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甄知
女性更要學會理財
編輯/甄知

金錢,對男性而言是自由,對女性而言則是安全。懂得珍愛自己的女人,知道如何認真對待自己辛苦工作賺來的每一分錢。她們擅用理財工具,并且絕對理性消費,如此,可讓她們在追求人生各階段的夢想和完成對家庭責任上更輕松自在。可以說,擁有經濟自主能力已成為現代女性幸福的基礎。
因為女人很重視感覺,因此,不論在感情上、財富上,都希望擁有絕佳的“安全感”。所以,不論你已婚、未婚、離婚,唯有在財富自主下,才可能愛自己、愛伴侶、愛小孩,進而完成心中幸福的藍圖。因此,如何創造更多的工作收入,運用適當的理財工具累積財富,學習認清消費需求兼顧生活質量,成為女人一生中必修的“幸福經濟學”。
英國的一份調查顯示,該國女性百萬富翁的人數將在2020年超過男性,到了2025年,英國的女性將占有全國60%的私人財富。現代社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男性要多,進入名校的比例也要高,而且讓男性汗顏的是,女性的壽命要比男性長。“女性力量”正式進入現代社會,雖然說還不至于回到母系社會,但女人的力量正在發威。女性過去主要依賴三種方式獲得財富:嫁給富人、繼承財產和離婚獲得財產,但現在,這些方式已經落伍了。現代女性獲得財富的手段也是三種:獨立的收入、當老板發財和投資。根據調查,80%女性擁有的財富是自己賺來的,這就叫獨立自主,女性也因此有了底氣。

美國有一位空姐,她21歲的時候有一個夢想—在她35歲的時候要成為百萬富翁,也就是擁有100萬美元的可投資資產。對于一個工薪族成員,就如同千百個“你我他”一樣,僅靠每月那點薪水要在十幾年之內成為百萬富翁,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如果按照投資的理論和實踐來看這件事,又有機會成為可以完成的任務。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投資市場,根據投資的回報率計算,如果一個人每年在美國股票市場投資33 000美元,按照美國股票市場歷史上的平均回報率計算,15年之后,她的可投資資產可以達到100萬美元。
對于這樣一個年輕的女孩子而言,參加工作后的收入每個月也就是三四千美元,在紐約也只能是住500美元的公寓,一年的收入扣除花銷所剩無幾,如何還能拿出3萬美元去做投資?但她的人生哲學中有一條值得肯定:女人自己要爭氣。別以為空姐只能靠著漂亮臉蛋吸引個富爺才能發家致富,女人的本事不比男人差,關鍵是看有沒有自己的夢想和下決心去實現它。
雖然是空姐,但她的工作性質卻提供了很大的彈性,也就是有機會從事第二份職業。在很多職業人士眼里,一輩子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過上舒適的中產生活就算實現了生活的夢想。在一部分成為富翁的美國人中,他們也是依賴所從事的職業養家糊口,但他們能超越過著普通中產生活的突破口并不是單純依賴上班族的薪水,而是利用自己的專長和技能來擴展收入來源。所以,這位女性為實現自己的富人夢一開始就走出了正確的一步,這一步就是理財學上所說的擴展收入來源。她的第二份兼職工作為她帶來了投資的資本,同時,她也利用航空公司為員工提供的退休福利,將退休基金賬戶納入投資的渠道。
20歲的你,也許正在憧憬屬于自己的溫馨甜蜜的小窩;30歲的你,也許正經營自己蒸蒸日上的事業;40歲的你,也許已經從容淡定寵辱不驚。但是,無論身在何時,我們都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隨時隨地要花錢;因此,女人要想給自己一個美麗自信的微笑,就要為自己積累一筆財富。女人有錢,不光是為了追求享樂、為了擁有名牌包包,而是要找回自己,而是為了有能力愛自己,也有能力愛別人。懂得理財擁有財富就可以不必當金錢的奴隸,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活質量,只有這樣,人生才會由自己做主。對此,理財專家建議女性朋友們把家中的錢分成4份。
第一份,叫應急的錢。
應該留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費,這些錢以活期儲蓄的形式存放,當然也可以買點貨幣基金。
第二份,叫保命的錢。
應該留三到五年的生活費。這些錢可以以定期儲蓄的形式存放,或者部分購買國債。
第三份,叫閑錢。
是五到十年不用的錢,這些錢才可以用來買股票、基金、房地產,以期獲得高收益,當然也要做好虧本的準備。養老保險也可以買,但不是唯一手段,投資基金也可以用來養老。
第四份,買保險。
這里說的是買保障型的保險,比如,人身意外險、住院保險和定期壽險等等。這樣你在發生意外損失時,保險公司會為你提供補償性的財務支持。買保險是為了實現財務安全。

