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昕
(中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2012年,上海作為我國的首個試點地區,“營改增”開始啟動,2013年在全國內試行,2014年交通運輸業已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電信業開始納入范圍。由于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的復雜性與特殊性,還未納入其中。但基本的稅制已經建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考慮“營改增”帶來的影響,以及制定企業的轉變調整措施。
由于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經營業務的復雜性和廣泛性,營改增對其影響也比較復雜,再加上稅務政策在細節上不夠完善,建筑安裝施工企業在受益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
在“營改增”之前,建筑業營業稅的征收按照工程結算的收入全額來計算,同時又對工程中的“中間投入品”征收增值稅,這部分原料、設備等既被征收增值稅又被征收營業稅,出現了重復征稅的情況。重復征稅同時出現在工程的分包中,2008年以前,工程分包中的營業稅按合同總額征收,工程的多次分包也意味著營業稅的重復征收。而營改增之后,工程中分包行為的稅收以總、分包結算總額的差額來計算,稅收中減免了分包單位的價款,從而避免了重復征稅。部分生產經營中重復征稅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建筑安裝施工行業的賦稅壓力。
1.企業稅負未必減小。“營改增”實施在于刺激經濟發展,通過減輕賦稅,鼓勵項目的開展,給企業發展注入活力。但由于建筑安裝施工行業的復雜性,“營改增”未必能夠為其減輕賦稅壓力。增值稅的稅額由銷項稅減去進項稅所得,稅率由3%調整到11%,面對稅率的增加,進項稅的扣除要足夠多,企業稅負才會減少。根據對建筑安裝施工行業稅負的模擬測算,發現部分企業的稅負明顯增加。對結果進一步分析,總結出以下四點原因:一是原、輔材料的購買難以取得專用發票。部分提供原、輔料的廠商規模過小,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考慮到運輸的成本,這些材料的選擇必須就地取材,但地域條件限制了供應商的選取。同時,這些材料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有較大比重,如片石、砂石料等。由于這些材料不能獲取專用的營改增發票,減少了進項稅的扣除。二是人工成本很少能在進項稅中扣除。建筑安裝施工企業中人工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0%。這部分成本由三部分構成:員工薪資、勞務分包、勞務派遣。員工工資不在進項稅內包含,勞務分包和勞務派遣在進項稅中的抵扣很少。三是相關行業帶來的危機。設施材料、機械設備等動產的租賃與建筑行業息息相關,而動產租賃行業的增值稅率高達17%,并且沒有進項稅可抵消。高的稅率使動產租賃業的幾乎無利可圖,不得不進行改變,最簡單的做法是轉變為個體戶或小規模納稅人,只需承擔3%的稅負。但是,這種做法會極大的影響建筑安裝施工企業,使其進項稅額必然降低,增加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的稅負。
2.影響企業資金流動。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導致工程款的付款存在滯后,營業稅改革之前,建筑安裝施工企業可以延期付款給分包商或材料供應商,以這種方式緩解薪資壓力。但在增值稅稅制中,工程完工以后需要開具發票確認銷項稅額,同時需要進行進項稅額的發票開具來繳納增值稅。而進項稅額中包括需要支付給材料供應商和分包商的費用,如果這部分費用延期支付,發票開具也必然延期,那么進項稅額中這部分費用將不能報銷,增值稅的稅負就會增加。因此,增值稅制會影響企業資金流動,增加企業資金壓力,甚至會讓企業資金流斷裂。
3.影響企業管理。我國建筑安裝施工業的發展還不夠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特別是對分公司,對項目部門的管控不夠。在舊有的稅制模式下,企業的管理尚能滿足需求,但在增值稅稅下,管理的弊端將會顯現。增值稅的稅征收管理過程更加復雜,企業需要進行精密的納稅統籌。這對企業管理、員工素質、財務統籌都有較高要求。需要企業完成管理升級,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增值稅在建筑安裝施工行業尚未實行,很多人不太了解稅法,還不明白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差異。增值稅具體的政策雖為出臺,但營改增的趨勢已定,基本稅制已經確定,可以通過對稅法的學習探究,預測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企業需要組織管理、財務、工程造價、物資等相關部門的人員進行培訓,讓各部門做好預測準備工作。如,財務部門需要對增值稅稅制下的財務狀況進行模擬預測,預測在現有企業制度下對公司效益的影響以及資金流動情況的影響等等。評估成本管理系統、工程預算系統等管理系統要面臨的問題,積極應對“營改增”可能帶來的問題。
營業稅改革后新的稅制給了企業更大的空間合理統籌納稅,通過改變經營策略,調整發展思路,可以有效的降低稅負。例如,富士康集團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的薪資是企業生產成本的一大部分,在新的稅制下企業的稅負將會增加。而大量機器人的引入降低了用人成本,同時購買機器人的資金可作為進項稅中的折扣,提高企業效益的同時也降低了稅負。富士康的策略是根據自身用人成本過高的情況來制定的,同樣的問題在建筑行業同樣有所體現,企業也可以通過加強自動化水平來降低用人成本,降低稅負。同時,針對建筑行業增值稅發票難開的情況,建議企業收購或組建一些物流、原材料、輔料的的子公司,既便于發票的開具,減輕稅負,又能擴大公司的規模,對公司發展極為有利。
增值稅更加復雜征收管理過程對企業的財會核算有了進一步的要求,需要對財會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確保能夠精細、規范的完成核算工作。包括:公司銷項、進項稅額的精確核算;熟練識別、認證、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及時、準確地申報納稅。可以邀請稅法專家到公司進行講座,或邀請已進行過稅費改革的其他行業人員到企業談自身對稅費改革的體驗、看法。
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不完善是必須要改進的,稅費改革推進了企業的管理改革。企業經營管理的完善可從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審計等方面入手,并且放棄掛靠、聯營等經營模式。尤其是聯營合作,合作企業大都不是正規、合法的企業,在和這些企業進行分包、租賃、原材料采購等合作中不能獲取專用的增值稅發票,這些費用作為進項稅卻因沒有發票而得不到減免,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實際稅負甚至可達11%,不論是企業自身還是聯營合作方都會因高額稅負而沒有收益。
新稅制的建立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可以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但是新稅制帶來的改變未必對所有企業有利,“適者生存”,企業要積極籌劃,去適應新的稅制。由于企業的管理模式、經營理念千差萬別,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可以借用。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新的稅法,制訂出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策略。
[1]付江波.“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問題及措施[J].財經界,2014(29).
[2]蔣忠義.在“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應如何應對[J].經濟視野,2014(20).
[3]劉 永.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商情,2015(1).
[4]王冬云.淺談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