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歷史虛無主義,人民不干,歷史也不干!

王湘穗,退役空軍大?!,F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航空學會咨詢委員會委員、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咨詢委員、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理事。
主要著作:《超限戰》(合著)、《新戰國時代》(合著)、《中美博弈的歷史邏輯》等。
歷史虛無主義是在編造和宣揚一種錯誤的歷史觀。歷史不僅決定現在,而且也塑造著未來。因此,一個民族有什么樣的歷史觀,不僅決定著現在是什么樣,也決定著未來是什么樣。
西方長期以來,對中國文明有一種曲解和誤解,認為我們的文明是野蠻落后的。其實,他們完全不了解中華文明的智慧和偉大。中國自古以來都有禮治的傳統,我們靠的是仁德來治理天下,達到萬邦來朝。
我們建立起朝貢貿易體系,是一種和平、和諧的智慧,明政府的回賜是貢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我們希望通過薄來厚往的朝貢體制,建立起一種天下體系,有共同的發展,共同的安全,這是中國長期發展出來的政治智慧。而反觀西方的條約體系,主權國家產權清晰明細,把界限算得太清楚,實際上是一個可能導致戰爭的體系。
歐洲原來幾百個國家,打了500年的仗,一直到1945年他們才認識到,這個體系到最后就是死掐,對大家都沒什么好處,這條路走不下去了,于是開始轉變思路,開始建立關稅同盟、貿易聯盟、歐盟、歐元區等等,歐洲人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在向中國傳統的智慧學習。
今天面對戰后70年,中國已經達到了世界經濟總量的前列,未來的世界秩序該怎么設計?應該怎么走?這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除了要從西方現有政治體系中的框架、制度、思想汲取一些營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認真研究中國古老政治智慧中的一些核心內涵。
西方那套思維模式和發展方式,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甚至是無解的問題,西方文明的模式似乎走到了盡頭。而中華文明的模式卻表現出勃勃生機,并在化解各種國際問題上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說南海問題、東海問題、亞洲的安全問題,我們的領導人提出,應該建立一個共同的安全,可持續的安全,這是典型的中華文明的思維模式和智慧,跟西方的條約體系有著根本的區別。
作為中華文明的繼承者,我們應該思考怎樣從我們古老智慧的中華文明去汲取一些智慧,讓中國對未來人類的社會和世界未來秩序作出更大的貢獻。
當下泛濫的歷史虛無主義,是主張強權的,認為西方文明是好的、強大的,而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是落后的、野蠻的。我們要對歷史虛無主義有清晰的認識,不要被這種強者為王的邏輯所誤導。西方文明已經失去了活力,我們要繼承和發展中國文明的智慧,拋棄霸權思維和強權史觀,才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搶占先機。