和重金屬,即使其含量極低,但是飲用仍是不安全的。
4.磁化法
利用磁場效應處理水,稱為水的磁化處理。磁化處理的過程就是水在垂直于磁力線的方向通過磁鐵后,即完成磁化處理的過程。我國對水的磁化處理,到目前為止,仍處于實踐和研究的初級階段,國外的凈水器沒有磁化功能的要求,因為磁化水不屬于凈水的范圍,而是屬于醫療方面的問題。
5.礦化法
在凈化的基礎上再向水中添加對人體有益的礦物元素(如鈣、鋅、鍶等元素),其目的是發揮礦泉水的保健作用。市售凈水器一般通過在凈水器中添加麥飯石來達到礦化的目的,但人為的礦化功效現在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6.臭氧、紫外線殺菌
利用臭氧或紫外線殺滅水中的細菌,但這種方法也無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屬和化學物質,而且經殺死的細菌尸體仍殘留在水中。
7.整水器
整水器是日本新發明的產品,它是把水先進行凈化處理,然后再進行電解活化,其堿性活化水與人體內環境之pH值相對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適于飲用;酸性活化水可用于洗臉、洗澡,有美容作用。不過,對整水器的整水原理、整水水質以及使用后對人體的影響,專家均有不同的看法,需進一步探討。
8.活性碳吸附
可分為以下三種形態。
①顆粒活性炭。較為常用,多用木質、煤質、果殼(核)等含碳物質通過化學法或物理活化法制成。它有非常多的微孔和表面積,因而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此外,在活化過程中,活性碳表面的非結晶部位形成一些含氧官能團,這些基團使活性碳具有化學吸附和催化氧化、還原性能的能力,能有效去除水中一些金屬離子。
②滲銀活性碳。將活性炭和銀結合在一起,不僅對水中有機污染物有吸附作用,還具有殺菌作用,而且在活性炭內不會滋長細菌,解決了凈水器出水中有時出現亞硝酸鹽含量高的問題。當水通過滲銀活性碳時,銀離子就會慢慢釋放出來,起到消毒殺菌作用。由于活性炭對除去水中色、嗅、氯、鐵、砷、汞、氰化物、酚等具有較好效果,除菌效果也在90%以上,因此,被應用于小型凈水器中。

③纖維活性炭。有機炭纖維經活化處理后形成的一種新型吸附材料,具有發達的微孔結構,巨大的比表面積,以及眾多的官能團。國外在采用纖維活性炭進行溶劑回收、氣體凈化等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水處理應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9.反滲透膜法
它屬于膜分離技術的一種。這種方法用壓力使水通過合成的膜,膜僅允許純水通過,而污染物被排除。系統的正常運行會受若干因素影響,如波動的水壓、膜的壽命、膜孔的堵塞等均會影響出水的品質。另外,膜上面可能生長細菌也是個問題。反滲透系統要耗用大量的水,一般從10~20加侖(約38~76升)中制取一加侖(3.8升)處理過的水。這種系統費用很高,而且還要做日常的服務、監控和換膜等工作。
10.微過濾及超過濾法
微過濾法是用纖維素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孔濾膜,利用其均一孔徑來截留水中的微粒、細菌、膠體等,使其不通過濾膜而被去除。這種微孔膜過濾技術又稱粒密過濾技術,能夠過濾微米或納米級的微粒和細菌。超過濾和微過濾都屬于膜分離技術,兩者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界限,超過濾的工作壓力一般以0.3兆帕(1兆帕=106帕)左右,可去除水中大分子物質、細菌、病毒等,但通量較低。
11.復合型
當一種工藝難以去除水中有害物質時,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工藝即為復合型。如活性炭吸附-紫外線殺菌、活性炭吸附-反滲透、活性炭吸附-微過濾(超過濾)、聚丙烯超細纖維-活性炭-微過濾(超過濾)等。在復合型凈水器中,膜技術復合凈水器凈水性能優良,特別在去除微生物(細菌、藻類等)方面有比較顯著的效果,其中,一些品質優良的凈水器出水可以直接生飲,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已成為當前凈水器發展的熱點。
為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國家質檢總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凈水器產品質量執法打假“質檢利劍”集中行動。此次行動從2014年12月12日起開始,到2015年3月底結束。要求各地質監局組織當地凈水器生產企業開展向社會公開作出承諾,聲明采用的產品標準;要求各地質監局對轄區內凈水器生產企業開展全面執法檢查,重點檢查產品內在質量;也檢查企業向社會公開聲明標準的執行情況。質檢總局將公布統一的網址,供消費者查詢承諾企業名單及其執法檢查結果。
2014年12月12日,浙江沁園、深圳安吉爾、格力、艾歐史密斯、榮事達等18家凈水器生產企業共同向社會做出質量安全承諾。這些企業公開承諾:嚴格遵守國家各項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接受社會監督,產品設計、制造標準達到或者高于有關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并明示對鉛、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有害物質的凈化效率。這也是質檢總局推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的一次重要活動。
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對此表示,這種以一種具體產品為切入點,把企業承諾、執法檢查、質量體系建設有機結合的做法有利于推動企業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促進凈水器乃至整個消費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負責人稱,企業承諾與執法打假相結合,是質檢部門創新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打假有效性的一項新嘗試,希望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共同監督,發揮產品質量多元共治作用,促進“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中國政法大學的吳景明教授對企業做出質量安全承諾的行為也給出了解釋:企業一旦做出承諾就要嚴格遵守,如果違反了承諾內容可以視作對消費者的違約,而質檢部門也可以依照法律法規和企業承諾的相關內容對違反承諾的企業進行行政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