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亞
Point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營企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并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儼然已經成為新經濟形勢下國民經濟中的活躍增長點。因此,如何在新經濟形勢下始終保持民營企業的穩步增長形勢則尤為重要。而財務管理機制作為民營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涵蓋了企業的整個資金活動,其還滲透至企業的各個經營管理環節。所以,財務管理機制早已成為我國民營企業能否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如何創新財務管理機制,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本文筆者即結合個人實踐工作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對創新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提出幾點個人建議,以供參考。
縱觀近些年來,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到,我國民營企業在促進區域經濟水平增長,解決就業壓力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新經濟形勢下民營企業早已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在眾多的民營企業中,最終能實現資本原始積累、規模化管理的民營企業只占少數,究其根本原因則在于民營企業重生產輕財務,財務管理機制落后,與民營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相背離。因此,如何突破這些制約因素,創新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則早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以下筆者即結合個人實踐工作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提出創新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幾點個人建議,以供參考。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企業儼然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最為活躍的增長點之一,并在許多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國民營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許多的困難與障礙,真正實現原始資本堆積,規模化,系統化,上市化的民營企業寥寥無幾。而造成這一原因的根本因素,則在于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機制較為落后,財務人員水平層次不齊,財務管理者管理意識薄弱等種種問題。而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涵蓋了企業資金活動的所有環節,甚至滲透于企業經濟管理的各個領域。所以,如何突破這些制約因素,創新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則對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尤其是,通過對我國民營企業的財務制度體系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內部財務規范、財務制度、外界財務環境共同組成了民營企業的財務制度體系。也正因如此,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勢必不會受到其自身個體創新特征的影響,而是要受到群體創新特征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環境的制約。所以,往往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制度的認識上存在片面性,錯誤的將自身問題全部歸結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上,從而使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過于依賴外部制度,而忽略了內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要想做好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實現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則必須要清楚的掌握與了解民營企業的財務制度特征,并從外部環境與內部結構兩個方面入手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改善,進行形成一個多層次的開放的財務管理系統。
眾所周知,財務管理人員作為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直接執行者,其與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有著緊密的聯系,也正因如此,要想創新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機制,則必須要創新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理念。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將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理念深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之中,進而能夠進一步發揮人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觀能動效應,充分調動企業所有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建立一個權、責、利三位一體的財務運用機制,為財務管理人員財務觀念的不斷轉變與創新奠定基礎;第二,無論是企業管理層,還是財務管理人員都應該樹立多元化的資本管理理念,進而滿足民營企業在社會經濟市場中的財務管理需求,最快的適應市場環境,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第三,進一步加強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的重視度,形成信息優先的管理理念,從而幫助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以對各類財務信息進行準確、全面、科學的分析與篩選,為整個企業的財務決策與資金運籌活動提供重要的參考。
21世紀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對人才、知識、資本等要素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正因如此,進一步推動財務管理內容的創新,對創新整個財務管理體系而言則尤為重要。第一,進一步加強對民營企業無形資產的重視,使其能夠現代企業管理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漸將其提高到能夠決定企業市場價值的主要資產層面。并且為無形資產建立一個決策指標體系,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第二,將知識資本作為企業所有者利潤分配的一個重要項目。
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環境決定了民營企業想要發展、生存,就必須不斷的創新財務管理組織結構,以便于民營企業能夠對市場經濟環境作為準確、及時的分析。也正因如此,創新財務管理組織機構尤為重要。第一,要改革既有的民營企業管理體制,將財務機構和會計機構分開設立。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構與其會計組織實行混崗作業,聯合辦公,極容易造成職責不清、職權不明的現象出現,因此,要將民營企業財務分析、管理的職能從會計部門的職能中剝離出來,成立專門從事財務分析、管理的,旨在進行預算分析的部門;第二,完善內部審計機構。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健全、科學的內部審計機構應具備獨立客觀開展工作,不受民營企業管理層制約的特征;第三,實施產權激勵, 完善企業內部財務利益結構。民營企業應著眼于未來, 放棄產權獨占, 允許人力資本參與企業內部利益的分配, 建立針對經營管理人才和其他專門人才的產權激勵制度, 如職工持股、股票期權等。
我國民營企業在歷史發展初期,家族企業比比皆是,而其重要的特點則是內部管理秩序與內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企業用人則往往重視關系,而忽視用人標準,以至于無關系、無血緣的財務管理人員難以進入到企業管理層。而企業忠誠度與執行能力并不是血緣與關系能決定的,這也就造成了我國許多民營企業難以實現規模化、上市化發展,甚至在經濟發展大潮中最終慘淡落幕。因此,創新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適應企業的經濟發展則尤為重要,而創新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則是其中的關鍵。也只有徹底改變這種親情化、家族化財務管理模式,摒棄任人唯親的管理模式,真正以用人標準,實際能力招聘財務管理人員,才能夠為民營企業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用人機制,形式科學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而促進財務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具體可從以下兩點入手:第一,在引進財務管理人員的時候,要以能力、專業素質作為衡量標準,弱化血緣因素的影響,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第二,進一步強化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法律教育,積極開展相關業務培訓,通過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現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
綜上所述,本文筆者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進行粗淺的探討,并提出個人對創新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幾點個人建議,希望使更多的人們清楚的認識到,財務管理機制作為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而言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只有做好財務管理機制才能夠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所以,加強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研究與探討,做好財務管理機制的創新,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希望通過本文筆者的闡述,能夠為當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改革與完善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