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只有留在水庫里的才是你的財。要想攢好錢,就要一生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女人在消費方面的自制力會比男人稍差一點,但要讓一個女人完全像男人那樣去消費,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樣的話,女人就不再是女人了,女人也就不再可愛了。但是過度的消費會使你無財可理。怎么去攢,其實方法很多。最簡單的就是用你的工資卡做基金或者保險的定額定投,每個月定時定額的扣取一定費用,既能起到攢錢的效果,又能起到保障的效果。另外,就是每月固定提取工資的10%~20%,存入一個只存不取的賬戶,長此以往,你會發現自己有了一筆額外的存款,在你真正急需用錢的時候可以救急。
每天用簡短的時間記錄下當天的花費,這樣一個月下來再看記賬單時,保證嚇一跳—1000元的衣服、500元的鞋、70元的電影費、100元的唇膏……平日的花費加在一起是那么多!因此,制訂一套“用錢”計劃很重要。
你可以在網上下載一個記賬軟件,做一張月收入支出表,每個月先固定預存一筆錢不動,余下的錢再按開支的輕重緩急細分,比如,房貸、家用、交通費、餐費……然后把這些錢重新分配,慢慢就能學會應該怎么花錢才不影響生活品質。
光會攢錢是不夠的,還要學會投資,要讓“錢生錢”,這才是理財的重點。投資有風險,后果需自擔。所以,投資之前先做個投資風險承受能力測試,看你是屬于保守型、平衡型還是激進型的理財性格,然后再選取自己能夠承受的產品投資組合,這樣不至于在一定階段投資有虧損時影響自己的情緒。
保守型理財性格可選取定期存款、貨幣基金、國債、實物黃金、普通銀行理財產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投資;平衡型理財性格可以高風險和低風險產品各配置50%,做到風險最低化,收益最大化;激進型理財性格可以考慮股票基金,占60%~70%,其他產品占30%~40%投資計劃,在承擔高風險的同時,力求高收益。
無論哪種理財方式,最重要是多收集各方面的理財信息,了解產品的特點、風險及其變現性,以應不時之需;再根據所能承擔的風險程度,配合個人或家庭對中長期的資金需求,做出合理的投資配置。
1.對自己沒有信心。多數女性對數字、繁雜的基本分析、宏觀經濟分析沒有興趣,而且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好,總認為投資理財是一件很難的事,非自己能力所及。
2.缺乏專業知識。投資理財要看統計數字、總體及個體經濟分析,甚至政治等因素對理財投資都會產生影響,然后做綜合的評判。這些對很少接觸這類知識的女性來說,確實是大的限制因素。
3.沒有時間。一般女性上班時是個稱職的職業婦女,下班后是個全能的太太、媽媽和管家,這些事做完已經有些體力透支,自然無暇研究需要聚精會神做功課的投資大計。
4.害怕有去無回。認為投資應該等于賺錢,無法忍受在投資的過程中有賠的可能性。
5.環境使然。從小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把錢放在安全的銀行,習慣成自然。
6.害怕錢不在手邊的感覺。守成心態讓很多女性很怕手上沒有錢的感覺,現金要多才有安全感,隨時摸得到、拿得到,所以把錢放出去投資,導致戶頭空空、手上空空,心中不踏實。

7.耳根軟。一些女性在投資時非常沒有自信,又對復雜的研究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投資時顯得沒有主見。
8.跨不出第一步。想投資做生意、買股票、買基金,也都明白投資理財的好處,但就是只有心動沒有行動。
9.懶得花心思。這是大多數人的通病,今天懶得動,明天懶得想,時間就這樣消耗掉了。
10.優柔寡斷。患得患失讓本來就信心不足的女性更加裹足不前,買了懷疑是否買得對,賣了又怕賣錯了,女性投資有時就缺了些豪氣。
消除對理財的恐懼
現代還有不少女性對理財心存恐懼,覺得自己不是理財那塊料,總認為自己做理財一定不會成功。事實上,現代女性不但要擁有自己的事業,在經濟能力上不輸男性外,在理財上也要有股不服輸的精神,消除對理財的恐懼,自我建立理財的信心。
可以從理財方面的小事做起,比如,每月定期定額儲蓄、每天堅持記賬來增加自己的理財信心。
避免沖動消費
從以往的網購等促銷活動來看,目前女性成為了最大的購物群體。但是,絕大數女性屬于沖動購物,抵不住誘惑,甚至購買了很多用不上的物品。因此,女性購物要能控制自己的購物欲望,在購買物品前需要慎重考慮是否真的需要,在支付寶和身上盡量少放一些錢,從而來幫助你控制花錢,避免沖動消費。
不要等到迫不得已才去理財
有不少現代女性往往到了“不得不做”時才會重視理財的問題,比如“月光族”。一般來說,現代女性的職位和薪水會比男性稍微低一些,為了以后自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女性必須要將理財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采取積極的態度,來追求財富的增長。理財本身就就是一個塑造財富的過程,不是逼迫性的。
警惕“卡”類消費
一般來說,不少現代女性身上都會有很多會員卡,打折卡、信用卡等。實際上,這些卡在很多情況下讓我們不但沒有享受到優惠和便捷,沒有達到省錢的目的,反而增加了自己的消費。比如,有些商家會運用一些營銷手段來刺激持卡女性的消費,什么買滿500元立減200元、享受半價優惠等。因此,女性要警惕“卡”類消費。
避免財富依靠
有不少現代女性認為“找個有錢的老公就行”、“老公能養活我”,這些往往都會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老公的身上,卻忽視了自己的創造財富和積累財富的能力。要知道,婚姻并不能真正解決你的經濟狀況,不穩定的婚姻,不僅會讓你失去愛,更會失去財富,所以,要避免財富依靠,女性要學會獨立自主。
不可盲目投資
現今市場上,投資渠道和理財方式增多了,同時風險也在增加,因此,女性在選購投資方式時,一定要謹慎,不要忽視自己的財務需求和投資風險。女性理財可以選擇一些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讓財富獲得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